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崖遗址

夹沙红陶、黑陶、白陶、斝器、骨针、石笄、玉器等先民史前素朴物件在灞桥浐河西岸的米家崖村一带陆续出土,截至昨天已达300余件,另外还有白灰面房子5座、灰坑118座被清理完毕。学者说,米家崖遗址的发掘为陕西新时期时代文化成就增添了新光彩。
米家崖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西岸,分布的中心区域在灞桥米家崖村周围。遗址南北长约2.5千米,宽约0.5千米。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队目前对该遗址内的11号、8号、6号基槽的清理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清理长方形白灰面房子5座,灰坑118座,出土陶器、骨器、石器、玉器等300余件,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基本搞清了米家崖遗址的分布与内涵。
米家崖遗址主要的出土物为陶器、骨器、石器及少量的玉器、牙器等。陶器以夹沙灰陶为主,另外有夹沙红陶、泥质灰陶、泥质红陶以及少量的黑陶、白陶等,这些器物烧制温度较高,质地较为坚硬。器型主要有盆、盘、豆盘、漏斗、鬲、斝、罐、双耳罐、三耳罐、澄滤器、器盖、陶拍、网坠等。骨器的制作技术极为发达,磨制精细,出土数量多。骨器主要有骨锥、骨镞、骨笄、骨针等。石器制作较为粗糙,主要有石球、石斧、石锛、石凿、石笄、石环、网坠等。玉器有少量发现并多数残损。
主持此遗址考古的专家邢福来告诉记者,米家崖遗址是黄河中游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遗址年代从早到晚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段时期,一是为半坡文化晚期遗存,因为米家崖一带出土的红陶与半坡文化遗存接近,比如有与姜寨遗物相似陶罐、陶盆、陶碗,这些器物在造型及装饰手法上与姜寨器物不分伯仲,姜寨文化就是典型的半坡文化遗存。再是为客省庄文化遗存,米家崖遗址出土的许多物品属于这一时期,比如双耳斝、鬲、三耳罐、双耳罐等与康家遗址遗物如出一辙。
- 阿城 1亚沟石刻
- 南岗区 2龙塔
- 南岗区 3哈尔滨文庙
- 阿城 4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遗址
- 南岗区 5颐园街一号
- 巴彦 6王脖子山遗址群
- 依兰 7依兰土城子遗址
- 尚志 8八里湾森林公园
- 尚志 9红豆杉景区
- 松北区 10太阳岛公园
- 宾县 11二龙山旅游风景区
- 松北区 12哈尔滨极地馆
- 五常 13龙凤山
- 尚志 14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 五常 15龙凤国家森林公园
- 道外区 16哈尔滨游乐园
- 阿城 17森工平山旅游区
- 松北区 18东北虎林园
- 南岗区 19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 呼兰区 20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景区
- 道里区 21索菲亚广场
- 南岗区 22黑龙江电视塔旅游区
- 松北区 23黑龙江科学技术馆
- 阿城 24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 阿城 25哈尔滨金源文化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