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圜丘
首页  > 北京  > 东城   »  圜丘景点介绍

圜丘

圜丘
圜丘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位于天坛南半部,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子墙四周各有一大门。北门叫成贞门,也称北天门;东门叫泰元门,也称东天门;西门叫广利门,也称西天门。南面正门叫昭亨门,也称南天门。每座门上题有满汉合璧门额。各门名称的第二个字顺序排列为元、亨、利、贞。“元”,代表始生万物,天地生物无偏私;“亨”为万物生长繁茂亨通;“利”,为天地阴阳相合,从而使万物生长各得其宜;“贞”,为天地阴阳保持相合而不偏,以使万物能够正固而持久。
中文名称
圜丘
地理位置
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路甲1号天坛公园内
开放时间
旺季8:00-17:30,淡季8:00-17:00
景点级别
AAAAA级
门票价格
20元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北京市

基本信息

介绍

圜丘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圜丘坛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圜丘坛是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皇帝每年祭天时,都从西边牌楼下轿,然后步入昭亭门,进昭亭门到圜丘坛。四周绕有两层名叫墙的蓝色琉璃瓦矮墙。第一层墙为方形叫外;第二层墙为圆形叫内 ,象徵“天圆地方”。 内中央处,就是祭天台(也叫拜天台),即圜丘台。

祭天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汉高祖时期祭祀天地都由祠官负责。后汉时期在洛阳城阳建圜丘,坛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天地之位,下层分设五帝之位,坛外有两重围墙。隋唐时期圜丘制度与东汉时期相似。隋代将祭祀昊天上帝、日、月、皇地祗、神州社稷、宗庙定为犬祀、祭星辰、五祀、四望等定为中祀,祭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等定为小祀。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定都北京后即恢复修建正阳门南天坛各种配套建筑,后经乾隆时改修,成为今天所见到的天坛古建筑群。它包括圜丘、大享殿、皇穹宇、皇极殿、斋宫、井亭、宰牲亭等。

建筑风格

天坛建筑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声、力、美学原理的巧妙运用和精心设计上:首先,是”亿兆景从“的天心石。站在圜丘坛上层中央的圆心石上发声说话,竟会从四面八方传来悦耳的回音,仿佛是要唤起人们意识上的一种神秘感觉,使人的整个心灵都沉浸在声响幻境中。这是因为圜丘坛天心石的位置,正是圜丘坛的中心。石坛的周围砌有三重石栏,石坛以外设了两道逆墙。从圆心石上发出的声音传到四周的石栏和逆墙受阻以后,就同时从四周向圆心石折射回来。由于圜丘坛半径再折回的时间,总共只有0.07秒,说话的人几乎无法辨出原音与回音,而且因为回声是从四面传来,声波震动较大,所以听起来既十分洪亮悦耳,又连续不断。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同时并赋予"亿兆景从石"的美名。

结构

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周围都设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杆。栏杆的数字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即上层72根、中层108根、下层180根。同时,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数。如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 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九五"之尊的含义。 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原因是:一、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除了封建迷信的因素外,而这种设计规制,却反映出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才能,实在令人叹服。

建筑方式

天坛的圜丘台,原是一座三层蓝色琉璃台,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又将坛面、栏板、栏柱改换北京房山特产的“艾叶青”石。台高1丈6尺,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九级台阶,周边均有汉白玉栏杆,每个栏杆和栏板都有精雕细刻的云龙图案。祭坛所用石料数目,都与“九”有关。上层直径9丈,中层15丈,下层21丈,都为奇数(阳数)以符“天为阳”之说。三层之和为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还含有“九五之尊”的意思。台面墁嵌九重石板,是象徵九重天的意思。所谓九重天,即:第一重日天;第二重月天;第三重金星天;第四重木星天;第五重水星天;第六重火星天;第七重土星天;第八重二十八宿天;第九重为宗动天,即上帝的起居室。每当祭天时,在坛台中央的太极石上供奉着皇天上帝牌,外面支搭蓝色缎幄帐,象徵皇天上帝居住在九天之上。古代中国认为天属阳,地属阴,引申开来,奇数属阳,偶数属阴。圜丘之所以都用奇数去构筑,就是因为它们都是阳数。而在10以下,最大的阳数是9,引申下去,9就是最大、无限、至极的意思。中国过去皇帝称为“九五之尊”,中国古诗词中也有“九霄”、“九天”、“九重天”……其中的“九”都是这个意思。圜丘在建筑设计中使用奇数,而且反复使用其中“九”的倍数,正是中国古代匠师对这种概念的运用和发挥,使“天”的观念能在祭祀建筑中更好地体现。

