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干校旧址

1969年9月,国家经委响应“五七指示”来到西华,五二农场将刘庄中队土地1949亩、房屋102间交给国家经委办校,当时称为国家经委五七干校。1970年6月,机构改革将国家经委撤销并入国家计委,干校改为国家计委西华五七干校。1975年,国家计委襄樊五七干校合并到此,与物资部、工交政治部、国务院办公厅、地矿部等十多个单位合办干校。1979年后,根据《国务院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79]40号)文件精神,停办干校。国家计委将管理权交给地矿部华北石油局,更名为国家计委农副业生产基地和华北石油局农副业生产基地。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经国家计委、地矿部和华北石油局及西华县人民政府共同商定,1987年5月整体移交给西华县人民政府,更名为西华县园艺场至今。2006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命名为周口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五七干校学员最多时近2000人,按部队编制实行军事化管理,分为五个生产连,一个后勤连,一个校直机关,其中一连、三连和校直机关在现址,二连在此西300米,四连在此西南600米,五连在黄泛区农场。校直机关下设革委会、军管会、党组、政工组、办事组、生产组、专案组、财务处、保卫处、团支部。一连、三连管理果园,二连、四连、五连管理农田,后勤连管理机务、电力、基建、后勤供给,每个连下设排、班。当时,国家十多个部委的干部到这里学习、劳动、生活,从这里走出了四十多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
国家计委西华五七干校旧址,占地近200亩,耕地面积1400亩,房屋602间,现存主要建筑有毛泽东主席全身陶瓷塑像、-同志旧居、生产车间、职工礼堂、职工澡堂、图书馆、商店、仓库、水塔、水井、食堂、学校、幼儿园、宿舍、办公用房等。文字资料有-、-等几百名干部的工资卡,当时校办简报、会议记录、各种文件、供应卡、印章等。生产工具有扬场机、脱粒机、水泵等。生活用品有锅盘和瓦罐,还有当时栽植的松柏树木等,是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旧址面积之大、文物内容之多、保存之完整在全国较为罕见。
- 玄武区 1红山森林动物园
- 秦淮区 2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 高淳 3游子山
- 高淳 4游子山风景区
- 玄武区 5美龄宫
- 玄武区 6南京毗卢寺
- 建邺区 7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鼓楼区 8龙江宝船厂遗址
- 浦口区 9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
- 栖霞区 10仙鹤观六朝墓地
- 溧水 11古蒲塘桥
- 浦口区 12浦镇火车站英式建筑
- 浦口区 13吴武状公祠门楼
- 秦淮区 14南京瞻园
- 浦口区 15六角井
- 玄武区 16太平天国天王府
- 栖霞区 17燕子矶
- 浦口区 18求雨山文化园
- 浦口区 19双井
- 浦口区 20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 江宁区 21杨柳村古建筑群
- 玄武区 22南京城墙
- 秦淮区 23七桥瓮
- 玄武区 24灵谷寺无梁殿
- 玄武区 25廖仲凯、何香凝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