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衣寺

谈名胜不可不提草衣岩,这是今人不应遗忘的一大古迹。光绪二十年(1894),铁面御史赵启霖特为草衣岩绥福堂题五律一首:
我来草衣寺,室内风翛然。
不瓦禅房蔽,无楹古壁坚。
苔痕侵佛貌,岚气杂炉烟。
任是丹青手,难描小洞天。
草衣岩在大罗山,即今青山桥镇晓南管区草衣村。大罗山长16公里,宽12公里,峰体上下全是清一色的连体赤石。其岩纵深8米,横达16米,高近5米。岩面有如眉月,岩内有草衣寺。寺建于一天然岩洞之半洞中,下为悬崖,周遭吞云吐雾,风雨霓虹。建寺之初,后周巴蜀高僧奉初,结寒草为衣,在岩内坐禅30余年,草衣岩由此著称于世。奉初圆寂后,湘中名士倡首,即集资而建两进寺院。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光绪《湘潭县志》记载: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张南轩、林择之等理学大师文坛圣手同游南岳,路遇暴风雪,宿草衣岩。是夜,三人诗兴大发,互有题咏唱酬。朱熹有诗云:落日疏林射日光,谁
分残雪许山煌。平生愿学程夫子,恍忆当年洗俗肠。
寺于明宣德九年(1434)、成化四年(1468)曾两度重修。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乡绅赵联荣与妻唐氏再建其寺殿,上题“洞彻人天”横匾。寺分前后两进,前为僧家坐禅,后即烧香礼佛。其工艺精巧,气势不凡,当是昔日的辉煌。
清宣统元年(1909),里人以唐氏族人为主,编辑了一本《湘潭县十四都草衣岩志》,一代一代相传承,至今仍保存完好。志共4卷,分寺史、山川、名家题咏等,人文历史渊源深厚。扉页有图三帧,一为草衣岩寺宇详图,一为四周山脉图,一为区域图,皆精美,非名家实难描就。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关索岭—御书楼
-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 2镇宁城墙
- 平坝 3天台山伍龙寺
- 西秀区 4安顺文庙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5花江铁索桥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6关岭花江崖壁画
-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 7紫云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区
- 普定 8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 西秀区 9宁谷遗址
- 西秀区 10云山屯古建筑群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1顶营司城垣
- 西秀区 12龙宫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3坝陵河大桥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4关索岭双泉寺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5关索岭古驿道
-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 16犀牛潭峡谷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7关岭天星洞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8溶洞群
-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 19天星桥
-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 20石头寨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21红崖天书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22红崖古迹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23关索岭灞陵桥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24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25乐安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