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霞山位于湖南省湘潭县南部中路铺镇,海拔451.3米。晓霞山峦嶂中有三峰,凹凸匀称排列,形如笔架,又名笔架山。山高其间林谷纵横,小竹丛生,素饶竹笋,故亦称饶笋山。这里山脉起伏,南至天马山,北抵天子坟山,气势磅礴,是南岳72峰之一。
南岳72峰之一的湘潭县南部中路铺镇境内之晓霞山,属南岳衡山脉系,山脉逶迤,南至天马山,北抵天子坟山,擎天耸立,气势磅礴。晓霞山峦嶂中有三峰,凹凸匀称排列,形如笔架,故又名笔架山。山高海拔451.3米。其间林谷深邃,小竹丛生,素饶竹笋,故亦称饶笋山。
山峰之阳有二古寺:一曰中林寺(即上庵子),寺门书有冠顶联“中通仙境;林无俗情”。佛堂联为“举目望西天,诚意诚心,归菩提无树;低头思东土,弃情弃欲,渡苦海有舟”。一曰圆通寺(即下庵子),寺门联为“千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两寺相距不上三百步,寺内皆雕梁画栋,直栏横槛,花彩斑驳,图文并茂;古树参天,枝繁叶茂,盛夏酷暑,憩此片刻,即可息汗定喘。
晓霞笔架远占衡岳之钟气,近挹湘涓之秀色,景象奇特,乃得天独厚之胜境,亦人才荟萃之佳地。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黎锦熙,现代著名音乐家、文学家黎锦晖,矿业家黎锦曜,教育家黎锦纾,著名的铁道桥梁专家黎锦炯,被鲁迅先生称为“湘中作家”的黎锦明,音乐家黎锦光,文学家黎锦扬八兄弟,人称“黎氏八骏”(又叫“八杰”),就诞生于晓霞山西麓之石潭坝乡菱角村长塘。一代国画宗师齐白石,则诞生于晓霞山东麓之星斗塘。
- 中文名称
- 晓霞山
- 地理位置
- 湖南省湘潭县南部中路铺镇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著名景点
- 晓霞三奇
- 山高海拔
- 451.3米
现况
1958年,湘潭县国营晓霞山林场建立,占在2.3万亩。现在这里正作为湖南省的旅游风景林场,在进一步开发建设之中。游客登临绝顶,极目远眺,会对眼前翠林蓝天一色,晓霞红日齐晖的美景赞叹不已。
历史记载
晓霞山位于南岳镇北部30公里处的湘潭县中路铺镇内,虽名不见经传,却可以作为湘中名山来论。1987年香港南方书屋出版的《黎锦明中篇小说集》的后记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南岳衡山逶迤北上,入湘潭县境,有一段支脉名晓霞山。这一带山峦迭翠,溪水长流,文化长达,民心进取。清澈的溪水,翠绿的楠竹,洁白的山茶花,淳厚的民情风俗,特别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那勤劳、朴实、正直的坚毅的品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哺育了一批人物的成长。在语言文学和音乐绘画方面,曾经作出过较大贡献的齐白石、黎锦熙、黎锦晖和黎烈文等,都是在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钟山川之秀气,得先辈之精灵,黎锦明也是在这样一个富有文化传统家庭的熏陶下,在晓霞山麓这肥美土地哺育成长的现代作家。”可见作者对晓霞山的俊秀山川和人杰地灵是十分推崇的。
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 《湘潭县志》卷一《山之类》有这样的记载:“晓霞山,近中路市,县南七十里,高耸东向,晓日晴雾,霞光烁然,故名。” 《湖南通志》 :“晓霞山在县南七十里,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形东向,日照其顶,云霞灿然。元姜天麟筑室讲学于上。”清光绪《湘潭县志》载:“南宋绕张 讲学于此。见晓日东升,霞光万道,金光黛色,遂称饶笋山为晓霞山”。1947年《湘潭文献》第十期刘延襄《晓霞山》一文载:“晓霞山原名饶笋山。晓霞山之峰,起伏不一,或数里而中断,入数里而中忽化而为湖”,“山势亘绵三十余里,层峦叠峰,高耸云间。由北而望,三峰鼎峙,如笔架然。士人又称笔架山。”“山中泉流,涓涓不绝,春夏则奔流入涧。”“其中鸡鸣犬吠,花香袭人,树木葱茏,苍翠欲滴,有桃源仙境之慨。”晓霞山之秀丽景角、独特风貌,被历代名人如此推崇,作为现代人不能不乘兴一游。
