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大宗祠
曾氏大宗祠是一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曾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座落于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社区深巷路北,与观音天后庙、古乔曾公祠和武术馆形成大片建筑群体。始建年代有待考证,现建筑是清嘉庆三年戊午(1798)大规模扩建而成的,代表着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1984年9月6日公布为深圳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作过修葺,2002年7月17日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最近的一次修葺是2005年,并在中堂前天井处重新竖立石碑,记述了新桥曾氏始祖的避乱、逃难、手足分离、剖石各执一半,兄在番禺小龙开基,弟在东莞南栅定居及后裔再迁新安新桥发迹的经过。后人赋有源流诗以作怀念。诗曰:原自少康数百秋,子与得道永贻谋。内侯避乱因王莽,光禄迁徒到赣州。搜匿皇妃戈盾起,奔驰交广兄弟愁。羊城剖石分南北,花萼联辉灿斗中。
- 中文名
- 曾氏大宗祠
- 词 性
- 名词
- 属 性
- 祠堂
- 地 点
- 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社区
- 地 区
- 广东省
简介
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在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社区曾氏大宗祠看到这副对联,其创作上的大气以及表达之意境有着超凡脱俗之妙,撰联者之意写的是曾氏先祖是孔子的72弟子曾参,他是孔子儒学的正宗传人,继“至圣”(孔子)、“复圣”(颜回)之后的“宗圣”称之为曾子也,他以“事亲至孝,悟圣道一贯之旨”,故有“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之妙联。布局
大宗祠坐西北朝东南,为五开间三进深布局,由前堂、牌楼、中堂、后堂和前中后庭院天井、左右重檐歇山亭、花厅等组成,面宽21米、进深50米,占地面积1050多平方米。前堂为五间,前后檐廊,四塾台式样,大门口顶部镶有镌刻“曾氏大宗祠”字样的红石大匾额,进祠门两侧有一米高雕花镌刻饰纹图案坚硬红砂岩石门枕石一对,造型别致。打开宗祠大门抬头向上观看,前堂后叶悬挂着一个牌匾,写着“保障一方”。是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时任两广总督莫荣新为新桥子弟“保卫桑梓,捕贼有功,嘉谕表彰”题赠的。“保障一方”,这牌匾还有些来由,(原牌匾在上世纪文革时遭毁,现牌匾是在1983年重修时补上的),相传民国五年冬,本县公明金竹园村,有数位华侨荣归故里省亲过年,并带有不少银两及贵重物品,回乡准备购买田地及置理房产。此信息被其村内歹徒获悉,迅速串联其黑道贼邦,集结数十余众择日行动,力图洗劫金竹园村。怎知,金竹园村也获得此情报,立即组织人员全力保卫,劫贼打了整整一个晚上都无法攻入村中。天亮了,贼人无功而返。撤退路经新桥三坊的土糖寮时,强行夺食该寮的甘蔗和砂糖,村民见他们如此霸道,随即组织乡勇群起将贼人擒获,共捉拿到36人逮押上云霖区府收监。次年经区府批示,就地在云霖后山就地处决,这就是轰动一时“打三十六友”的故事,莫荣新特送来此匾以示表彰。再回眸上望,大门内上方也写着“诗礼传家”的牌匾,以示曾氏历代后人对文学的卓越追求。走进宗祠,前堂两侧为厢房各一间。进入前庭院天井,一座四柱三间仿木结构式的高大石作牌坊映入眼帘,牌楼材料由雕琢细腻的花岗岩砌筑而成,四柱三间三楼仿木结构,每楼有三层花拱一层托斗,庑殿顶牌正脊中央有石刻寿桃云,两侧各饰鸱吻,垂正脊各雕饰一条龙图案。石仿木结构七踩如意斗拱,每柱前后有抱鼓石相护,抱鼓石是用一块完整青石雕琢而成。牌楼正匾横额上书写着“大学家风”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既纪念始祖曾子,又勉励本族后人,以先祖为典范,要“行于孝,勤于学,施于礼,修于德”。右侧署“大清嘉庆三年戊午冬初冬之吉立”,左侧署“堂下孙腾光拜题,应中敬书”等小楷。横匾两头有一手托鼎、一手抱芴的文臣浮雕像,横匾上还有一石刻“贻典”两个篆字,左、右两间门额各书“体忠”,“行恕”。牌楼背面正中匾横额也书写着“片石留辉”四个大字,右侧署“堂下孙煜拜题”,左侧署“堂下孙王雩敬书”。