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与院校教育的历史分析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师承教育的三个阶段
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师承教育是中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形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师承教育的肇始可以说是与中医的起源同步。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向其“天师”岐伯等请教问答的记述,通过师生问难答疑把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及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演绎得淋漓尽致。及至唐宋以降,名医的医疗经验及学术特色,依靠师承教育的形式,父传子受,师授徒承,代代相传。不仅使先辈的学术得以继承,而且通过几代传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术流派。如河间学派中的刘完素、罗知悌、朱丹溪、戴思恭,易水学派中的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等,形成了一个人才链条和人才群体。
第二阶段,建国以后,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时纳入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1956年和1958年卫生部先后颁发了《关于开展中医带徒弟工作的指示》、《关于继承老年中医学术经验的紧急通知》等文件。与此同时,1956年2月《健康报》发表了“鼓励中医带徒弟”的社论。在上述文件的感召下,一度衰落的师承教育再度活跃起来。许多老中医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克服保守思想,认真带教徒弟,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事业的接班人,并使许多濒临失传的中医药经验得以总结和继承下来。与历史上的师承教育不同的是,建国以后的师带徒工作,由政府统一管理,有明确的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并给与相应的学历待遇,出师后统一分配工作。这是传统师承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了继承年事已高的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0年6月联合发文,做出“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文件规定,遴选有丰富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为导师,选配优秀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他们的学术继承人,采取师承的方式进行培养。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师承教育,其与以往的中医药师带徒工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导师和继承人的层次高;培养目标高;考核严格;性质属于在专业基础教育之后的继续教育。它是传统师承教育在现阶段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运用与发展。
与时俱进的院校教育
比师承教育起步略晚的中医学教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秦承祖。他是历史上创办医学教育的第一人。唐代承袭隋制,在京都长安正式建立“太医署”,下分行政、教育、医疗、药工四部分,有医药行政人员近400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医教育机构。教学内容先学《本草》、《甲乙经》、《脉经》等基础课。继学“体疗”(内科)、“疮肿”(外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五官科)、“角法”(针灸科)五个专科,学习3至5年。由此同时,各州府也相继设立了医学教育机构。此后,北宋设有“太医局”,明清时有“太医院”,近代有中医学校等。应该说,从师承教育到学校教育,从私学到官学,是中医教育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它避免了师承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各自为政”和只继承一师之长的不足。作为学校教育,具有统一的教材、规定的课程和约定的学制,师从专业面较宽,有利于大批人才的培养等优点。但在古代这类学校一般规模较小,毕业后的学生主要充当宫廷医生,就民间大多数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来说,主要是依靠师承教育。
建国以后,中医药教育与国家教育体系及现行教育制度逐渐接轨,并建立了稳定的中医药教育基地。中医药教育由以传承教育为主发展成为院校教育为主,并逐步完善了中医药教育结构。不仅有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教育,而且还开展了夜大学、自学考试、函授教育及师承教育,教育层次渐趋齐备,现已有中专、大专、本科、七年制、二学位、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层次和类型。
师承教育强调教学的实践性,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但这种个体式的教育形式很难适应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要。院校教育从招生对象到培养目标,从专业设置到教学管理,从教材到教学内容,从理论学习到技能训练,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渠道。笔者认为将师承教育融入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体系之中,是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有效途径。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