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发展:制约与机遇并存
来源:
近年来,传统民族医药的开发越来越得到重视,其中,藏药业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但是有专家担心,藏药产业过快的发展,引发的是一系列掠夺式的采挖、采集,这不仅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给有限的藏药资源带来灭顶之灾。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厅长阿登说,目前藏药产业存在“生产水平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和“缺乏品牌优势、缺乏规模优势、缺乏市场优势以及缺乏生产优势”的“三低四缺”问题。专家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藏药业目前遭遇到的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间无序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发展所需的动植物资源有日益枯竭之势;企业缺少拳头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特别是缺乏引领藏药走向现代化的企业家、营销、管理等人才;政府对药材种植的指导滞后等。目前藏药业既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也面临着行业整合、科技创新等问题,但是,随着藏药疗效逐渐被人们认识,也有更大的发展机遇。■藏药被盲目采挖多种藏药面临灭绝
藏药的资源储备本来是相当丰富的。资料显示,仅青海省就有药用资源1660种,其中植物药1087种,动物药150种,矿物药57种;而西藏有植物类药材2584种,动物类药材175种,矿物类药材200多种。其中仅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寒缺氧地带的珍贵药材就多达300多种。
但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藏药材陷入“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中。1千克冬虫夏草的价格已经由几十年前的100多元,涨至万元以上,翻了百倍之多,据业内人士分析,其行情还会继续看涨。而掠夺式采挖对青藏高原生态的破坏,也是有目共睹。据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的统计,青藏地区20世纪70~80年代大黄产区近1万平方公里绿洲变成黑土滩;到20世纪80~90年代对红景天资源“地毯式”的采挖,对草原破坏严重;20世纪90年代后期藏药工业化生产的到来,已对不少高原植被造成威胁,如獐牙菜、花锚、唐石特端香、唐特苜蓿、唐石特紫茉莉、翼首草、独一味、绿绒蒿、雪莲等数十种药材越来越少,特别是藏药生产链上原来就没有藏药材供应的主渠道,没有专业采收的机构,由于盲目采挖开发,生态环境被破坏,导致藏药材资源日益枯竭。
早在2000年7月,瑞士红十字会在西藏拉萨举办的“关于保护和开发处于濒危野生藏药药材资源研讨会”上,对全藏区范围内已处于濒危的动、植、矿物药材进行调查分析后,列出了濒危藏药材65种。其中一级濒危藏药材有25种:如黄商陆、伞梗虎耳草、波梭爪、红景天、雪莲花、船形乌头等;二级濒危药材有22种:如甘松、羌活、川木香、麻黄、艾虎、高山党参等;三级濒危药材22种:如手掌参、角茴香、毛蓝雪莲、喜马拉雅紫茉等。这些药材曾经都是甘南藏药材资源的优势,也是藏医药中的核心药种。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资料显示,青海省藏药材资源特别是地道药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收购量逐年上升,而药材产区却不断缩小,产量逐步下降。几乎所有的产区都是只采挖不保护,有多少挖多少,哪里方便哪里采。这种无序的掠夺式采挖已经使青海境内不少优质资源枯竭,个别品种甚至有灭绝的危险。青海藏药材年需求量在2000~2500吨之间,但年收购量不足1000吨。有的药材,如藏茵陈,因产量大大减少,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不得不从省外收购,有些甚至要进口。据统计,目前仅青海省境内濒危药材的主要品种就有:雪莲、麻黄、红景天、藏茵陈、青海茄参、乌努龙胆等10多种。
据专家介绍,藏药材本身所具有的种类构成广谱性、资源物种特有性、极端环境适应性等主要特点,使其成为具有广阔利用选择空间和较高潜在经济价值的宝贵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源的不可替代性。然而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原因,天然药用资源本身低下的再生能力和脆弱的生存能力又制约着藏药材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天然药用资源难以保证藏药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目前,部分藏药材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显得较为突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藏药材资源的产业化和持续利用,就没有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藏药的需求量猛增,天然药材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为了避免贵重药材的绝种,在保护与开发中培植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甘南藏药研究所所长楞本加认为,保护藏药材资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中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因地制宜,采取人工种植饲养的办法。