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神山

三神山,神话传说东海中仙人所居之山,海上有五山: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了。《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 中文名称
- 三神山
- 外文名称
- 藏语名贡嘎日松贡布
- 地理位置
- 四川稻城县
- 开放时间
- 7:00—18:00
神话
鼇鱼,在远古传说中鼇鱼负载大山或大地,鼇鱼移动就会发生地震或沧海桑田,山川变迁。神话中天帝治下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远的地方本有五座神山,但五座神山的根部并不相连,经常跟随潮水的波浪上下移动,没有一刻稳定。神人和圣人们都讨厌此事,便报告了天帝。"帝"(这称号早在殷代已见文献)唯恐神山流移到"西极",打破宇宙已有的平衡。使神山居民失其所居,就派北海之神禹强驱使十五头巨鳌分为五组,分别用头顶住神山,六万年一换,这样五座神山才开始稳定下来不再流动,但是龙伯之国有个巨人,抬起脚几步就到了这五座神山所在的地方,一钩就钓上了六只巨鳌,由于龙伯国巨人钓走了六鳌,致使"岱舆"、"员峤"失去了负山的巨鼇,各自飘流到北极,沉入了汪洋大海,从此神山也只剩三座。《楚辞·天问》篇对此而问曰:“鳌戴山抃,何以安之”。《列仙传》中亦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戏沧海之中”。名称
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战国。 战国时,民间已广泛流传着许多有关神仙和神仙境界的传说,其中以东海仙山和昆仑山最为神奇,流传最广,成为我国两大神话系统的渊源。海上有五山: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据《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节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胜数。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返。.......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了。拼音
sān shén shān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史记正义》:“蓬莱、方丈、瀛州,勃海中三神山也。”宋 晁补之《次韵和赵令佥防御春感怀》:“上书自去千牛卫,挂席欲过三神山。”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风引三神山, 蓬莱 竟谁是?”- 裕民 1小白杨哨所
- 裕民 2塔斯特风景区
- 裕民 3孙龙珍烈士陵园
- 裕民 4库鲁斯台草原
- 裕民 5巴尔达库岩画群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6哈同山岩画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7敖包特库热庙
- 塔城 8伟人山
- 额敏 9野生虞美人
- 裕民 10野巴旦杏自然保护区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1哈尔萨拉白桦林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2蒙王府热气泉旅游度假区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3准噶尔古城遗址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4巴音云都尔敖包
- 托里 15苏拉夏情人谷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6吉木格瀑布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7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
- 塔城 18快活林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19阿吾斯奇边双湖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20绿坪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 21龙脊谷
- 托里 22石刻突厥石人像
- 托里 23老风口果子沟森林公园
- 裕民 24巴什拜大桥
- 裕民 25巴什拜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