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大桥,又名南昌八一大桥,该桥建成于民国25年(1936年),本名中正大桥,系木面桥梁。
1949年后,该市对中正大桥进行了改建,并将其“中正”更名为“八一”。当时“八一大桥”桥宽仅为10米,后来,桥上交通日益繁忙,“八一桥”显得越来越不堪重负,于1995年11月5日动工兴建新八一大桥。
新八一大桥位于原桥上游50米处,全长3000多米,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也是江西省南昌市最长的一条斜拉索桥。于1997年9月29日正式建成通车,它东起阳明路,跨越赣江,西接庐山南大道,北连昌北开放开发区,接昌九高速公路。是连接湘、鄂、皖及赣北各地的重要通道。
- 中文名称
- 八一大桥
- 外文名称
- Bayi Great Bridge
- 所属地区
- 江西省南昌市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类 型
- 斜拉索桥
- 设计单位
- 南昌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 施工单位
- 中国建筑集团
- 建成时间
- 1936年
- 长 度
- 3000米
- 开放时间
- 全天
- 门票价格
- 免费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江西省南昌市
- 建议游玩时长
- 1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
- 全年
历史介绍
久负盛名的八一大桥建成于1936年,原名中正大桥,系木面桥梁。后期由于不堪城市日益发展的交通重负,于1995年11月5日动工兴建新八一大桥,是南昌乃至江西最长的一座斜拉索桥,创造了多项全国之最。
地理位置
“八一大桥”东起阳明路,跨越赣江,西接庐山南大道,北连昌北经开区和昌九快速路。
建筑详情
新八一大桥由南昌城市规划设计院、江西交通设计院设计,中国建筑集团施工。主体设计为双独塔双索面扇形密索体系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斜拉桥。工程由主桥、引桥、引道三部分组成,全长约6公里。其中主桥1044米,南引桥2017米,北桥1314米。桥面有效宽度28米,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20年远景交通流量为2.6万辆/昼。主墩4米大直径桩8根,为国内最大直径的桩基,副孔墩采用2米直径桩44根。主孔为4×160米跨斜拉桥,塔高103米,副孔6×50米跨连续梁,主孔通航净空10米,为三级通航标准。1997年10月1日建成通车。大桥建设资金4.4亿,总投资6.6亿元(含两岸道路工程) 。
在酝酿了一系列关于“八一桥”的改、扩建方案后,199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重建一座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大桥,以此取代“八一桥”。消息一出,引来了一些争议,毕竟这座桥已经伴随着南昌人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大家对它有着很深的感情。车宇琳和新桥设计建设工程部的所有同志顶着压力开始了设计施工,这必须是一座跨世纪、具有一流设计水平的新大桥。经多次讨论,最后在十余个桥型方案中选定了对称布置的“双独塔、双索面、密索体系斜拉桥”桥型。新八一大桥设计建设工程部大胆采用4米桩径为主塔基础,使主塔基础和工程数量仅为国内同等跨度斜拉桥的32%,创造了当时的国内第一。在全国同类规模的桥梁中,八一大桥建造时间最短、造价最低。1997年9月29日,大桥建成通车。
如今的八一大桥由主桥、引桥、引道三部分组成,全长约6公里,其中主桥1045米、南引桥2017米、北桥1314米。桥面有效宽度28米,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北连昌北开发区,接昌九高速公路,是连接湘、鄂、皖及赣北各地的重要通道。整座大桥宛如巨龙横卧在赣江之上,成了南昌一道新的风景线。
高科技改造
八一大桥维修让一直悬而未决的阳明路改造工程尘埃落定。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南昌市一条至关重要的道路,八一大桥维修、阳明路改造影响的不仅是大多数南昌人早已习惯的出行方式和线路,更是对南昌路网建设的一次大检验。八一大桥是双塔斜拉式大桥,双塔对于整座大桥固定支撑等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在八一大桥两座主塔的塔外支架和4个塔顶吊机完成后,将开始对主塔裂缝进行修复处理,预计8月底可以全部完成。昨日上午,记者在八一大桥上看到,八一大桥两座主塔已经被脚手架包围,支架已经搭设到了塔顶。据施工人员介绍.塔外支架主要是为日后主塔施工以及更换斜拉索提供施工平台。支架高86米,主塔的支架基本搭设完工。
从9月开始,八一大桥将进入关键的工序——换索。据介绍,斜拉索生产厂家正在加紧生产,已经基本完成两对——16条斜拉索,预计第一批斜拉索月底可运至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原来八一大桥的斜拉索没有防撞设施,以前有过桥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斜拉索保护层开裂,此次维修将增加斜拉索的保护设施,不会影响大桥的美观。大桥的保养维修工作已全面展开,工程进展顺利,可望提前完成。 现状:南昌人习惯“过江走八一桥。”
