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

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是在湖北京山县城20公里新市镇小花岭的景观。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位于京山县新市镇小焕岭村一组吴湾。旧址分东西两院,占地面积650平方米。1939年11月中旬,中原局决定在鄂中建立新的鄂豫边区党委,统一领导三地党组织,党委成员由郑位三、陈少敏、李先念、陶铸、任质斌、杨学诚等组成,党委机关驻扎在京山八字门。1940年10月,李先念带领边区党委机关迁驻小焕岭。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在小焕岭驻扎了两年之久,使小焕岭成为豫鄂边区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心。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是研究豫鄂边区党委机关革命斗争史及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和活动的重要遗存。
- 中文名
- 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
- 外文名
- 无
- 位 于
- 湖北京山县城20公里新市镇小花岭
- 发 展
- ,改小焕岭为小花岭
景观
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位于湖北京山县城20公里的新市镇小花岭,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委员会和新四军五师驻扎在这里时,改小焕岭为小花岭,寓意抗战之花漫山遍岭。历史
1940年10月3日,1万余日伪军在八字门和石板河一线不到50华里的狭长地带,对京山八字门的边区党委和挺进纵队指挥机关进行了7天7夜的“扫荡”,共烧毁民房1000多间,大部分村庄化为废墟。李先念司令员带领机关部队突出重围,在距日伪军据点两三华里的地方与其周旋并多次对其重创,打死打伤日伪军近百人。10月底,鄂豫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从八字门转移到小花岭,在这里建立了新的指挥基地。京山县党史县志办李甫清介绍:“1941年4月1日,鄂豫边区第二次军政代表大会在距小花岭一山之隔的向家冲罗家祠堂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边区正式的行政机构———鄂豫边区行政公署。1942年3月13日,鄂豫边区在这里召开了第一届抗日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鄂豫边区施政纲领》。”当地一位80多岁的张大爷回忆,在小花岭一带的藏军洞、岩屋洞、蜘蛛洞、狗眼洞,都曾隐藏过新四军的伤员,存放过五师的枪弹,还秘密印刷过边币和报刊。边区党、政首脑机关在小花岭驻了近两年时间。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刘少卿、杨学诚等领导,在小花岭开展边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指挥整个边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取得了公安寨、新街、三战坪坝等系列战斗的胜利。在这期间,大后方的许多热血青年,千里跋涉来到小花岭,参加革命,投身抗战。这期间,京山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生产粮食支援边区,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参战和拥军支前。据统计,通过乡分队———区中队———县大队———新四军正规部队这种成建制升级的途径,京山就向新四军五师输送了12个县大队共4个团的兵力。至今,京山农村拿定期补助的新四军老战士还有2000余人。- 长白朝鲜族自治 1长白山瀑布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长白山天池
- 长白朝鲜族自治 3干沟子古墓群
- 临江 4宝山-六道沟冶钢遗址
- 长白朝鲜族自治 5灵光塔
- 浑江区 6青山湖风景区
- 抚松 7长白山仙人洞
- 长白朝鲜族自治 8大戏台河风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9长白山
- 临江 10贾家营瀑布
- 抚松 11温泉度假村
- 临江 12鸭绿江漂流
- 临江 13伪满皇帝行宫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4长白山火山群
- 江源 15干饭盆景区
- 靖宇 16杨靖宇将军殉国地
- 浑江区 17龙山湖景区
- 临江 18金银峡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9朝鲜族民俗村
- 浑江区 20夏日冰洞
- 靖宇 21白山湖
- 临江 22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 浑江区 23长白山迷宫风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4长白石林风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5望天鹅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