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医治心得   »  薛伯寿临证论医7则

薛伯寿临证论医7则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范道长 山东东明中医院
薛伯寿教授是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师承近代名医蒲辅周先生,尽得其衣钵并多有发挥。临证精于内科、妇科、儿科等,尤擅温热病证治。其临床诊病严谨务实,每多精思妙论。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进修期间,有幸能侍诊左右,得窥大家风范。现将随诊时薛老临证教化之语整理成文,以启后学。
[b]问诊很重要[/b]
薛老说,中医问诊很重要。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讲究“司外揣内”,通过外在症状来判断脏腑气血的功能。外在的临床表现中有些可以通过望诊和切诊识别,但大多需要详细问诊才能全面掌握病人的真实病情以及治疗经过,为正确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明代的张景岳有个“十问歌”,叙述的就十分详细,临证可以用作借鉴。现在有很多医生不善于问诊,不重视问诊,受西医的影响,看看检查就开药,但凭病人讲讲就处方,这样很容易造成误诊和误治。
[b]治病先治人[/b]
现在有很多疾病是由于人们平时摄养不当、饮食失节、作息失常、情志改变、运动减少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对于病人与疾病来说,病为标,人为本。重病而轻人,实是舍本而求末。因此临床治病要先治人,要在用药的同时适当的给病人讲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比如说平时要适当的运动,饮食要清淡,心要静心情要开朗,工作要开心等等。在让病人吃药调治的同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去病之因,杜病之源。
[b]外感与内伤[/b]
外感和内伤有时没有绝对的界限。从发病上讲,外感可以导致内伤,内伤易招外感。二者也可以同时互见,不能截然分开。从治疗上看,有很多治疗外感的方子不但可以治疗外感病,同样可以治疗内伤病。仲景《伤寒杂病论》不但讲外感病,也讲内伤杂病。比如小柴胡汤和桂枝汤,不但可以治外感病,很多内伤病也可以运用,而且效果很好。因此,外感与内伤在临床上二者应结合来看。
[b]守方与变方[/b]
薛老说,中医有时很有意思,既要“有方有守”、“效不更方”,又要“方由法立”,适时变方。那什么时候守方,什么时候变方呢?其实主要在一个“证”上。证变了,治法就要变,方子自然要作适当调整。这也就是所说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很多病不是当时有效的,尤其是许多慢性病,都有一个康复的过程。因此很多时候治病不能操之过急,要守方缓治。但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调整用药或变法调方。比如说一个长期腹泻的病人,初有湿热证用葛根芩连汤,病人吃了效果很好,但二诊时就不用了。有的人问,不是说“效不更方”吗?是呀,“效不更方”是没有错,但临床还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病人久泻脾虚,故湿热去即停用苦寒之芩连,改用健脾渗湿止泻后病人吃了效果会很好。
[b]新病与痼病[/b]
新病为标,痼病为本。素有痼病,容易招致新病。痼病复感新病,痼病往往因为新病而加重。新病为标,先治其标。把新病治好了,痼病也会随之减轻。当然在治疗新病时不是说就一点不去考虑痼病。在治疗新病时要注意到治疗痼疾,效果才会更好。
[b]识病与识药[/b]
现在很多中医临床医生重于医而轻于药。这和时下的中医现状有一定的关系。以前的中医多从学徒出身,要先识药配药,并懂得中药的炮制。久而久之,每味药物的功效性味归经烂熟于胸,用起来就灵便许多。现在很多医生尤其是年轻的中医大夫压根就不认识中药,炮制更谈不上。只有“识药”,才能准确地用药来治病。否则,哪怕你识病准确,辨证无误,由于不“识药”,就难免造成用药不当或失误。
[b]中医擅治时症急症[/b]
目前很多人对中医有误解,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对时症和急症效果就不行。这是缺乏根据的,是不对的。其实中医很大一部分重要内容就是讲治疗时症与急症的。《伤寒论》就是一本治疗时症的专书。书中不但讲伤寒热病的诊治,对很多急症、坏症的诊治也有详尽的描述,而且效果显著。后世医家更有发展,清代中叶温病名家层出不穷,从而形成了中医治疗伤寒、温热病、瘟疫等时症、急症的鲜明特色。但是近些年中医在治疗时症和急症方面的经验没有被很好的利用,甚至有些中医大夫也怀疑中医治疗急症和时症的能力,很是可惜。这虽然与时下的医疗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中医要继承发扬,作为从事中医的大夫自己首先就要努力。中医有很多内容丢不得,要认真继承,更要切实运用,努力发展。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