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中医杂记   »  此“胆”非彼“胆

此“胆”非彼“胆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李灿东 福建中医学院
中医的脏腑≠西医的器官
除了诊治疾病,中医的整体观还体现在对脏腑的认识上,到底中医的脏腑与西医的器官是不是一样的?
有的人说是一样的,所以辨证时慢性肾炎病位在肾,慢性胃炎病位在胃,所以研究“肾阳虚”模型的时候,折腾的肯定是老鼠的腰子;研究“脾胃湿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是胃镜检查。有的人说是不一样的,例如“脾”,在中医看来,脾是后天之本,人生下来之后,营养的来源主要依赖于脾,可见脾对人的后天是至关重要的。但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在某些特定的疾病或外伤时,脾脏是可以切除的。又如“胆”,手术治疗胆结石时,可以切除胆囊,但中医认为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人们常说的“胆大包天”、“胆小如鼠”、“胆战心惊”、“提心吊胆”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中医的“胆”与西医的“胆”一样的话,那么把“胆”摘除了,人岂不很容易被吓死?
“胆”不会有两只,这是肯定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在于中西医认识角度的不同。打个比方:同样一个皮球,可以从外形、尺寸、质量等描述它是圆的、球形的、有多大,也可以从明暗变化、投影、与周围参照物的对比判断它就是一个皮球。换句话说,中医看到的“人”是整体的人、联系的人、动态的人、社会的人,而不是局部的人、孤立的人、静态的人、生物的人。话虽如此,在临床和科研实际工作中能够分清中西医脏腑或器官的概念者却为数不多,这样一来不仅把老百姓搞得一头雾水,甚至连一些中医的基本概念都被搞乱了。
五脏六腑的度量与解剖结果基本一致
中医是怎么认识脏腑的呢?我们的祖先连起码的解剖常识都没有吗?先不说“庖丁解牛”(庖丁解牛的前提是对牛的解剖结构、纹理有深入的了解),“大宋提刑官”宋慈的《洗冤集录》也足以说明这一切。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脏腑是一个实体,是客观存在的。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经水》)。而关于人体五脏六腑的度量,与现代解剖结果基本一致,包括古人对心、肝、肺等的描述基本上都有一个形态学的依据。例如《灵枢·胃肠篇》中记载的食道长度与下消化道长度的比值是1:36,与现代解剖学的数据1:37是非常接近的。这说明《灵枢》中的胃肠的数据是经过实测的,而且是准确的。
中国民间有个习惯是“吃什么补什么”,如吃猪心可以补“心”,吃猪腰可以补“肾”,就是建立在对解剖器官认识的基础上的。再比如说,骨伤科的“正骨”,也必须建立在一个相对准确的解剖形态上。还有大家可能在博物馆中见过宋代王惟一的针灸铜人,古代用于医生考试,考试时先在铜人身上的穴位灌入水银,再用蜡封住,穴位被扎中后水银就会流出来。王惟一在制作铜人的时候,对针灸穴位的度量肯定是以人体实际尺寸为基础的。所以,不要认为中医脏腑的概念是主观臆造的。
一个脏腑包含多个器官的功能,一个器官的功能可散在多个脏腑之中
为什么古人不顺着这条思路构建脏腑理论呢?因为,单纯的解剖方法无法说明机体复杂的联系和动态变化,通俗一点说,脏腑搁在一起并不能构成生命,所以,中医学就从“气”(功能)的层面上去构建对五脏的一种理解。从这一意义上讲,一个中医所说的脏腑可能包含了几个西医器官的功能,一个西医器官的功能也可能分散在几个中医脏腑之中。
例如:心的功能,它除了心主血脉之外,还包括心藏神。心藏神指的是心具有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可能有人会问:“精神、意识、思维不是大脑的功能吗?”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通常说“小心”、“专心”、“当心”,而不说“小脑”、“专脑”、“当脑”呢?事实上,外国人也这么说,比如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如:“My heart is broken” (心碎)、“broken heart”(破碎的心)、“warm hearted”(热心的),这里所讲的都是把心的功能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联系起来。所以,不要觉得只有中国人不懂解剖才讲心藏神,“懂解剖的”外国人也讲心藏神。
可见,脏腑离不开功能,没有功能,它只能叫脏器。正因如此,中医学把功能称为“气”,人和尸体的区别就在于“有气”或“无气”,中国人把人死了叫做“断气”。我们常在电视剧中看到:一个人奄奄一息,当旁人将手置于他的鼻孔前感受不到气息的时候,就初步判定人已经死了。
中西医对脏腑或器官的认识不同,诊治方法亦不同
仅仅有了对实体和功能的认识是不够的,作为医学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体的健康状态、疾病状态、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治疗效果等对内在脏腑及其功能做出判断。中医的整体观念决定了必须通过外在的表现来推断内在脏腑的功能状态,这种由内及外的表现称为“象”,而这种认识方法称为“司外揣内”。所以,中医认识脏腑的更高层次就是一种“象”,我们称之为“脏象”。它与中医的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象”来理解脏腑,通过这个“象”来进行临床鉴别,通过这个“象”来指导药物应用,通过这个“象”来判断临床疗效。例如:因为脾主运化,气血生化才能有源,脾不健运就会出现食少、腹胀、便溏,通过食少、腹胀、便溏就可以判断是脾不健运,经过健脾治疗后这些症状消失了,说明脾的运化功能改善了。所以,中医的脏腑学说,至少应该从实体、功能和脏象这三个层面去理解,而站在不同层面去理解中医的脏腑是不一样的。
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不能理解。有人对我说:“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医脏腑与西医器官不是一回事,它们怎么可能不是一回事呢?你总不能说,中医的‘眼睛’不是西医所指的那个‘眼睛’。”我告诉他:“这就是认识层面的不同。‘眼睛’当然是‘眼睛’。但是,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受血而能视’。眼睛之所以能看见东西,从中医角度看是因为脏腑精气上荣和血的濡养,而西医则认为是因为视神经支配。所以,一旦眼睛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医和西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如目赤肿痛可能是肝火上炎,目赤畏光流泪可能是肝经风热,眼睛干涩可能是肝血不足或肝阴亏虚。这就是中医跟西医的区别。 ”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