晓霞三奇
晓霞有三奇:一是山势奇;二是沟深水奇;三是云雾奇。
山势奇
晓霞山南北走向,面朝东,气势磅礴,绵延30余里。山势东向耸立,山脉东面坡陡,有的地方甚至成绝壁,险峻无比;西向平缓,山峦叠峰,山脉相连,主峰晓霞峰,高耸入云,两侧山脉逶烘托,向东远望如雄鹰展翅欲飞,有腾倾家荡空万里之威势。向北远望,晓霞似一马当先,身后万可奔腾,有排山倒海之势。向西望主峰,三峰鼎峙入云,如笔架,故当地人又称之为笔架山。沿主峰向北,依次有风车坳、凳子岭、高崖岭、狗头寨、白竹坳、拗柴岭、寒婆坳、狮子口等。南向有胡家岭、莲花寨、紫荆山等,山脉折西有九峰寨、芙蓉寨等。山山寨寨,都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之险。山脉相连,围成一个字形向北开口的石潭坝小盆地。主峰之东有一半圆小山,形似葵扇,名曰扇子排,大小山头主次排列相依,宛如屏障。山北半山腰有一奇岸,耸立山腰,形如鸡公,称鸡公岩。晓日东升,石岩披霞,灿然如金,又称“金鸡报晓”,为晓霞山一景。相传,古代有一鸡公妖,每当农村收割季节,便晚上下山去吃稻谷,让当地农民颗粒无收。农民求天神保佑,烧香拜佛,感动天庭。一日,忽然黑云蔽日,雷声滚滚,雷神打死了鸡公妖,使它变成了岩石。乡人称此为鸡公岩,还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镇鸡庙,高丈余,占地10余平方米,现在毁了。
沟深水奇
晓霞山凌空面东,显其险峻。而西、南侧山岭相连,沟壑纵横,深不可测,又有几分神秘色彩。从主山脉而北
有板桥沟、沧水沟、沈家洞、杨家冲、赖家冲等;而南有周家洞等,高低落差数百米,从沟底爬上顶峰,最长达10多华里。人行峡谷,如入洞中,两旁山耸入云,中间小道蜿蜒,沟底有清泉潺潺。两旁山上树木,结成连理,遮天蔽日,即使是炎炎夏日,也有凉悠悠之感。有时看看到了绝处,忽又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出现一片小谷地,有农舍二、三栋,农田几丘,桃红柳绿,鸡鸭成群。更奇是晓霞之水。“晓霞之水天上来”。晓霞山沟壑纵横,小溪遍布,清澈如镜,遇有落差较大之石壁,又如披珠漱玉。山中各处,多有清泉涌出。离主峰顶仅几十米处,就有一泉,流量如手车水,已修一池塘蓄之,下润田地。凳子岭顶,也有泉群,已建成了一小型水库,灌溉山东荷塘和山西石潭坝之农田。山间农家都饮井水,有的用竹枫接石壁泉水入厨,如城里自来水一般。每到春夏,充沛的雨量使各条山溪暴满,溪水如万马奔腾,响声如雷,蔚为壮观。像群山之中镶嵌的一块明镜般的印子山水库,更使晓霞之水即有小溪流的韵致,又有大湖泊的秀丽与温柔。上千亩水面的库区水平如镜,山峦倒影,水鸟翔飞,鱼跃碧波,湖光山色,浑然一体。身临其境,如入仙山琼阁,令人留连忘返。
云雾奇
晓霞山顶,云蒸霞蔚,自不待说,晴日登临,可在云海中观日出。又因云雾水珠反射太阳,多有彩虹。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之状。过去山上僧人以为是“佛光”,有不少人为拥抱“佛光”而跃下舍身岩。更为奇特的是,在半山腰里生出的云雾,如白练缠腰,轻纱飘缈,如临仙镜。齐延襄曾描述:“每值春夏之交,恒出云如匹练,潢曳岭腰,推行其速,士人称为挨山白。须臾布满山谷,黑云泼墨,弥漫天际。风习习于树梢,顷刻间风声壮烈,怒涛奔腾驰骋,急雨如豆矣!对于晓霞山的俊秀山川,历代有不少文人吟诗称赞,这里引出几首近人诗词,以飨诸君。清周兆鹏《九日登晓霞峰》诗云:“晓霞黄叶感深秋,凭眺无聊客绪抽。落日旌旗关塞冷,浮云沧海古今愁。一篱菊影欺蓬鬓,千里涛块碍钓钩。且欲追寻烟寺去,万缘涤净酒盈瓯。”清末湘潭文人、龙山诗社与罗山诗社成员王仲言《九日游晓霞山圆通庵》诗云:“策马新从岳顶回,又携双屐晓霞来。危桥细路行人少,古木寒云老鹤哀。笑指名山思结宇,醉招良友共登台。紫萸黄菊皆堪把,郁郁愁怀且暂开。”又“雨桧风徨绕讲台,秋光遥逐雁行来。赪廊落叶纷强如织,碧殿重阳黯开来。俊鹘隔林如欲语,孤猿抱树为谁哀。寒山踏遍寻归路,冲破疏烟步月回。”
佛禅圣地
