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叙州区横江镇境内石城山上。总面积5500亩,其中森林面积41 00余亩。石城山山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错落有致,气势磅磁,海拔840~1115.9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山中气温低于山下6C~7C,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 中文名
- 石城山
- 地 址
- 四川省叙州区横江镇
- 总面积
- 5500亩
- 森林面积
- 41 00余亩
简介
石城山位于宜宾市叙州区横江镇境内,距宜宾市51公里,距宜宾县县城44公里;总面积5500亩,其中森林面积4100余亩;石城山山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呈浅丘状,高低错落250米以上,海拔840~1115.9米;石城山年平均气温12.7℃—14℃,最高月均温度23.1℃—25.8℃,最低月均温度1.2℃—2.5℃。石城山植物有87科,327种;石城山有野生动物20余种;石城山方圆20多公里易守难攻的特殊地理位置,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石城山有石达开寨门、古栈道、叠翠湖、三股水瀑布、仙女湖、水帘洞、观音阁、滴水洞、万松寺、官家洞、雨思庙、二龙抢宝、曲水流觞、石笋、原始森林、野猴群居区等景观。
地质地貌
石城山地处川南盆周山区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呈浅丘状,高低错落250米以上,海拔840~1115.9米。
气候特点
石城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7℃—14℃,最高月均温度23.1℃—25.8℃,最低月均温度1.2℃—2.5℃。
特色物产
石城山珍稀树种有:帧桶、香樟、红豆、锥栗等;
石城山散生树种有:楠木、臻于、麻烁、木荷、摊木等;
石城山灌木有:油茶、杜鹃、木姜于、铁仔等;
石城山竹类有:捕竹、水竹、苦竹、画眉竹、慈竹等10多种,其中楠竹3.25万株;
石城山草本植物有:凤尾额、三叉藏、芭茅、兰花、天麻、金银花、柴胡、无冬、麦冬等;
石城山野生动物有:猴、山羊、刺猬、松鼠、锦鸡、竹鸡、斑鸠、画眉、喜鹊、黄鹭等。
人文历史
张献忠率军入川时,其将冯双礼围攻石城山,夜间用“火羊阵”攻克寨门而入,杀死明朝官兵二万余人。清嘉庆《宜宾县志·山川》载:“石城山,治西一百里,山势高峻,环列如城,即古石门道也。献贼之乱,民上山避之,贼党冯双礼攻山,杀人约万计,血流有声。”又《李氏先莹公传》:“甲申年六月,贼将冯双礼带贼过柏树溪渡河,以腊月三十日破石城山,杀居民二余人。”
清同治元年(1862)11月26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10万大军占领今横江镇、双龙镇一带,欲渡江攻克宜宾,直指成都,以期控制局面。清军揣其意图,派大军在横江镇一带阻击。石达开退守石城山,在峭壁间修筑三千米栈道,置东西南北四道寨门把守。两军交战二月,互有伤亡。其时,太平军将领郭集益、冯百年暗中向清将刘岳昭献书请降,约期举火焚寨,加之清将胡中和由小路破卡而入,太平军腹背受敌、内外遭夹,被迫退到山下。1863年1月31日,石达开率残部突围,经捧印燕子坡渡横江,退入云南。石城山一战,太平军损失将士四万余人。
1910年,李晸熙、赵端、李龙言等组建关河同志军,在石城山共举义旗。后被清军围灭,数百义士在幺沽沱牺牲。
1930年9月,刘文彩部队应关河保商大队长肖席珍之请,围剿在石城山的刘明吉领导的“大刀会”,兵士纵火烧山,烈焰腾腾,致使“大刀会”遭受重创。气势恢弘的“万松寺”即于其时化为灰烬。
1935年2月,奉命驻扎横江以防红军长征取道宜宾的潘文华部,在石城山修工事、筑碉堡。一时战云密布,气氛紧张。不料红军四渡赤水,绕道北上而去。
1950年,郑经纬(复龙人,黄浦第六期毕业,原国民党39军某政治部主任、川康绥靖公署参军)、陈云鹏(原国民党72军某营营长)、蒋树清(凤仪土匪头目)成立“西南反共救国司令部”,曾一度攻陷新生的横江人民政府,李克云连长等4位解放军同志牺牲。郑经纬通电川南各部,宣称“誓让宜南成台湾,直把横江作西昌”。解放军131团迅速向横江进发,“反共救国军”第1支队即撤入石城山负隅顽抗。6月10日,131团1营兵分两路,一路从正面实施强攻,破敌工事;一路从岩隙中攀藤而上,占领制高点,从上向下发起攻击。匪军猝不及防,仓皇逃跑。不久,各股残余先后被解放军围歼。横江第二次解放,郑经纬欲“建立敌后宜南根据地”的迷梦被彻底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