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头遗址
坡头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早期属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属龙山文化。坡头遗址发现于1955年,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2004年,发掘清理墓葬262座,共出土玉璧、玉钺、玉琮等玉石器200余件。墓地的发掘被评为2004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 坡头遗址
- 所属年代
- 新石器时代
- 级别批次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批准单位
- 国务院
- 批准时间
- 2013年5月
- 地 址
-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
- 所属时代
- 新石器时代
- 编 号
- 7-0038-1-038
- 批准文号
- 国发(2013)13号
历史沿革
坡头遗址最早发现于1955年、1965年,墓地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2004年的发掘共清理墓葬262座,墓葬排列有序,南北成行,东西成列,同时也存在着比较复杂的打破关系。墓内共出土玉璧、玉钺、玉琮等玉石器200余件。文物遗存
芮城县东北25公里的陌南镇坡头村四周,地处中条山南麓丘陵地带,发现于70年代,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5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及房址等。采集陶片以泥质红陶、夹砂红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灰陶,其纹饰有线纹、绳纹、附加堆纹、黑彩三角纹、圆点纹、勾叶纹等,器型有敞口盆、钵、重唇小口尖底瓶、瓮、罐等。遗址意义
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的大规模墓地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并发掘。发掘者认为,该墓地的发现和发掘促进了对以前一些认识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清凉寺墓地代表的时代是史前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而墓葬所在的区域是中原的核心地区,也是庙底沟二期文化腹心地区,当时中原地区正在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文化变革,周边各种文化因素和理念在这里汇聚。这批以随葬玉石器、特殊葬制为特色的墓地,对诠释这一地区的复兴历程具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对中原地区文明起源及与此相关的学术课题研究也将有所助益,是近年来少见的重要发现。遗址保护
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岗区 1龙塔
- 阿城 2亚沟石刻
- 南岗区 3哈尔滨文庙
- 阿城 4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遗址
- 南岗区 5颐园街一号
- 巴彦 6王脖子山遗址群
- 依兰 7依兰土城子遗址
- 尚志 8八里湾森林公园
- 尚志 9红豆杉景区
- 松北区 10哈尔滨极地馆
- 五常 11龙凤国家森林公园
- 五常 12龙凤山
- 松北区 13太阳岛公园
- 宾县 14二龙山旅游风景区
- 尚志 15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 道外区 16哈尔滨游乐园
- 道里区 17索菲亚广场
- 南岗区 18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 阿城 19森工平山旅游区
- 松北区 20东北虎林园
- 呼兰区 21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景区
- 南岗区 22黑龙江电视塔旅游区
- 宾县 23大青山风景区
- 道外区 24老道外文化旅游区
- 松北区 25黑龙江科学技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