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来源:
据中国医药报讯 在不久前召开的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会议上,来自苏黎世的M.Hermann教授作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有关高血压研究方面的报告。报告内容为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关系。全球50%~60%的老年人以及不同种族的各年龄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不足(血浆维生素D为21~29纳克/毫升)或缺乏(血浆维生素D小于20纳克/毫升)。近年来有多项研究发现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关联。一些研究显示:随着维生素D血浆浓度的下降,外周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有关心血管病与维生素D的相关研究也显示同样的情况,在一个样本量为18225例的HPFS研究中发现,心肌梗死患者维生素D水平较低。还有研究也显示,随着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明显上升,且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
有关高血压与维生素D的研究也主要来源于上述HPFS研究。其中发现,随着维生素D血浆浓度的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上升。血清25-OHD浓度可代表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以其浓度大于30纳克/毫升时高血压发病的相对风险(RR)为1而论,当其浓度小于15纳克/毫升时,男性高血压发病增加6.13倍,而女性增加2.67倍。随后在有18825例高血压患者参与的NHANES-III研究中也发现,那些血浆维生素D浓度在低1/4分位水平的人群,与那些浓度在高1/4分位水平的人群相比,其高血压患病危险增加1.3倍、高甘油三酯血症危险增加1.47倍、糖尿病患病率增加1.98倍,而肥胖的危险增加2.29倍。这就提示,维生素D的水平与高血压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
维生素D的水平为什么与高血压有关呢?追寻可能的机制是:维生素D受体存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单核细胞以及成骨细胞等组织细胞上,通过膜相关受体,经过蛋白酶A、C,磷脂酶3等介导,最终影响mRNA表达,抑制肾素mRNA转录。维生素D受体还与其他内皮衍生的血管活性物质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到血管舒张功能。1999年研究人员就在高血压鼠身上证实了这一现象,但在慢性肾病患者中没有获得这一证实。
在一项对222例大于65岁的瑞典人的研究中发现,人体内的维生素D3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在1月及8月有两个高峰。在另一项148例社区居住的老年妇女的研究中发现,每天服用维生素D3800UI/天及钙剂1200毫克/天,在两个月内可以使血浆维生素D3从25.7纳摩尔/升增加至64.8纳摩尔/升,同时收缩压下降13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7毫米汞柱。也有一项小规模的随机双盲研究发现:在6周内当血浆维生素D3从58纳摩尔/升增加至151纳摩尔/升时,分别可以使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6毫米汞柱。而在2007年一项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的研究对健康妇女进行随访,发现每天给予钙剂1000毫克及维生素D3400UI并不能使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病率有所下降。由上可见,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素D3干预能够影响心血管事件终点。
总之,人体内理想的血浆维生素D为30~60纳克/毫升(45-150纳摩尔/升)。维生素D缺乏常常伴随着周围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等的发病率增加,总死亡率增加。目前只有有限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可能可以使临床获益,尚需要大规模且终点明确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加以证实。维生素D的血浆水平与血压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同样需要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实。
▲相关新闻
美国儿科学会更新未成年人维生素D建议摄入量
据新华社讯美国权威儿科医师组织——美国儿科学会10月13日发表声明称,最新医学研究表明,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很多严重疾病,因此未成年人从婴儿期一直到青春期的维生素D摄入量应在目前建议量上翻番。
该组织称,更新后的未成年人每日维生素D建议摄入量应为400国际单位,这个水平需要从出生一直维持到青春期。而此前该组织于2003年制定的未成年人维生素D建议摄入量为每日200国际单位。
声明指出,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维生素D对于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除了可保持骨骼强健预防软骨病外,维生素D还能起到有效治疗软骨病的功效。童年时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还能降低人们成年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另外,以成年人为对象的研究也显示,维生素D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助于预防传染病、自体免疫疾病、某些癌症以及糖尿病。
儿科学会解释说,仅凭饮食很难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晒太阳虽有助于人体内合成维生素D,但目前医学界还很难断定每天晒多长时间的太阳对于皮肤是安全的。因此该学会建议,应根据未成年人的饮食情况,每日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保证400国际单位的摄入量。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