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城遗址,即古安邑,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7.5千米处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地处青龙河平川和鸣条岗丘陵地带 ,因传说夏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为春秋战国时期(前562年—前339年)的魏国国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前206年—前202年)及晋(266年—420年)时的河东郡治所,总面积13平方千米 。
禹王城遗址有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 ,大城形状如梯形,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台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 。禹王城遗址文化遗物有锛、锄、镢、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 。汉(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时,古安邑(禹王城遗址)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华夏寻根溯源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988年1月13日,禹王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中文名称
- 禹王城遗址
- 地理位置
- 山西省夏县禹王乡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
- 占地面积
- 13平方千米
- 保护级别
- 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批准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编 号
- 205
- 分类号
- 25
- 所处时代
- 东周至汉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前562年—前339年),禹王城遗址是魏国早期都城 。
秦(前221年—前207年),禹王城遗址是秦国的河东郡治所 。
汉(前202年—8年,25年—220年),禹王城是汉朝的安邑县治所 。
北魏神麚元年(428年),古安邑城一分两半,设了南安邑、北安邑,南安邑在盐湖区,北安邑就是禹王城(禹王城遗址) 。
隋开皇年间(581年—600年),安邑城(禹王城遗址)废弃 。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禹王城遗址的庙宇尽毁于战火 。
195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者对对禹王城遗址进行了调查 。
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禹王城遗址进行钻探和小规模发掘 。
1974年—197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禹王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
1991年11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夏县博物馆联合组成的禹王城考古队在对禹王城遗址进行调查发掘时,于禹王村采集到一批陶质半两钱模 。
遗址特点
建筑布局禹王城遗址共分为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 ,小城在内为“城”,外面的大城为“郭”,具有春秋战国时期“城郭制”的特点。禹王城遗址的这种城郭布局,属于“内城外郭式”。即在方形外郭内部有内城 。
大城,属战国前期(前562年—前339年),地跨鸣条岗黄土丘陵和岗下平原,周长15.5千米,北窄南宽,整体形状略呈梯形,墙基的宽度除西北城角有1千米的地段为22米外,其余部分都是10米—12米 ,高度为3米—8米之间,四面城墙皆板筑夯打而成,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一般残存2米,最高达5米,南墙和东墙保存稍差,东墙南段及东南角遗迹不明显,除北墙之外,其余城墙均不是一条直线,在西墙北段外,似有护城壕痕迹 ,东墙长1530米,西墙长约4980米,随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个城墙中弯曲最多的,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 。
中城,处于大城西南部,略呈方形,中城垣周长6500米 ,面积约6平方公里 ,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高1米—5米不等,东墙存长960米 。
小城,位于大城中部,小城整体形状为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周长3270米,面积约75.4平方米 ,墙宽5米—6米,地势高出周围地面1米—4米,小城地势略高,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代安邑的宫城,而大城即郭城 。
禹王台,在小城东南角,又称禹王庙、青台,系方形夯土台,高11米,东西长58米,南北宽70米。从夯土台的剖面上来看,其上部夯土时代较晚,下部夯土较早 。
文化堆积禹王城的文化堆积层普遍厚达3米,特别是小城,文化堆积层厚达5米 。禹王城遗址内有东周至汉代、两晋时期文化层,其堆积厚度2米—3米,遗存较为丰富 。大城城内文化堆积厚度约2米,北中部及靠近小城、中城附近的文化堆积也较丰富,城北部有战国时代(前562年—前339年)的灰坑和灰层,大城东半部因处河滩地,故地势较低且文化遗存较少;中城城内布满汉代文化层,除西南角外,其余区域的文化遗存均很丰富,堆积厚度一般在2米左右,另分布有少量东周时期遗存;小城地表分布有东周时期和汉代遗物,文化堆积厚度约3米左右 。
文物遗存
禹王城遗址出土遗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范;印有阴文“东三”的铲范、铧范、车车范、六角承范,圆形承范、花纹范等;瓦分板瓦和筒瓦,瓦当多为云纹圆瓦当,此外还有五铢钱、半两钱、铁渣等 。瓦当有半瓦当和圆瓦当,圆瓦当分卷云纹和有“长乐未央”、“千秋万岁”文字的两种。砖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道无饥人”十二字篆文方砖。陶范陶模多为西汉时遗物,有礼器陶范、五铢钱陶范及四铢半两陶模等 。瓦当分为素面、涡纹、夔纹、文字及云纹等五大类,其中云纹瓦当细分为十三类八种型态 。
研究价值
禹王城遗址为东周至汉(前3世纪—1世纪)的文化中心,东周(前562年—前339年)时为魏国国都,秦代(前221年—前207年)设河东郡于此,两汉时期(前202年—8年,25年—220年)皆为河东郡所在,是经济、文化的大都市之一,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禹王城遗址出土的兽首云纹瓦当及十二字文字砖为同时期都城遗址所独有,具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禹王城遗址是华夏寻根溯源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禹王城遗址出土的瓦当,对于认识东周秦汉时期禹王城建筑规模和建筑材料,了解黄河中下游的瓦当情况,特别是揭示禹王城遗址的文化面貌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保护措施
1988年1月13日,禹王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3年,禹王城遗址被山西省文物局列入了山西文物保护重点工程 。
历史文化
夏县与安邑由来西晋(3世纪)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禹都平阳,或都安邑。”认为安邑是禹时代的都城。安邑在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是晋国的领土,被分封给了晋国大夫魏氏。魏氏的祖先毕万事晋献公,获得了领地“魏”,(《史记正义》: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子孙因此以魏为氏。毕万的后代魏绛在晋悼公时期主政,说服晋悼公和晋国周围的戎狄部落保持和平关系,晋国从中也获得好处,这就是历史上的“魏绛和戎”。《史记·魏世家》记载:悼公之十一年(前562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然后受之。徙治安邑。正义:安邑在绛州夏县安邑故城是 。
据《史记》的记载,魏绛时魏氏从始封之地 “魏”徙治安邑。晋景公十五年(前585年),晋国曾有迁都“郇、瑕氏之地”的计划(在山西省临猗县一带,夏县西),诸大夫讨论的结果,虽然此地“沃饶而近盬”,但是“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左传·成公六年》)。最终确定迁都新田(山西侯马) 。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 年),魏文侯被正式承认为诸侯,安邑也成为了魏国的都城 。周安王骄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魏国都城迁往大梁 。安邑县设置于西汉(前202年—8年),安邑由此得名。北魏神麚元年(428年),安邑分为南北两县;太和十年(493年)北安邑县治所从原址上东迁、并改名夏县。北安邑改名夏县后,南安邑被称为安邑。南安邑县治所位迁至原址南边几十里外的盐池北部,即山西省运城市东部的安邑街道办事处 。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还曾临时定都安邑,时近一年 。
禹王台禹王台,又称青台,始建于唐代(618年—907年),为历代祭禹之所。解放(1949年)前,禹王台毁于战争,留一夯土高台,位于禹王城遗址内的小城东南角,当地传说为禹妻的望夫台 。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禹王城遗址,即古安邑,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7.5千米处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地处青龙河平川和鸣条岗丘陵地带 ,距司马光墓约3千米 。
禹王城遗址交通运城市——209国道——838县道——024乡道——禹王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