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坡遗址

位于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先后为侯国,为县,为店,为驿,为镇。西汉时,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功勋卓著,被汉武帝于元朔六年(前
123年)封为博望侯于此,取其广博瞻望之意。博望之名,由此而得。
相传,此地乃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古战场。《三国演义》赞道: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陈寿《三国志·蜀书》载: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糜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拒夏侯享、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享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此处曾出土折戟断镞和土层中烧坏谷物的灰烬,经考证为三国时遗物。博望古战场遗址尚留存一株柘刺树,高5.9米,粗2.2米,虬枝盘旋,木质裸露,相传为火烧博望坡时的唯一幸存之见证。其他遗迹有刘备的观战台,夏侯享屯兵时修建的城楼,曹操望梅止渴典故出处的梅林铺,唐代大将尉迟敬德监工修建的三孔拱桥-敬德桥等古迹。博望坡被国家确定为三国旅游景点之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辞海》载:博望古县名,西汉置。为张骞的封侯地。相传,当年非常繁华,所辖45里博望屯。故城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400米,城垣因风雨剥蚀,早已不存,仅存墙基。城内地下文化层厚达1-7米,出土大量汉砖、筒瓦、铁器等。1992年,国家文物局邀请专家、学者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进行研讨,提议将博望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修复老城内古桥一座,古朴壮观。桥栏镶嵌着用蒲山青古镌刻的36幅仿汉画石刻:张骞生平事迹图。桥西竖汉博望候张骞封邑石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交通
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
- 盐边 1格萨拉生态旅游区
- 米易 2二滩水电站
- 盐边 3攀枝花箐河瀑布
- 盐边 4渔门镇
- 盐边 5攀枝花渔门
- 米易 6望月楼
- 米易 7攀枝花望月楼
- 仁和区 8沙坝田风景区
- 西区 9龙洞石林
- 米易 10攀枝花市二滩国家森林公园
- 仁和区 11攀西沙拉民族生态旅游区
- 米易 12何家坝史前遗址
- 仁和区 13攀枝花鑫岛游乐城
- 米易 14攀枝花海塔
- 米易 15国家级皮划艇基地
- 仁和区 16岩神山
- 盐边 17二滩森林公园
- 仁和区 18营盘山古战场遗址
- 盐边 19攀枝花青龙洞
- 米易 20攀枝花白坡山
- 盐边 21红格温泉
- 盐边 22长冲箐森林公园
- 西区 23国际长江漂流培训基地
- 西区 24平江天主教堂
- 盐边 25攀枝花红格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