首页  > 健康  >  中医杂记   »  中医治疗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思考

中医治疗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思考

来源:

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自限性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引起本病的病毒种类甚多,涉及的病种也很多。本病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其中严重者如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和心衰,甚至导致死亡。中医药在两千多年的与此类疾病的斗争过程中,总结了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许多方剂,为我们今天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方药治疗这些疾病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在新的形势下,中医药的治疗思路也应有所调整。
■优势:辨证论治
当人们觉得新出现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难以应对时,中医学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显得有章可循,因为不论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有何变化,其在临床上的表现总与以前的呼吸道温热病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新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生时,中医可以不必等到引起病变的病原体获得明确,就在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相应的治法。当然,在运用传统理论方药时,临床医生也要根据目前所遇到的疾病的特点制定新的治疗方案,以不断提高中医学对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对于此类疾病,临床诊断可依据温病学的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理论,并参考六经辨证理论分析病理发展,另一方面可按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分析得到既定的证候类型。一般来说,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初期多表现为邪袭肺卫,继而多见肺热亢盛,同时可出现肺失宣肃,甚至肺气郁闭,严重者表现为化源欲绝。病之后期可出现肺之气阴耗伤或痰瘀阻滞肺络。此外,在病变过程中往往可兼夹湿、滞、痰、结、瘀等有形之邪,所以治疗每每配合以化湿、导滞、祛痰、攻结、化瘀等法。
■关键:整体调整
从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温病学研究所研制的几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药物——肺毒清冲剂、清肺二号、苍果喷雾剂的药理作用来看,在目前的应对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中医药研究中,不应只着眼于寻找特效方药,而应重视中药的整体调节作用。
中药虽然有着程度不等的抗呼吸道病毒的作用,但其更重要的功效是明显减轻感染病毒动物的肺部病变。中药可诱发体内干扰素的产生,调整机体的免疫机制,改善肺部的通气功能等,从而达到减轻病情、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的目的。更难得的是,中医药很少有毒副反应。在未能找到针对某种病毒的特异性有效药物之前,这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在中医药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要注意探求能在整体上更有效地减轻感染者病理损害的治法和方药,并把这一点作为切入点来进行科研和新药开发。
此外,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在病变过程中往往影响其他脏腑,如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可引起邪热下传肠腑的阳明腑实或肠热下利;肺与胃是母子关系,肺津的消耗必然会引起胃肠阴液耗伤;肺之病变又可传及心、肝、肾等重要的脏腑,从而使病情更加复杂。因而在确定治法时也应重视整体的调整,不能仅仅局限于治肺一法,如肺主气属卫,病变初期往往要注重疏散表邪;腑气不通时,应配合通下以助宣畅肺气;血络瘀滞时,应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以疏通血络;肺阴受伤时,又应通过补益胃阴而滋养肺阴。
■探寻:温疫学说
传统温病学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治提出了许多颇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理论和方药,这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作为温病学的重要分支的温疫学派对于一些易于传染并可引起流行的疾病,包括一些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也有许多理论和诊治方法值得重视。如吴又可提出的杂气学说以及湿热秽浊之邪引起的温疫初起见邪伏膜原而用疏利透达之法,邪热内结而主用攻下之法等论述;余师愚对暑燥热毒引起的温疫主张用大剂量石膏及清热解毒之品等。尽管这些医家所论述的疾病有所不同,但现在临床上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往往可以见到这些证候类型,因而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中,临床医师充分地吸取温疫学说的精华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进一步充实丰富温病学的理论内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方向:剂型改革
SARS的暴发之势至今仍然令人记忆犹新。事实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往往都是一些急性病。传统的汤剂虽然能发挥个体治疗的优势,但对于短时间内出现的众多急重症患者往往力不从心。因而,当今临床对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轻症患者的治疗,可仍以口服药为主,除了传统的汤剂外,还可用颗粒剂、片剂、丸剂、口服液等;对病情较重者,为了取效快,往往需要使用注射剂。在中医药抗击SARS的战斗中,中药注射液如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总的来说,中医药界在今后的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实际工作中,仍然迫切需要一批效果更好、使用更安全、更方便的中药新剂型。而且,如何避免或减少中药新剂型的不良反应也是摆在中医药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