天下名山皆佛占,晓霞山的秀丽山川,自然吸引了众多佛道弟子。相传,晓霞山仅主峰周围原有佛寺道观达48处之多,现在大多仍可找到遗址。解放后,保存时间较长的有圆通寺、白衣庵等。
圆通寺
圆通寺位于晓霞山中部林深竹茂之处,与鸡公岩遥遥相对,俗称下庵子,是规模最大的一寺,其建筑辉煌,分前后二进。前进有大门三孔,中门最大。上面嵌有祁阳石刻的“圆通寺”。两旁有联:“圆泽三生石;通天百尺台。”为清光绪举人、湘潭文人马瑞图题写。另有一联为“千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乃湘潭文人陈琪写于民国壬申岁(1932年)孟冬之望。厅上中立有刘备、关云长、张飞三三镀金塑像。关云长两旁联曰:“立志在汉朝,削魏吞吴,安邦护国扶社稷;精灵贯日月,青龙偃月,殄灾降魔庇下民。”靠背有雷祖老爷等三尊菩萨。后进中立有一尊如来佛镀金菩萨,高一丈有余。上有“佛法如天”横匾。两旁有小菩萨,菩萨左旁吊有大鼓,右旁吊有铸钟,如来佛菩萨背后有一尊千手千眼观音镀金菩萨,高一丈有余,屈膝盘足于莲台之上。前进与后进之间,两旁有墙连续,墙内左立十八罗汉菩萨,右立二十四诸天萨。屋后为空坪。坪正中设香炉。左边有大白果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约有数百年历史。右边有“飞来钟。”传说是某年旧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生日,乡人组织20盏龙灯狮子,上山庆贺观音诞辰。当晚四境有万余民众参加,尽情地观舞,热闹非凡。却谁知,猛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人们只得回家休息。第二天,乡人继续来寺庆贺,竟发现寺内多了一口大钟,重约4000余斤,上有“苏州”二字。估计是苏州铸造。传说钟从南岳衡山飞来,故名。遗憾的是圆通寺在五十年代末被毁,大钟也炼了钢铁。寺址作了国营晓霞林场总部达30年。大白果树也被砍伐。如今发出新蒸也有合抱大了。
中林寺
中林寺俗称上庵子,位于主峰西北离峰100多米,离圆通寺约300米,寺内雕梁画栋,飞金流银。规模为一进。中立观音镀金菩萨。有两副门联,一副是:“中通,仙境;林无俗情。”四十年代修葺时,为镂心诗翁林薮题写。另一副是:中通通四海;林中好避秦。“佛堂长联曰:“举目望西天,诚意诚心,归菩提无树;低头思东土,充情弃欲,渡若海有舟。”是国民党中央政府监察委员、蒙藏委员会委员黎雨民(1873—1938年,湘潭县人)题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蒲月谷旦。诗寺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被毁,后辟为晓霞山林场五工区。
白衣庵
白衣庵位于山东凳子岭上,寺规模略小于中林寺。四周树木葱茏,古木参天。寺中立送子娘娘镀金菩萨。此寺亦于五十年代被毁,后辟为晓霞山林场四工区。
晓霞山寺庙遗址,除上述三处外,还有志庵子坪、镇鸡庙等数处。屋址明显,废砖弃瓦到处可见。还有许多墓碑及碑刻。墓碑上尽是“佛光无边”、“肉身合一”、“法力无边”等字眼。在圆通寺遗址上,有数块记载圆通寺重修经过及寺庙管理的田土山林的碑刻。可见当年晓霞山确与南岳衡山一样,是一处佛禅圣地,不过规模小些罢了。
物华天宝
晓霞山物产丰富,历史上有“晓霞四宝”,即饶笋、荆芥、玉米、油茶。清康熙县志和齐延襄《晓霞山》载:晓霞山物产丰富,以竹为最盛。岩谷之间,几乎没有空地。满眼青绿,在花晨月夕之时,筛影在衣襟之上,令人有出尘之想。“竹筠鲜美,丛箭甘芳,采掘旋生,日可三四。“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笋干出售。用竹子造纸,”当年出产竹纸,约值数万金“。建国以后,晓霞山加快了建设步伐。1959年8月,县政府在此建立全县唯一的国营林场,造林3万多亩。现在檫、杉、国外松、楠竹都已成材,成为当地一大经济支柱。同时使山林茂盛,郁郁葱葱,百鸟和鸣。还有野猪、野兔、山鸡等出没,更增添了旅游的情趣。特别是林果如板栗、桃、梨、杨梅、柰李、葡萄等名扬四方。油茶产量可观,每年深秋初冬,雪白的油茶花把晓霞山妆扮得特别秀丽。