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兵暴旧址

大冶兵暴旧址位于大冶市原大冶师范学校进门左侧,大革命时期,被中共中央军委誉为“模范的大冶兵暴”就发生在这里。1954年,黄石市人民政府宣布兵暴旧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中文名称
- 大冶兵暴旧址
- 地理位置
- 旧址位于大冶市原大冶师范学校进门左侧
- 占地面积
- 2500平方米
- 景点级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背景
1929年10月,打入敌旅的地下共产党员程子华,遵照军委周恩来同志和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在大冶中心县委和大冶工农武装配合下,于12月14日夜11时半,率两个连的进步士兵与李灿、何长工所领导的红五纵队,里应外合,在大冶县武备学堂(现大冶市外国语学校)举行起义。经过激战,俘敌千余人,缴枪900余枝,活捉了敌营长和国民党县长,攻克了大冶县城。此后,兵暴队伍被编入红五纵队。 大冶兵暴,是湘鄂赣边区的重大革命事件,在全国影响很大。其目的明确,行动神速,牺牲少,胜利大,曾被周恩来誉为“模范的大冶兵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程子华亲笔题写了“大冶兵暴旧址”、“大冶兵暴纪念碑”的题词。文物描述
大冶兵暴旧址属晚清学宫式建筑,为1868年(清道光七年)所建武备学堂。碧瓦橙墙,红柱走廊,为中国宫殿式砖木结构。旧址房屋为一连四栋砖木硬山式飞檐结构,顶布绿釉琉璃瓦,厅堂梁架为六架橼。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四周有回廊,以砖砌围栏,建筑为中国传统式拱形门窗,木质格棱,四栋房屋有走廊相连。文物价值
大冶兵暴旧址整个建筑为抬梁式木质结构,没有雕梁画栋的装饰,显示出庄重威严,古朴大方的建筑风格。对研究晚清时期大冶的建筑风格与艺术特色及当时的兵备、教学等情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曾都区 1擂鼓墩古墓群
- 曾都区 2安居遗址
- 曾都区 3琵琶湖
- 曾都区 4随州大洪山
- 曾都区 5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 曾都区 6鸡鸣山
- 曾都区 7随州西游神话世界女儿国
- 曾都区 8曾侯乙墓
- 曾都区 9随州西游记漂流景区
- 广水 10徐家河风景区
- 广水 11黑龙潭风景区
- 广水 12高贵三潭风景区
- 曾都区 13大洪山林泉生态园
- 曾都区 14新四军九口堰纪念馆
- 曾都区 15千里淮河第一漂
- 广水 16杨涟故里
- 曾都区 17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区
- 曾都区 18千年银杏谷
- 广水 19武胜关
- 曾都区 20炎帝神农烈山
- 曾都区 21白龙池
- 广水 22平靖关
- 曾都区 23随州神农洞
- 曾都区 24府河现光山
- 广水 25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