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阁及绿绕亭建于明代中期,占地342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
- 老屋阁及绿绕亭
- 又 名
- 吴息之宅
- 占地面积
- 342平方米
- 通进深
- 19.4米
简介
老屋阁,宅居名。位于歙(shè)县西溪南村。建于明代中期。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下层矮,上层高。坐东北,朝西南,五间二进,口字形四合院,通面阔17.7米,前进楼下明间为门厅,后进楼下明间为客厅。大门位于中轴线上,天井下中央有石板砌成的水池。住宅正面为水平形高墙,大门用铁皮包镶并建有水磨砖砌成的门罩,厚实庄重,不事雕琢。搂上厅堂宽敞,沿天井四周有一圈齐整的栏板,雕有精美的飞禽走兽和花朵,还设有带扶手的“飞来椅”。搂上房壁均以芦苇编篱,表面敷泥及石灰,紧密牢固。
绿绕亭,亭名。位于徽州区西溪南村老屋阁东南墙脚下池塘畔。建于1328-1456年重修。亭平面近正方形,通面阔4米,进深4.36米,高5.9米。亭结构与雕饰风格类老屋阁,惟月梁上绘有包袱锦彩绘图案,典雅工丽,有元代彩绘遗韵。亭临池一侧置“飞来椅”。在亭中近可观繁茂场圃,远可眺绿茵田畴。明著名书画家祝允明曾作《东畴绿绕》一诗赞咏。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黄山市徽州有个古老的村庄——西溪南,在岩寺镇西约4公里,背倚凤形山,面临丰乐水,风景秀丽。因村庄地处丰乐河南岸,又名丰南。西溪南村始于唐代,鼎盛于明清时期。经济发达,文风昌盛,名人辈出,尤其在明代中叶以后,该村从商者众,当时所谓两准八总大盐商中就有西溪南 吴家。他们拿出巨款在西溪南故里大兴土木,建筑园第重楼,故村中私人园林众多,旧时有十大名园和十二楼等宏丽建筑,最著名的是果园,据说是与唐伯虎刘名的江南才子祝枝山设计的。祝枝山是西溪南吴家的外甥。果园内建有亭台楼阁,假山湖池,曲桥石堤,名花修竹,四周花坛围筑。园内景致迷人,花香鸟语,四季如春。大部分已毁于兵祸,现仅存假山,仙人洞、湖池等 部分遗迹。村中至今仍保留有明代建筑10多处,清代民居100多幢,老屋阁及绿绕亭就是其中代表性的建筑。
老屋阁,又称老屋角和吴息之宅,建于明代中期。为砖木结构的2层楼房,上层高,占地面积343平方米(未计后院面积)。坐东北朝西南,5间2进,口字形四合院,通面阔17
.7米,进深19
.4米。前进楼下明间为门厅,后进楼下明间为客厅,大门位于中轴线上,狭长的天井中央有石板砌的水池,楼梯单跑,高在左侧廊屋中,住宅正面是水平形高墙,大门上建有水磨砖砌成的门罩,未事雕琢,与铁皮包镶的大门十分协调,显得厚实庄重。用水磨砖做成外突线脚,顶上复以瓦檐,侧立面山墙与院墙采用不对称方式,与水平高墙相结合,形成参差错落的外观,倒映于院外的池塘中,波光泛泛,幽静宜人。
走进大门,便看见楼下正间两根又粗又黑的梭状柱,两端略细中段粗鼓,柱下覆盘石础,形周倒置的大瓷盘,柱子用皮麻纤维包裹,涂以生漆,起到防止木质腐蚀的作用,年久便变成黑色。木作梁架用雕饰华丽的月梁,两端稍低较细小,中央稍高较粗大,作极缓和的弧形;山面梁架用穿逗式。后进为进深九檩,在明间缝檐柱与金柱之间,用月梁式的双步架,梁两端饰以云雕,插入柱身处用丁头拱承托,拱眼内雕在花朵,双步梁上用驼峰承托栌斗,斗旁出拱承托雕成花朵的单步梁头,梁上置瓜柱支载3架梁,瓜柱与金柱上端之间另加一单步梁,3架梁上有脊瓜与5架梁上瓜柱用莲瓣式平盘斗;山面梁架瓜柱下端收杀做成鹰嘴形。脊檩下用雕花替木及拱二跳承托。出檐部分立有雕工华丽的垂莲柱,上端有外檐斗拱,承托屋檐重量,华拱二跳向外挑出。所有华拱皆为单材,四瓣卷杀,在撩檐枋、罗汉坊与承托它们的斗拱之间均有替木。楼面为梁上架阁栅,架栅为直径约11厘米的整根圆木,上铺楼板。
沿天井四周有一圈齐整的栏板,雕花缀朵,富丽繁华,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栏板上扁圆垂直的木条均匀地压信板缝,上方是一排方格窗棂;绦板上的“T”安形线脚,打破了四周垂直、单纯而宁静的线条;檐口四周立8根垂莲柱,柱下端雕刻着含苞欲放的荷花,使人在这宁静的氛围中并不感觉到寂寞枯燥,设计得异常巧妙。在天井四周设置靠椅,此椅靠背外突,超出天井四周的栏板,临空悬置,设计精巧美观,颇具韵致,称为飞来椅。古代徽州民宅把楼上作为主要的活动场所,而女子又不能轻易下楼外出,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遥望外面的世界,或窥视楼下迎来送往的应酬,帮此椅又雅称为“美人靠”。
楼上厅堂宏丽宽敞,布置井然有序。墙以芦苇编篱,表面敷以泥土和石灰,紧密牢固。厅内不用天花,搁栅外露,为彻明造住宅,当地称这种构造为“楼上厅”古代徽州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山高人稀,为防山区瘴疠之气,人们就把楼上作为日常主要的栖息活动场所,所以把楼上厅室建得比楼下更轩敞,逐渐形成楼上厅这种独特的徽派建筑格式。
在老屋客东南墙脚下池塘畔,伫立着绿绕亭。亭平面近正方形,通面阔4米,进深4.36米,高5.9米.元天顺元年(1328年)西溪南名士吴斯能、吴斯和兄弟两个集资建造,明影泰七年(1456年)重建。绿绕亭的结构与雕饰风格类似老屋阁,唯月梁上绘有典雅工丽的包袱锦彩绘图案,临池一侧置飞来椅供人休息。在亭中近可观繁茂场圃,远可眺绿茵田畴。历代文人题咏甚多,后集成《歙县丰溪吴氏文徵》。明代著名书画家、大才子祝枝山曾作《东畴绿绕》一诗赞咏绿绕亭的绮丽风光:
庞公宅畔甫田多,畎亩春深水气和。
五两细风摇翠练,一犁甘雨展青罗。
鱼鳞强伏轻围径,燕尾逶迤不作波。
最喜经锄多肯获,丰年定愧伐檀歌!
老屋阁和绿绕亭作为典型的明代徽式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历年来文物部门进行了多次维修,使这两幢明代古建筑标本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在两个文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