个例
因工作需要,青山湖区某政府单位的干事李强经常要驾车在单位与红谷滩市政府之间往返,但他一向按火炬广场-阳明东路-阳明路隧道-阳明东路-阳明路的路线,从八一大桥过江。“若是赶上早高峰,路上没有交通事故,行车要花近1个小时时间。平峰时段,八一大桥至阳明路这段行车速度也较慢,加上红灯多,45分钟的时间是要的。”
惯性思维
华东交大交通运输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査伟雄教授认为,阳明路改造虽对不少市民造成不便,但人们在改变出行线路时,会发现,惯性思维不一定就是对的。
大桥很“累”
因为这条通道的地理位置,加上其在南昌的历史,许多南昌人有“过江走八一桥”的惯性思维。交管部门数据显示,在各条过江通道中,南昌大桥和八一大桥车流量最多,八一大桥更多地与市民日常出行相关。
机动车流量
南昌大桥:机动车辆日通行量接近10万辆。(2008年)
八一大桥:高峰时期每小时流量达到3000多辆。(2008年)
生米大桥:高峰时期日通行量仅2000辆左右。(2009年)
英雄大桥:高峰时期的日通行量为1700辆左右。(2009年)
朝阳大桥:日均车流量至少在8万辆以上(2016年)
红谷隧道(2017年,未统计)
个例
12日8时整,记者驱车从上海路谢家村出发,走上海北路-阳明路隧道-洪都大道-洪都大桥-凤凰大道,8时35分到红谷大厦,全程约17余公里。
住水厂路的黄蕾到红谷滩上班,原本的路线是过南昌大桥。如今,她试着改走生米大桥。“虽绕了些路,但这样更省油,路况好对车的损耗也小。”南昌市政府某单位的张强告诉记者。
道路蛛网雏形
南昌是随着赣江上几座大桥长大的。2月,洪都英雄大桥通车,盘活南昌城北老工业区、扬子洲、凤凰洲一大片,也昭示着昌九大道-洪都大桥-洪都大道-洪城路、解放路-南昌大桥,南昌“一环路”完整围合。两座大桥扩大了南昌近100平方公里的城区积。2006年至2010南昌市建设规中,重大交通设施项目有117个,三环十一射蛛网格局雏形已呈现。但有些新建道路的使用率并不高。从规划图上看,南昌一环区域如一颗“心脏”,而阳明路与八一大桥形成的连接线位于这颗心脏最中心。
南昌“长大”
査伟雄说:“南昌所有的道路资源在这次交通管制中都要被调动出来,承担分流的作用。”此次维修改造“逼”得南昌城区在真正“长大”。 观察与展望:阳明路改造打头炮为治道路顽疾寻良药
“阳明路改造打响了老城区现有干道改造的头炮。”査伟雄说。
道路待改
建设规划,提出中心城区需改造或拓宽或延伸的道路除了阳明路,还包括了八一大道、象山南路、青山北路、福州路等。
“阳明路改造从交通管理、勘察设计、施工方式及拆迁等各方面,也是为老城区其他道路的改造积累经验。”査伟雄说,老城区首条公交专用道在阳明路的建设就是值得推广的经验。
治路寻药
此外,阳明路改造工程的样本作用,还表现在为老城区打破道路顽疾、疏通微循环奠定了基础。因早前规划滞后,老城区严重缺乏停车位。南昌交管局东湖大队相关人士举例说:“汽车占人行道,行人被迫走快车道,车避人、人避车,加上非机动车,秩序混乱造成拥堵。交管部门为满足停车需求同时方便管理,在老城区一些次干道及小街巷中划线实行路边停车。”他坦言,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阳明路改造,其两侧及附近道路要承担分流作用。该人士告诉记者,阳明路改造后,沿线还会设置立体停车场。 査伟雄认为:“此次为阳明路改造而实行的道路管制,是在全市范围内执行,好的经验可保留。”
旅游特色
新八一大桥不仅是一项宏伟的现代化交通设施,也是南昌一大景观。大桥外型雄伟壮观,巍巍高塔与两岸高楼对应。纵横设计采用竖曲线,像长虹卧波,具有曲线美。南引桥三层,全互通立交,喇叭型,四个圆圈像蝴蝶飞舞,圈内矗立着体现江西历史文化的浔阳楼、郁孤台、牡丹亭、龙珠阁四个楼台亭阁。大桥南岸桥头石雕黑白双猫,寓意深刻。北岸铸铜双狮,威武雄壮。整座大桥宛如巨龙横卧在赣江之上,形成南昌一道新的旅游风景线。
八一大桥位于原桥上游50米处,全长3000多米,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型,也是南昌最长的一条斜拉索桥。它东起阳明路,跨越赣江,西接庐山南大道,北连昌北开放开发区,接昌九高速公路。是连接湘、鄂、皖及赣北各地的重要通道。 设计为双独塔双索面扇形密索体系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斜拉桥。工程由主桥、引桥、引道三部分组成,全长约6公里。其中主桥1124米。
大桥趣闻
八一大桥横跨赣江东西两岸,雄伟而有气势。大桥的西端有两只威武的石狮子雕塑,寓意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狮、思、事谐音相似)。有趣的是大桥东端,是两只猫的雕塑,一黑一白,黑猫的爪子还压着一只老鼠,老鼠抓着一枚铜钱,白猫跳跃起伏,准备扑向黑猫手中的猎物。
这里有一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小故事:中央某位领导人来南昌视察,八一大桥还没有完全竣工,这位大领导首先看见了大桥北端的石狮子,非常满意,就问地方官员:“桥的那一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石狮子呀?”地方官员用方言浓重的普通话说:“还没(冒)。”这位大领导听成了“黑猫”。马上联想到总设计师的那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对地方官员说道:“为什么不在那边放一只白猫一只黑猫呢?”地方官员连连称好,于是就有了桥头堡一黑一白两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