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街
四方街,位于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 中文名称
- 四方街
- 地理位置
- 丽江古城中心
- 占地面积
- 约6亩
- 开放时间
- 全天
- 门票价格
- 免费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云南省丽江市
- 建议游玩时长
- 2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
- 四季皆宜
实用信息
最佳旅游时间1-12月,四季皆宜。 春季鲜花盛开,酷夏乘凉避暑,秋季秋高气爽,冬季阳光充足,都不失为好选择。衣着用品丽江紫外线较强,防紫外线墨镜、防晒霜必不可少,也可以带帽子(可盖住耳朵的为佳)或大尺寸围巾来防晒;如果徒步,记得带手套(骑马和防冻用)、暖和轻便的鞋子,另外,轻便背包、面膜、基本护肤品、质量好的旅行箱、相机可以让丽江之旅增色不少。交通信息
公交车四方街位于丽江古城中心,乘44路公交车可到。出租车丽江的出租车很多,白天夏起步价6元,后加收1.6元/公里费用。桑塔纳起步价7元,后加收1.8元/公里费用。晚上出租车起步价11元。主要的出租车停靠点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的玉龙桥附近,以及丽江东巴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一带。主要景点
文物古迹四方街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单,成为中国首批受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2001年10月,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2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行列。 四方街是古城心脏,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这里是历代集市中心,每日万头躜动,热闹非常。这是一座真正与大地肌肤相亲的小城。它坚持着传统的栖居方式、美学风尚,和平静得如山泉一样的日常生活。街巷四方街幽深的街巷,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通过街道、小路、巷子、田野甚至山上的羊肠小道进入这个城市。丽江是一个日日夜夜和淙淙流水相约的城市,就像威尼斯那样。不过大研镇的水道,是经过设计用人工挖掘的。原始的河流只有一条,就是穿城而过的中河,从中河又人工开发出西河和东河,分为三支,像一棵大树的主干和两个支干。从它们又生出无数的小渠。居民们甚至可以直接饮用这泉水。四方街是一个梯形的小广场,建造时被设计得中间稍微凸起,两边凹下,犹如一片巨瓦。河道一条河道位于广场的西面;河上设有一个水闸,每到傍晚收市,居民们就关上水闸,河的水位立即上升,顺着瓦形的坡度漫过整个广场,流到它四周的排污水的暗沟里。广场的四面都有一条宽30公分、深约45公分的排污水暗沟,每一条暗沟又与广场四周铺面后院的下水道连接。这样,从地面到地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污系统,把四方街冲洗得干干净净。景点特色
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占地约6亩。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四方街是丽江古城心脏。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更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居民素来喜爱种植花木培植盆景,使古城享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丽江古城四方街幽深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道路两边,所有的房屋全是砖木结构。门窗栏栋、斗拱飞檐大都雕刻着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花纹。这城市本身就是座公园,小桥流水、树木花朵。耳闻玉笛铜萧的悠扬,或黄鹂栖翠柳的鸣唱;它与中国古代那种普遍的有城墙的城市不同;除了木王府四周有围墙外,丽江是中国唯一不设防的古城。晚间的四方街就这样笼罩在温暖祥和的气氛中。红灯笼的倒影随河水飘荡,约约绰绰。这里是历代集市中心,每日万头躜动,热闹非常。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直通东南西北四郊,又从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往来畅通。街道全用五彩石铺砌,平坦洁净,晴不扬尘,雨不积水。几乎每条街道一侧都伴有潺潺流水。由此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四周店铺客栈环绕,沿街逐层外延的稠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古老的集市就这样孕育了城市最初的形状,这与中国传统的四四方方的井字形街道是不是一样的。历史文化