横匾两头各有云鹤展翅的浮雕,横额上一样石刻“止肃”两字,左、右两方门额各书“仁型”、“讲让”。牌楼总横跨度宽为10米,深进为3米,主高为7米左右。整个石牌楼,设计独特,造型高雅庄重,浮雕上的文臣像和云鹤展翅图——鹤鸣九皋腾达之寓意也,用料讲究,做工精巧,栩栩如生,历经两百多年,依然丝毫无损,坚固如初。在阳光照射下,熠熠放射光芒,是深圳地区难得的花岗岩石建筑艺术的精品。跨过三级石阶梯石牌楼,走到中庭院,硕大的庭院两侧有重檐八柱歇山亭各一个,其中进南侧的那一个,有一扇门通过隔壁古井以作取井水之用。来到中堂,中间是四级花岗岩石阶梯,两侧为对称塾台,正中央上方悬挂着“大学堂”三个醒目楷书的金字牌匾,两侧有番禺小龙村赠送的楹联一副,上联“千古华夏历数百秋惟巫公始定曾姓”,下联“万世师表学儒虽众独子与得领其宗”所说的大学堂,也可谓名正言顺。该祠在民国初期改办学校至改革后建了新学校止。近百年来,此地学堂、学校,都是新桥曾氏子孙读书学习的地方,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可同时容纳在校就读学生500多人,一直被新桥人(包括今新二、上星、上寮等)都称为大学堂。中堂(也称大堂),有石柱、木柱多根,柱础造型美观;中央部分的高达六、七米,柱直径为约40厘米,石柱、木柱、梁架、斗拱还有驼峰、花角等木雕刻,造工细腻。大致算来,整个大宗祠有圆木柱12根、圆石柱10根、方石柱4根,红砂岩石圆方柱14根,共40根。正堂后屏风上有新造的雍正皇帝钦赐的双龙图章牌匾一个。整个中堂结构严实,规模宏伟,气势壮观,从石牌楼三级、中堂四级再到后堂五级的阶梯布局来看其层次之鲜明,修砌之讲究,古色古香,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走过小天井,往里面看,后堂同为五开间,正中供奉着曾氏历代先祖的神位,当年仕行、仕贵兄弟分手时砸开的那块猪腰石,原来是供放在这里的,据见过此石的人讲述,该石闪烁有光泽和五羊石相似。左右两侧为间墙小房,庭园天井两侧有南北花厅。整个祠堂内,有各色各样的彩色壁画和灰塑,以山水人物和动植物为题材,活灵活现、造工精美。它是深圳市惟一一座五开间带牌楼的宗祠建筑,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宗祠之一。武将人才辈出成为望族之乡据说,原宗祠前有旗墩十多对,古时,凡族中弟子中举或进爵,均在宗祠前立杆竖旗,以示荣耀。据清嘉庆《新安县志》卷之十五·选举表记载,从康熙二年(1663)癸卯曾太元取得恩科副榜,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曾省取得己卯恩贡,新桥曾氏子弟共有34人取得了功名。其中康熙十四年(1675)乙卯科的曾文韬,乾隆二十七年(1762)壬午科的曾文光和乾隆三十年(1765)乙酉科的曾鹏量还是武举人。新桥曾氏弟子在有史籍记载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的四个年代中可谓四乡人才辈出,八里耀武扬威,特别是武官。这样一村一姓一个宗系中出现这么多人才,在广东、甚至全国也是少见的。当年,新桥曾氏弟子在新安县的地位可想而知,难怪清代新安县武科、武职大都出自新桥曾氏,其中曾国泰担任虎门中营把总,曾光耀担任江南南汇营把总,曾天保担任挪湖营千总,曾天禄担任宫江南川沙营参将等武职。新桥曾氏的势力就是凭借这些武科武职的弟子,在沙井乃至新安县名声显赫。所以,建造这样一座规模庞大的宗祠光宗耀族是最正常不过的了。200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番禺区 1番禺百万葵园
- 番禺区 2长隆国际大马戏
- 荔湾区 3沙面
- 番禺区 4岭南印象园
- 番禺区 5沙湾古镇
- 荔湾区 6锦纶会馆
- 黄埔区 7南海神庙
- 荔湾区 8广州沙面建筑群
- 荔湾区 9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
- 荔湾区 10龙津西西关大屋区
- 增城 11增城小楼仙源
- 天河区 12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
- 番禺区 13长隆旅游度假区
- 越秀区 14石室圣心大教堂
- 从化 15碧水湾
- 荔湾区 16八和会馆
- 白云区 17云溪生态公园
- 荔湾区 18双桥烟雨
- 从化 19宝趣玫瑰世界
- 荔湾区 20广州光孝寺
- 花都区 21九龙湖度假村
- 海珠区 22广州塔
- 荔湾区 23詹天佑的故居和纪念馆
- 荔湾区 24醉观公园
- 白云区 25白云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