天心石

位于天坛的最南端,外面有二层圆形围墙,中间是三层圆形石坛,上层台面四周环砌台面石,中心一块圆形石板称“天心石”。 坛为露天三层圆形,象征天。古代把一、三、五、七、九单数称为“阳数”,又叫“天数”,而九则是阳数之极。所以,圆丘的层数、台面的直径、墁砌的石块、四周的栏板均用天数,表示天体至高至大。坛圆形三层,最高一层台面直径是九丈,名“一九”;中间一层十五丈,名“三五”;最下一层二十一丈,名“三七”。第一层台面中央嵌一块圆形石板,叫“天心石”。站在天心石上高呼,回音很大,好似一呼百应。四周围绕有九重石块,第一圈是九块扇形板,为一重;第二是十八块,为第一圈的倍数,尔后依次按九的倍数递加,至第九圈为八十一块,称九重。每层四面有台阶,各九级。一层栏板七十二块,二层一百零八块,三层一百八十块,共三百六十块,正合周天三百六十度。圜丘外面有两重谴墙,均为蓝琉璃筒瓦通脊顶,墙身涂朱。内墙是圆形,四面各有棂星门,都是六柱三门。内墙外面东南有燔柴炉一个、瘗坎一个、燎炉五个、西南有三个灯杆。外墙是方形,在东、西门的左、右,各设一个燎炉。北门外是皇穹宇,东门外东北角有神库、神厨各五间,林亭一个,祭器库、乐器库、棕荐库各三间。又东有宰牲亭、林亭一个。谴外内坛墙有四个门,东叫“泰元”,南叫“昭亨”,西叫“广利”,北叫“成贞”。昭亨门外东、西还各有一座石坊,由于祭天是在黎明前进行,灯竿高悬大灯笼,名曰“天灯”,用来照明。同时在各个燎炉焚烧松柏木、檀香木,香烟缭绕,火光可以照亮全坛,仪式非常隆重壮观。圜丘台中心是一块呈圆形的大理石板,称作天心石,也叫太极石。从中心向外围以扇形石。上坛共有九环,每环扇形石的数目都是“九”的倍数。一环的扇面石是9块、二环18块、三环27块,……九环81块取名九九。中层坛从第十环开始,即90块扇面石,直至十八环,为126块九组成,下层坛从十九环开始,至第二十七环,扇面石243块。三层坛共有378个“九”,合计用扇面石3402块。

天坛

天坛公园位于天桥南大街、永定门内东侧。建于1420年,原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地方。占地273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坛有内外两重坛墙,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天坛自明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设计兴工,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用了14年的时间。清朝又进行扩建。天坛面积273万平方米,周长1600米。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殿宇覆瓦,全用纯青琉璃,坛基则用白大理石,各分三层,积九层数,每层又按古天文学说,铺成一定数额的石板。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它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l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大殿中央4根“龙井柱”代表一年四季,中层12根柱子象征12个月,外圈12根柱象征12个时辰,内外檐柱24根代表24个节气。设计精巧,寓意奇特。皇穹宇是存放圜丘祭祀神牌位的地方。外面有一道圆形磨砖对缝的围墙,是著名的“回音壁”,声音沿着光滑的围墙内弧传递,在壁的一端轻声细语,另一端能够清楚听到。圜丘坛是皇帝在冬至日祭天的场所。斋宫,是皇帝祭天前三日进行斋戒的地方。此外,天坛公园的月季园有600多个品种,是中国最大的月季花园之一。公园内还有3800余棵古柏,是北京市古柏最集中的地方。

实用信息

  • 门票信息
  1. 天坛公园总体: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5元,联票35元(含门票及园中园);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10元,联票30元;园中园门票:神乐署、斋宫区域10元,祈年殿、圜丘、回音壁区域20元。
  2. 圜丘区域:20元
  • 开放时间
天坛四大门开门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6:30,全年20:00停止售票,21:00静园,22:00关门。园内景点开放时间:旺季8:00-17:30,淡季8:00-17:00。

交通信息

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或14号线“景泰”站下车,步行可至天坛;另有多路公交可至(天坛南门站)。

词语

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后亦用以祭天地。《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 贾公彦 疏:“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史记·孝武本纪》:“有司与太史公、祠官宽舒等议:‘天地牲角茧栗。今陛下亲祀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坛一黄犊太牢具,已祠尽瘗,而从祠衣上黄。’”《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元年》:“辛巳,日南至,祀天地于圜丘。”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