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三庄
“保安三庄”是保安族的聚居区。原指青海省同仁县的保安城、下庄、尕撒尔三地,现指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甘梅”(即相邻的“甘河滩”和“梅坡”两个村庄)、大墩、高李三地。保安族的形成及其族称的产生,都与“保安三庄”这一地理名称密切相关。历史上,保安族曾被称为“回回”,原来居住于现在的青海省同仁县地区。那里本为藏区,元代开始,蒙古人及东来的色目人等相继入居。明代以后,统治者为“守边防番”,也开始派兵驻守。相传明洪武年间,曾在同仁附近建立过保安堡,万历年间,修筑了保安城。清代又在此设置“保安营”。因此,当时同仁地区的保安、下庄、尕撒尔三地遂有“保安三庄”之称,住在三庄的人也被称为“保安人”。据说后来由于不堪当地藏传佛教隆务寺宗教上层和部分土司头人的欺压,清咸丰、同治年间,保安人被迫迁徙,几经辗转,最后进入甘肃,在积石山边临夏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逐渐形成现今的保安三庄。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正式定族名为“保安族”。
- 中文名
- 保安三庄
- 释 义
- 保安族的聚居区
- 原 指
- 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城、下庄尕撒尔
- 成立时间
- 1952年
- 玄武区 1红山森林动物园
- 建邺区 2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玄武区 3美龄宫
- 秦淮区 4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 高淳 5游子山
- 高淳 6游子山风景区
- 玄武区 7南京毗卢寺
- 浦口区 8吴武状公祠门楼
- 栖霞区 9仙鹤观六朝墓地
- 鼓楼区 10龙江宝船厂遗址
- 浦口区 11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
- 浦口区 12浦镇火车站英式建筑
- 溧水 13古蒲塘桥
- 秦淮区 14南京瞻园
- 玄武区 15太平天国天王府
- 浦口区 16六角井
- 栖霞区 17燕子矶
- 浦口区 18求雨山文化园
- 浦口区 19双井
- 玄武区 20南京城墙
- 浦口区 21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 玄武区 22灵谷寺无梁殿
- 玄武区 23廖仲凯、何香凝墓
- 江宁区 24杨柳村古建筑群
- 浦口区 25曹王城子古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