第二,根据藏药材资源分布及产量情况的差异,在开发使用上采取有效协调、优势互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三,加大政府对藏药材资源的管理力度,通过政府和立法双重渠道来加以保护,严厉打击非法采集捕杀和买卖珍稀藏药材资源的行为。第四,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人类自身的意识,避免乱采、乱捕而破坏藏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第五,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尽快开展寻找和使用珍稀濒危藏药材资源代替品的研究工作,以期达到藏医药学为人类永续利用的目的。
■卖高原、卖神秘不如卖疗效、卖科技
作为传统民族药业的瑰宝,藏药以神秘、神奇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盛名之下却引来假冒狂潮。
据有关人士介绍,几乎所有藏药企业的知名产品都遭受着假药的侵害,真假藏药的比例竟达1∶10,对藏药的产业化发展和用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由于许多藏药生产企业没有自己的营销队伍,导致代理商垄断了藏药的市场和价格。
而代理商只要有利可图,往往不考虑生产企业的声誉,甚至利用手中掌握产品资料的优势,进行虚假、夸大的违法宣传和招商活动,导致藏药企业声誉受损,产品市场萎缩。
面对假药围剿真药的状况,专家指出,藏药企业要抓住销售环节重点突破,同时希望政府在资金、政策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企业共同筑造藏药产业的生命线。
的确,我国藏药企业拥有着开发藏药的先天优势,如悠久的历史,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人文追求等。但在制药技术高度发达,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快速发展,资本运作控制医药产业去向的今天,仅靠卖高原、卖神秘,已经不能满足藏药所担负的历史重任和更高的产业发展目标。除了日本在研究藏药以外,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也都对藏药有着浓厚的兴趣。显然,科技、疗效、安全才是市场竞争和走向世界的关键。一位业内官员在美国参加医药展览时发现,某外国公司已经将虫草单体提炼出来,把其有效成分摸清了。他感慨,我们产品的技术含量实在是需要大大提高,要做就必须做现代藏药。
曾在中美史克和拜耳做过医药代表、零售市场专员和大区经理的奇正藏药内服药销售总监鄢浩宇分析,造成藏药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四方面:一是产品质量问题。传统藏药的质量标准和中药、西药是有差异的,国家没有针对性的标准,这就导致了某些传统藏药会因细菌超标等问题受到限制。二是藏药企业对市场的培育不够成功。过去10年来,苗药市场已经由起初的10亿元壮大到如今的70亿元,而藏药市场却基本停滞不前,大多数企业缺乏现代营销体系的支持,无法进到主流渠道。三是政策支持不够。在优质优价、现代剂型开发、中药保护、社保目录等方面,藏药远远落后于中药的发展。以2005年社保目录增加的900多个品种为例,其中中药增加了98%,藏药的23个品种却一个也没增加。四是传统藏药是一块大家都未涉足的处女地,在产品创新、剂型改进等领域,没有企业进行大规模投入,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据鄢浩宇介绍,为开发、推动传统藏药市场,奇正藏药花了3年时间进行传统剂型改良,目前已将“流感丸”等十几个品种改良为0.25克/丸的现代薄膜包衣产品,这种技术在防挥发、易崩解、提高药效方面有显著优势。此外,奇正藏药还研发出50个品种的现代藏成药,并在49家藏药企业中率先完成了GMP认证。在目前的49家藏药企业中,奇正藏药占据了整个10亿元市场份额的40%。
当然,许多藏药企业也担心,真正的藏药秘方一旦公开化、标准化,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未必会得到有力的法律保障。此外,传统藏药都是以多少“味”药来区别不同疗效药品的,这对藏药推广非常不利。
■藏药发展迎来机遇期
有关专家认为,藏药传统的消费群体是藏族群众,可是当它发展成一个工业化产品时,传统的消费群体显然不能满足它日益增长的产量。而时下的“藏药热”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人在追求新奇等原因。要让这一行业长远、健康的发展,就必须结合对历史悠久的藏文化的宣传,使人们了解、理解藏药文化的内涵。做藏药,既是做产品,更是做文化。消费群体的进一步孕育和培养,是一柄“双刃剑”,做得好将会提供大量理性、稳定和长期的消费市场,做得不好,藏药产业就极有可能是“昙花一现”,长久、持续发展成为泡影。制约因素与发展机遇并存是目前藏药产业所面临的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藏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来,藏药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藏药企业在百家以上,青海省藏药生产企业有20多家,西藏自治区有40余家。这些企业中不少是在近年来“藏医药热”的带动下新建的,原来的企业也逐步扩产,因此对藏药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不论从现实的处境还是从长远看来,如果仅仅靠野生中藏药材供给整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只能是涸泽而渔,最终走上穷途末路,无法与规模化开发和产业化相适应。
