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石棚墓群

浙南石棚墓群分布于浙江省温州地区瑞安棋盘山、平阳龙山头及苍南桐桥,已确定的有13处,属中国商周时代(公元前17世纪~前256年)的奴隶主墓葬群。挖掘始于1993年,出土了大量的印纹硬陶罐、原始黑瓷、原始青瓷、纺轮及各种青铜礼器等商周时期陪葬物品。浙南石棚墓群是中国南方唯一的石棚分布区,亦是世界文明史上巨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商周时期中国沿海地区社会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主要分两类墓群,一类是四角或四面各立1米高的支石,上盖长数米、宽0.5米左右的巨型整石,有较大地面空间;另一类是在大盖石下垫支若干小石,十分低矮,几乎没有地面空间。随葬品有印纹硬陶罐、豆、鼎、纺轮,原始黑瓷尊、豆,原始青瓷、碟、盂、碗、豆、鼎,青铜矛、戈、锛、凿、箭镞、短剑、小编钟等。
2001年,浙南石棚墓群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
- 浙南石棚墓群
- 分布地区
- 浙江省温州地区瑞安棋盘山
- 年 代
- 中国商周时代
- 挖掘时间
- 1993年
墓葬分类
浙南石棚墓群(2001年6月25日公布) 分布于瑞安篁社棋盘山、平阳钱仓龙山头和苍南桐桥等三处,已确定13座。13座石棚形制与结构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四角或四面各立高1米左右的支石,上盖长宽数米、厚0.5米左右的巨形整石,有较大的地面空间。另一类是在大盖石下反垫支若干小石,显得十分低矮,有的几乎无地面空间。1993年以来,对这些石棚墓进行了多次调查,根据调查采集的遗物,结合1993年对瑞安岱山石棚墓群的发掘,可知石棚墓内的陪葬品有印纹硬陶罐、豆、鼎、纺轮,原始黑瓷尊、豆,原始青瓷簋、碟、盂、碗、豆、鼎,青铜矛、戈、锛、凿、镢、镞、短剑、小编钟等均为商周时期遗物。由于已出现礼器,可见墓主属奴隶主阶层。浙南石棚墓群是探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社会性质、经济状况、对外交流和文化面貌的宝贵实物资料,也是东方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化遗产之一,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历史价值
浙南石棚墓群是中国南方唯一的石棚分布区,亦是世界文明史上巨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商周时期中国沿海地区社会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001年,浙南石棚墓群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问题
苍南县桐桥石棚墓是浙南石棚墓群的组成部分,现该石棚墓保护范围内多为旱耕地,因长期耕作,石棚墓的结构和内涵都不同程度受到破坏。此外,1 号和6 号墓旁有民居建筑。- 福泉 1葛镜桥
- 荔波 2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
- 荔波 3荔波小七孔风景区
- 都匀 4平塘风景区
- 惠水 5好花红乡
- 三都水族自治 6水族古文字碑林
- 三都水族自治 7怎雷水寨
- 都匀 8都匀榔木水寨
- 瓮安 9江界河风景名胜区
- 三都水族自治 10板告民族文化村
- 惠水 11东山生态园
- 三都水族自治 12姑鲁产蛋崖
- 惠水 13波云湖
- 惠水 14九龙寺
- 惠水 15羡塘世外桃源
- 三都水族自治 16中和瀑布
- 龙里 17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
- 三都水族自治 18水书摩崖
- 惠水 19摆榜梯田
- 三都水族自治 20都江镇万人坟
- 三都水族自治 21石板寨抗日旧址
- 惠水 22“金蟾礼斗”观光台
- 三都水族自治 23巴茅
- 三都水族自治 24三都柳江
- 三都水族自治 25雪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