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医治心得   »  孙伯扬治血小板减少案

孙伯扬治血小板减少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张国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血液病治疗历来都是医疗领域的难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孙伯扬教授曾治一血小板减少患者,疗效突出。介绍如下。
薛某某,男,46岁。2009年9月2初诊,患者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并发紫癜、齿龈出血20天,经福州协和医院血液病房住院检查,血小板低至0.1×109/L,24小时尿蛋白3.5g,血白蛋白2.8g/L,肾功能正常,经骨髓穿刺亦未明确血小板减少原因,经输血小板、激素治疗20天后,血小板最高曾升至4.5×109/L。此后患者先后到多家医院就诊,被告之无特效药可治,并被预测生存期为6个月。患者就诊时血小板3.5×109/L,头晕,无力,不能胜任所有体力劳动,行走、坐立困难,喜卧位,纳可,口干渴不欲饮,二便调,全身散在暗红色紫癜,面色苍白,困倦,寐可,舌淡暗,苔水滑,脉弦滑无力。中医诊断为肌衄、齿衄,证属气血两虚兼血瘀,当治以养血化瘀止血。处方:白芍15克,生地20克,丹皮10克,葛根15克,茯苓15克,侧柏炭10克,阿胶珠10克,砂仁5克,沙参15克,小蓟炭15克,黄连6克,甘草6克,三七3克(冲)。7剂,水煎服。
9月9日二诊:患者仍无力,面色苍白,无出血,紫癜同前,舌暗,苔白,右脉弦大无力,左脉弦滑无力。复查血小板4.0×109/L,方去沙参,加太子参30克。7剂,水煎服。
9月16日三诊:患者仍头晕,乏力,立坐自如,可行走500米,夜间汗出较多,无出血,复查血小板7.0×109/L,舌象同前,脉弦滑力弱。上方加生牡蛎30克,浮小麦30克。14剂,水煎服。
9月30日四诊:患者便血,色暗红,量少。头晕、无力加重。查血常规:白细胞10.07×109/L,血红蛋白114g/L,血小板6.1×109/L 尿蛋白+++,潜血+++,经西医检查明确为痔疮出血。上方加地榆炭10克,双花炭30克,14剂,水煎服。
11月4日五诊:患者头晕、无力减轻,便血已止。复查血常规:白细胞8.07×109/L,血红蛋白124g/L,血小板9.6×109/L,尿蛋白+++,潜血-。肾脏穿刺:弥漫膜性肾病Ⅱ期,轻度肾小管间质病变。上方去太子参、小蓟炭、沙参,加党参30克,甘草加至10克。30剂,水煎服。
患者服上方30剂后,头晕消失,乏力明显减轻,可以从事轻体力劳动,复查血常规:白细胞6.4×109/L,血红蛋白126g/L,血小板12.3×109/L,尿蛋白+,潜血-。
按:肌衄属“血衄证”范畴,亦为血证之一。《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血衄。”该患者为中年男性,平素劳碌耗伤正气,以致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肌衄、齿衄,又因气虚无以行血以致血瘀内停,日久失血过多,而致血虚。气血亏虚,失于温煦濡养,脑海和四肢百骸失养,则头晕、无力,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气血不足兼血瘀内停,血脉不充,故舌淡暗,脉弦滑无力。
孙伯扬先以白芍、生地、阿胶珠、沙参以养血滋阴,以三七、侧柏炭、小蓟炭化瘀止血,丹皮、黄连凉血清热,茯苓、甘草、砂仁健脾益气开胃,葛根生津止渴,以养血化瘀止血为急。待血止后予太子参、生牡蛎、浮小麦以补气敛汗。最后加党参加强补气之力。本案在后期才用党参大补元气,是因大病体弱,其效只可缓图,不能骤补,早补易生他变。方中用炭药较多,其用意有二,一则炭药色黑止血,二则炭药药性缓,以防伤正。
历经3个多月的治疗,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尿蛋白明显降低,头晕消失,乏力明显减轻。随访半年,无不适。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