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淮南寿州窑遗址
首页  > 安徽  > 淮南  > 田家庵区   »  淮南寿州窑遗址景点介绍

淮南寿州窑遗址

淮南寿州窑遗址
我国六朝至唐朝著名瓷窑之一。1960年以后经多次调查发现,窑址主要分布在上窑镇的管家嘴、余家沟、上窑镇医院住院部、外窑村、马家岗、泉山、三座窑以及凤阳县武店区的临泉寺、上刘庄、大刘庄等。窑址分布地跨古寿、濠两州,主要集中在高塘湖、窑河沿岸,寿州窑从南朝经隋于唐末,延续约350年。
中文名称
淮南寿州窑遗址
地理位置
古寿、濠两州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16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
全天候
景点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松树林、车小湾
东西长
约80公里
始建时间
从南朝经隋于唐末

寿州窑的介绍

寿州窑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当时窑系多以州名称呼,上窑镇在唐代归寿州所辖,故名寿州窑。寿州窑发现于1960年,经过多次调查,陆续发现10余处古代窑场。其中以大通区上窑镇周围分布最为集中。从马家岗、余家沟至外窑,沿窑河两岸一带窑凸密集,残瓷片规程遍地皆是,形成长达四、五里的大窑场。历史上的寿州窑绵延几十里,规模巨大,曾是江淮地区的制瓷中心。中心窑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寿州窑以其瓷色黄见称于世,名列唐朝各大窑口第五,是我国六朝至唐朝著名瓷窑之一。 从南朝经隋于唐末,存世350年,失传1200年。寿州窑早期产品有罐、四系瓶、豆、盏等,多着淡青灰色釉、青釉,胎质较细。吸水率低,釉色青中带绿,系用还原焰烧成,釉层薄而透明,腹下部及底足不施釉。盛期产品有碗、盘、杯、钵、注子、枕、玩具等。釉色以氧化焰烧成,有蜡黄、鳝鱼黄、黄绿釉等。釉下施泥质胎衣,釉层呈玻璃状。 在马家岗、余家沟发现唐代圆形窑炉,窑壁用砖砌或用窑棒砌成,直径约3米,匣钵上下叠置,匣钵相互之间留有8厘米左右的火路。匣内装一件或数件,皆仰烧。早期使用的窑具有圆形多足支托,隋初以后,多用三、四岔支托,支钉支捧三角支托等。以隋开皇三年(583年)例证,临泉寺窑烧造的淡青灰釉产品属第一期,时代约在南北朝陈至隋;以隋开皇六年为例,临泉寺窑烧造的青绿釉产品,以及管嘴孜、上刘庄出土青釉器属第二期,晚者属第三期,时代约在隋。以地层叠压关系推断,大刘庄和余家沟瓷址出土的残瓷器标本青釉属第三期,黄釉器属第四期和第五期,黑釉器属第六期,时代约从初唐至唐末。

国家对窑址保护

寿州窑现已重点划为管嘴孜、高窑、上窑医院住院部、柏树林和东小湾、余嘴孜等5个保护区,在每一个保护区范围内均落实了"四有"保护措施(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小组、有记录档案)。1986年,淮南人民政府在上窑镇西北的山上,兴建了"寿州窑陶瓷陈列馆",内收集有许多标本,供陈列展示。1985年市文物普查时对保存较好的窑址,划分成五个保护区,即管嘴孜窑址、高窑窑址、柏树林东小湾窑址、上窑医院住院部窑址、余家沟窑址保护区。在每一个保护区周围均落实了“四有”保护措施(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小组、有记录档案)。1986年,市人民政府在上窑镇兴建“寿州窑陶瓷博物馆”,1987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