四方街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商品交易场所。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展现着汉、纳西、藏、白等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生动景观和多元文化形态。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在此后的10余年间,丽江古城“用保护世界遗产带动旅游业,以旅游发展反哺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为困惑的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类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共同难题探索出了全新的路子和经验。然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造成丽江原住居民大量外迁、传统民族文化遭受冲击、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改变,“过度开发”、“太过商业化”的质疑也不绝于耳。盛名之下的丽江古城在保护与利用间艰难地、小心翼翼地寻求着平衡。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从城市功能上来说,丽江古城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商业性质城市,商业化进程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每个城市发展都需要经过的一步,而旅游的发展需求,对古城古迹文化的保护,又对丽江古城商业化进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为淡化古城内局部区域过浓的商业气息,丽江对古城商业经营行为实行了准入制度,明确规定在古城核心范围内不再批办新的商业店铺,对现有的数量和规模逐步压缩,取缔了古城内经营的音像、珠宝玉器、歌舞厅、网吧、现代服装等与古城风貌不一致的项目,加强了对民族特色店铺的保护力度。丽江古城也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影响古城整体风貌的不协调建筑陆续进行了拆除、整改,重新恢复了大批传统建筑和园林的历史原貌。以便最大限度上保持丽江古城的风貌。旅游资源
四方街是古城内有名的小吃一条街,短短窄窄的街道两侧有数十家小餐馆,每家餐馆都有云南特有的米线,且种类繁多,因此这条街也叫“丽江米线街”。四方街是丽江古城中心,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现在的四方街仍是古城中最繁华的地方,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每天清早,还有很多纳西老人在这里跳纳西舞蹈。新闻事件
香格里拉古城四方街大火2014年1月11日凌晨1点30分左右,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四方街发生火灾,起火原因不明。火灾发生后,当地武警、消防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实施扑救。据现场参与救火的人员介绍,由于独克宗古城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且古城交通不方便,消防车辆无法进入,给扑救带来很大难度。“独克宗”寓意为“月光城”,古城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灾后情况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四方街大火扑灭后古城变成废墟。有报道称,“独克宗古城过火面积约1平方公里,整个独克宗古城的面积是1.5平方公里,也就是说2/3的古城都被烧毁了。”千年古城变焦土,让人心痛。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四方街已经封闭,禁止游客和居民进入。古城仓房、金龙、北门三个社区受灾。最近去香格里拉旅游的游客,几乎不可能进入到以前的四方街观景,四方街四周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建筑,已经全部没有了。不过月光广场的红博中心和世界最大的转经筒还在。景区现状
一夜之间,242栋有着浓郁藏式风格的建筑毁于一旦,受灾户达到了335户,共有2600多人被紧急转移。昨晚,迪庆州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张志军表示,根据走访年纪大的老人以及查阅相关记载,在历史上,独克宗古城还从未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火灾。就算是几十年前发生的那场火灾,也仅仅是烧了十几栋房屋而已。可以说,如此大火,是独克宗古城建成130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火灾。此次火灾的地点,位于古城核心区——四方街。而四方街,又是整个古城的灵魂所在,几乎所有的街道,都从四方街蔓延而去。地段紧邻四方街的几个街口,是四方街最为繁华的地段,可正是这些繁华的地段,全部在火灾中被毁。由于此次火灾除造成房屋、商铺、基础设施等受灾外,还造成部分文物、唐卡等佛教文化艺术品被烧毁,受灾损失正在统计中。据了解,位于独克宗古城中的几个著名景点:大龟山公园(内有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藏经堂、红军文化博览中心、迪庆州博物馆等都没有在火灾中受损。夜景
四方街最迷人的是晚上,沿河都是些大大小小的酒吧,茶楼。其中不乏外国人经营者。这些酒吧,茶楼门前,大红灯笼型状各异,高高的悬挂在每户人家门前。晚间的四方街就这样笼罩在温暖祥和的气氛中。红灯笼的倒影随河水飘荡,约约绰绰。四方街- 古城区 1印象丽江
- 古城区 2丽江大研镇
- 永胜 3营盘村墓群
- 古城区 4金龙桥
- 古城区 5宝山石头城
- 古城区 6东巴圣地玉水寨
- 古城区 7木府
- 古城区 8东巴谷
- 古城区 9文笔山
- 宁蒗彝族自治 10博凹湾
- 玉龙纳西族自治 11寨神泉
- 古城区 12观音峡
- 宁蒗彝族自治 13里务比岛
- 宁蒗彝族自治 14泸沽湖村落
- 古城区 15丽江黑龙潭公园
- 古城区 16黑龙潭古建筑群
- 宁蒗彝族自治 17里格村
- 宁蒗彝族自治 18青龙海生态旅游区
- 宁蒗彝族自治 19里格半岛
- 宁蒗彝族自治 20泸沽三岛
- 宁蒗彝族自治 21吉意溶洞
- 古城区 22玉泉公园
- 宁蒗彝族自治 23永宁温泉
- 宁蒗彝族自治 24扎美寺
- 宁蒗彝族自治 25日月河、开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