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高都司巷
首页  > 山东  > 济南  > 历下区   »  高都司巷景点介绍

高都司巷

高都司巷
高都司巷位于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高都司巷北起将军庙街西口,南止泉城路,东邻鞭指巷,西邻太平寺街。门牌1-41号,2-56号。长250米,宽3.5米,1982年改石板路面为沥青路面。街名始自明代,1966年改名启明街,1980年复原名。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建置考》(清康熙六十一年增刻本)载:“高都司巷:太平寺街东”。街的两侧是具有北方特色的青砖小瓦建筑,有些住宅建筑“院套街,街连院”格局独特。省政府西侧惟一成片的古建筑群,该巷与芙蓉街、鞭指巷等共同形成古街组合,虽历经数百年社会动荡、风雨侵蚀,许多古民居已翻修或翻建,但从整体上保留了老济南的基本面貌与特征。
中文名
高都司巷
位    置
济南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西部
250米
3.5米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
免费

历史概况

清道光年间,济南银钱业界在高都司巷设立福德会馆,三和恒、庆泰昌、协聚泰、大德通、大德恒等银号每天都派人来此交流信息、进行交易,俗称“上关”。1906年,德国礼和洋行的韩世礼来济,在高都司巷设立礼和洋行济南分行,这是外商在济设立的第一所洋行。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正月初,法国主教江类思来济传教,扬言夺回在乾隆三十年就已废弃的天主教堂,由于当时清廷的软弱媚洋及不平等条约的规定,高都司巷东侧许多民房和北部的湖田被传教士抢占。自1861年至1869年,又陆续扩建了天主教堂,为防止群众围攻,教堂全部采用封闭式建筑,远看好似一座古城堡。现在仍有许多老济南人将这一带称为“洋楼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公励公学堂在高都司巷开办。辛亥革命后,该校改为公立。1914年,与私立山左公学、济南官立中学堂合并,成立省立第一中学,就是济南一中的前身。高都司巷10-26号的汇源里黄家大院,是吉泰估衣铺的旧址,是济南历史上最重要的大商号之一,经营范围曾经到达北京及青岛等城市。该院院中分主道支道,共包括6个大院落,近300间房子,是一个具有近代风格的里弄,不同于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在36号曾经住过的裕华文具店老板,一度将分店开到上海和新加坡,公私合营时,政府给该店的估价竟高达4亿元!

地理位置

高都司巷位于济南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西部,北起将军庙街西口,南止泉城路。街长250米,宽3.5米。据传,该街是因曾有一高姓的都司在此居住而得名,街名始自明代,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建置考》有:“高都司巷:太平寺街东”的记载。1966年曾名启明街,1980年复原名。旧时,进了济南的西门朝东走,在路北第二个巷便是高都司巷了。巷两侧大都是具有北方特色青砖小瓦的清代民居,而且很多建筑都很考究,有带斜坡式的回廊院落,有的院落里还有石雕、木雕的吉祥图案。有的大户人家,还把住宅建成“院套街、街连院”的独特格局。2002年10月对高都司巷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古井、古道、陶罐、瓷器、瓦当、酒坛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几乎贯穿了从战国至明清各个朝代,这就证明先民们在战国时就已在这一带生活。因此,有人说高都司巷就是“整个一部‘济南编年史’”。

如今面貌

2002年,高都司巷拆迁,有关部门对一些有保存研究价值的古建筑采取了妥善保管,对老屋的房梁、门窗进行编号,准备今后按原貌重建。如今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美国“沃尔玛”携其中国合作伙伴大连万达集团,斥巨资在此兴建了一座50000平方米的特大型商场。一条有着500余年历史的古街——高都司巷,从山东省济南市2.6平方公里的古城区腹地消失了,它将只能出现在旧版的济南古城区地图中。

文物

济南消息:引起市民强烈关注的济南高都司巷工地现场考古发掘今天结束,考古人员对该工地所剩文化层进行最后清理发掘后全部撤出,此处又恢复了挖掘机的轰鸣声。10天出土的文物非常丰富,从战国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今天上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该工地上又清理了几口古井,再次清出一些宋、元、明等时期的瓷器碎片和其他一些先民生活用品遗物。上午10时左右,现场考古发掘即告结束,考古人员开始转入第二阶段——对该工地出土文物进行修复和研究分析。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铭在现场考古发掘结束时介绍,这次高都司巷工地考古发掘是超速度的,他们在近2000平方米的工地上,用了不到10天时间,就找到战国、汉、唐、宋等不同时期的古井38口,找到灰坑30个,并发掘清理出陶瓷器物上百件,以及其他有价值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涵盖年代之广为济南市历次考古发掘之最,从战国到汉代、到唐宋元明清,几乎每个朝代文物都有,真可谓极大丰富。据悉,在经过大约1个多月的文物复原后,考古专家将从这些带着时代“符号”的古董身上,来敲定古代济南的城市变迁史等重要内容。高都司巷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