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张晓峰认为,随着藏药产业化的发展,藏药材资源资源利用强度的增加已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而藏药材的资源的繁衍再生能力有限,因此有必要加强藏药材资源种类的人工引种栽培和繁殖驯养来提高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这将成为解决药材(特别是常用药材)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但是目前,由于受地理环境、技术,以及起步较晚等条件的限制,青藏高原药材的人工种植规模,远远无法与内地一些省份的中药材种植相比。据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字表明,青海省药材人工种植面积约在11万亩左右,而甘肃省已达90多万亩,当归、党参、大黄等品种的产量在全国占有相当的份额。
2002年,国家颁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GAP),并要求建立一批国家GAP管理部门认可的规模化药用动植物养殖种植基地,即GAP基地,使之成为制药集团原料供应地。为了使今后的发展不会陷入“无米下锅”的境地,目前青藏两省区上规模的藏药生产企业都着力于打造自己的药材资源储备基地。据了解,青海省已经批准青海唐古拉药业有限公司建立规模达31万亩的大黄种植基地以及其他6个GAP种植基地;奇正藏药厂在西藏林芝地区创建了红景天种植基地;青海大地药业建立了藏茵陈种植基地,被列入国家“双高一优”工程。
据青海省三普药业总经理李良学介绍,GAP种植基地的培育,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虑,同时也是企业产业链延伸的一个表现。此外,在把握原材料可控性的前提下,对青海的藏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从源头抓起,使野外采集保证不了质量和数量的劣势被科技含量高的规模化种植所取代。
青海省唐古拉药业有限公司萧融说,很多藏药数量的减少与无度的开发脱不了干系。如大黄的成长期为3年,即3年成药,如果开发之后不及时补种,就很容易出现断层。31万亩大黄种植基地的建立,将会为大黄资源的有序利用打下基础。
青海省社科院专家认为,可以把发展药材种植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相结合,将其作为后续产业,实行林、草、药套种,或与其他经济作物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在藏药产业发展的机遇期,藏药产业怎样发展?很多专家认为,需要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奇正藏药集团董事长雷菊芳认为:“没有传承,传统产业就缺失了灵魂。对于奇正藏药来说,传承意味着对藏族文化与藏区传统的尊重、对藏医学理论与藏药专家的信任及在保护和传播藏药文化精髓的系统项目中身体力行。而创新是传统产业生命的载体。如藏药,如果没有创新,犹如深居的闭关者,世人将无法领受她的智慧与滋养。创新意味着从产业链展开有组织的系统创新,意味着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创新。因此,一个企业只有把自己的根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并不断创新,才能成长为经得起岁月磨砺的大树。奇正藏药的健步前行就是一个证明。”如此深刻的认识,是雷菊芳在十多年探索藏医药奥秘的坎坷历程中得来的。
雷菊芳介绍说,传统的藏药基本都属于手工炮制的工艺,很难制定科学统一的质量标准。为此,奇正藏药科研人员经过一系列创新性的探索,在藏药丸剂、膏剂、浴剂的改造和创新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研制成功的外贴药的真空冻干技术,在第2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为了提高藏药的科技水平,加大藏药的科技含量,2000年奇正藏药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创建了国内第一家“藏药与天然药物实验室”,开始了藏药植物药分离提取研究其分子结构的探索。2004年,奇正藏药为TTS(透皮吸收)科研项目准备了1000万元的经费,原打算从国外进口成熟设备,但是再三考察后,生产技术人员提出自己研发,最终在吸收了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试制成功,整台设备的制作只用了不到100万,而节约的费用用在了更加迫切的原始创新上和对未来有牵引意义的关键设备的引进。
雷菊芳认为,自主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产品的创新,同时也包括创新的营销手段、创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及反应能力。只有这几者兼备,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制约因素与发展机遇并存是目前藏药产业所面临的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藏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