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赫家洼遗址
首页  > 湖北  > 宜昌  > 枝江   »  赫家洼遗址景点介绍

赫家洼遗址

赫家洼遗址
赫家洼遗址地处长江南岸,位于枝江县百里洲乡白马寺村北的长江边上,系百里洲枝江县故城,老百姓叫“丹阳城”。因此处防洪大堤向垸内弯曲的幅度特别大,住户又多为姓赫的人家,故俗称此地为“赫家洼子”,遗址也因此而得名。
中文名
赫家洼遗址
类    型
遗址
地    点
长江南岸
别    名
丹阳

历史沿革

据清康熙九年《枝江县志》记载:“东晋太元年间(376—396),因秦人苻坚南侵,县治移至百里洲首。”从东晋到宋末,枝江县治所在此800多年。该遗址面积为2平方公里,文化堆积厚达2米多,石器、陶器、瓷器标本露于此表,遍地皆是。1984年,湖北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们对其进行过试掘,出土了不少文物。有属于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类型的石斧、石锛、石杵、陶器有罐、盘、釜等;有属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牛肩夹卜骨、青铜礼器、兵器等;有自秦汉以来各朝代各窑口瓷器。这些出土文物,可以清楚地看出枝江故城从原始社会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的物质文化面貌。
  1830年,长江改道,北沱变为主航道,该遗址被冲毁。解放初期,这里还可以看到残存的街道里巷和城坦墙基。因江水逐年冲刷,破坏极为严重,该遗址的中心部分已全部溃于江中。

文物

赫家洼文化堆积丰厚,历史悠久。从东晋到宋末,枝江县治所在此800年。1830年,长江改道,百里洲北沱成为主航道,百里洲渐成废城。史料称,该遗址面积为2平方公里,文化堆积厚达2米多。石器、陶器、瓷器标本露于地面遍地皆是。1984年,湖北省博物馆在此作过试掘,出土了不少文物。有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类型的石斧、石锛、石杵;陶器有盘等;有属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牛肩夹卜骨、青铜礼器、兵器等;还有自秦汉以来各朝代的窑口瓷器。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