山东南之白石铺,盛产湘莲,历代都是贡品,每到夏日,登晓霞山俯瞰,红花碧叶,蔚为壮观,真是“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了充分利用晓霞山的水资源,在山西建有中型的印子山水库,并凿通了贯穿晓霞山的长2000多米的“群英隧洞”,修成水渠60华里,引晓霞山西之水源源不断地灌溉着原石潭坝、荷塘、中路铺、柱塘、白石铺、马家堰6个乡镇3万多亩农田,使之旱涝保收。还利用林草资源,大规模地开发了养牛、养羊等草食运动项目。如今,又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之景。对晓霞山的造林、开渠凿洞,镂心诗翁林薮曾吟诗赞曰:“斩棘披荆大垦荒,晓霞山上众人忙。移杉植梓林如带,濯濯童山笑改装”,“拔旱宏图众口夸,渠连六社水流赊。凿穿叠嶂征山阻,乐得东西水一家!”1977年,晓霞山人民为发展山区经济,还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兴建了一条全长十余华里的顺山就势蜿蜒而上直达晓霞山林场总场(即原圆通寺遗址)的盘山公路。同时,晓霞山周围的人民,还兴办了一些乡镇企业。如今,已走上了小康之路。
人杰地灵
晓霞山地灵人杰,在它的哺育下,山上走出了许多驰名中外的名人。 山西北菱角村长塘,诞生了中国和名的黎氏八骏,即语言学家黎锦熙等兄弟8人。长塘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林木苍莽,芳草如茵,小桥流水,竹篱炊烟……古朴的山村充满了田园诗意。垅中,十里平川,良田千亩,一条溪水缓缓流过,清泉汩汩,四季不枯,人们叫它杉溪。长塘对面是风景秀丽、古树参天的罗网山。晚清湘潭诗人王仲言在《杉溪晚眺》诗云:“幽绝乡村地,秋光满目前。黄花霜里远,红叶雨中妍。古戍下飞鸟,空山鸣乱蝉。忽离邻犬吠,有客过溪边。”描绘的就是这里的旖旎风光。长塘黎氏故居是一栋占地约20亩坐东朝西的土墙瓦屋建筑,第一道槽门和正堂大门朝西,正屋13间,除厅堂外,都是卧室。前“进”正厅曾悬有一块“美意延年”巨匾,是民国总统徐世昌在黎松庵五十寿诞时书赠的。黎松庵曾在此与友人成立罗山诗社和创办杉溪学校。黎氏兄弟都是在杉溪学校启蒙的,家乡浓郁的文化气息都为他们后来的建树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晓霞山东麓之杏子坞星斗塘,诞生了世界文化名人、一代国画宗师齐白石。山东山西这两位名人,来往很密切。齐白石曾无数次翻过晓霞山,来到长塘,与黎松庵等人切磋诗、画、印技。晓霞山的钟灵秀色,飞涧流泉,奇花异草给了他深深的启迪,并在他的国画创作中多有体现。他的山水画,基本在长塘习成。画山,山则峻峭、凝重;画树,树则苍劲、茂盛,给人美好的意境。齐白石在回忆到长塘与黎松庵一起画画、刻印的情景时曾写道:“石潭旧事等心孩,磨石书堂水亦灾;风雨一天拖两屐,伞扶飞到赤泥来。”罗山风光之秀丽,颇能与苏轼《前赤壁赋》中所描绘之景象媲美。白石老人满90岁时,在给黎松庵的信中写道:“安得化身为蜗斗,负其庐置于罗山之侧。”双说:“安得安闲形似旧,卧君书屋听溪声。
晓霞山周围,除黎氏兄弟与白石老人等蜚声国内外,还有曾任《大公报》主编的张平子,诞生在晓霞山白竹坳南的新塘冲。另有前清举人齐葆吾、马瑞图,书法家陈琪等,都是晓霞山的精英。民主革命时期,还有胡佑生、张忠廉等领导的湘潭地下党长期活动在晓霞山。
璞玉街琢
晓霞山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像深闺秀女人未识,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晓霞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稍加开发,就可开发为湘中一大旅游、避暑新景。这里基础条件很好,离107国道只有五、六公里,并有公路通山顶。加上兴办过国营林场和乡镇林场,有很多设施可利用。县电视转播台又建在这里,对开发又增添了有利条件。如果当地政府能从开发旅游资源的战略高度出发,修葺、保护好黎氏和白石故居,重修圆通寺、中林寺、白衣庵,并适当增加交通、餐罕等设施,晓霞山则可开发成很有价值的旅游避暑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