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都陶侃故居
晋都陶侃故居叫陶公山,位于湘潭市市区石嘴垴。陶侃曾在山上建有小茅屋,并在周围开荒种菜。茅屋的前左侧有块洼地,积雨水而成池,是陶侃饮用吸水的地方。因常有猫儿在池边捕捉小鱼,故名“猫儿池”。茅房后面的小山沟上有石砌小桥,后人称为“陶公桥”,后被毁。
- 中文名
- 晋都陶侃故居
- 别 名
- 陶公山
- 地理位置
- 湘潭市市区石嘴垴
- 初建时间
- 元初
景点简介
陶公山临湘江一面都是红砂石岩,石峰隆地向湘江伸展,宛如壶嘴,故名“壶山”,俗称“石嘴瑙”,从远处眺望伸向湘江的石嘴上颌,形态壮丽,好象怒吼的雄狮,俗称“狮子口”。石山嘴上有株碧梧,梧桐树后面便是陶侃的衣冠墓和墓房前的小花园。陶侃的衣冠墓建于元初,因“国破思良将”的原因吧!葬墓建造虽然简陋,却很威严,从江边沿石级而上,靠左围墙有双合墓庐门,门框上嵌有石匾,上刻“陶公墓室”四字。进门右道一排三间青瓦平房,是守墓人的住所。墓前石栏杆,栏杆左右有石柱,上刻“媲衡山千秋不朽,偕湘水万古流芳”的对联。石栏杆前有石香炉、石方桌和“鼓型”石凳。墓前的小花园也很别致,除常绿灌木外,还按季节栽有多种蔬菜,藉以悼念陶侃。由于战乱,部分古迹已毁。但陶侃的主冠墓保存完好,墓碑上所刻的《晋督都陶桓公墓》七个大字,清晰可见。人物简介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汉族,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中国东晋时期名将,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是我国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 1丙中洛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2通甸武装暴动胜利纪念遗址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3金鸡寺
- 泸水 4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5吉利吉彩屏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6碧罗雪山高山湖泊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7碧罗雪山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8兰坪茶马古道风景区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 9石门关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0轩辕祠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1迪麻洛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2通甸镇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3大羊场生态旅游区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4河西大羊场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5老窝山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 16怒江大峡谷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 17独龙江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8罗古箐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19兔峨土司衙署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20兔峨司衙门遗址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21云岭山脉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 22独龙河谷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23罗锅箐大羊场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 24兰坪新石器文化遗址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 25滴水岩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