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首页  > 福建  > 南平  > 武夷山   »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点介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建阳、光泽三县(市)交界处,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22公里,方圆570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7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有112座,2000米以上的有7座,主峰黄岗山2158米,是武夷山脉最高峰,号称“华东屋脊”。由于山势陡峭,群峰林立,既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了海洋的温暖气流,使这个地区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 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2%,主要有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毛竹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高山矮林、针叶林等7大类。 特别是毛竹种类大约在80种以上,占全国毛竹种类的三分之一。植物种类约有3、4千种,已定名的高等植物149科1800武夷山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北端,福建省武夷山市、建阳市、邵武市、光泽县四县(市)的结合部,北部与江西省铅山县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7′~117°51′,北纬27°33′~27°54′。保护区全境南北长52km,东西相距最宽处22km,总面积56 527.3公顷;。属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79年4月,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下得以建立的保护区。同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1987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1992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评估》确认为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A级保护区。1997年,在国家14部委联合编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被列为我国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11个关键地区之一。1999年12月1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和我国4个双重世界遗产地之一。保护区设管理局,隶属于福建省林业厅,为省财政核拨的事业单位,现有在职干部职工92人,聘用生态公益林护林员和专业森林消防队员291人,下属企业40人。保护区成立党委,管理局下设办公室、计财科、保护管理科、社区管理科和桐木、黄坑、大安、坪山、龙湖管理所及邵武办事处。森林公安分局在五个管理所下设四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和一个公安执勤点。武夷山属闽西北隆起带中的邵武—建宁拗陷带,具有地势高,起伏大,多垭口的地貌特征,保护区内平均海拔1200m,最高处达2158m,最低处仅300m,高差极为悬殊。河流侵蚀切割深度达500m ~1000m,沟谷相间,山势雄伟,断裂地貌壮观,桐木关-大竹岚断裂,黄溪洲-皮坑口断裂,美罗湾断裂等延伸十几公里。本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特点。境内以黄岗山为主峰的海拔1800m以上的山峰有34座,在西北部构成一道天然屏障;冬季阻拦、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夏季抬升、截留了东南海洋季风,形成了本区中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8.5~18℃,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mm ~215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年平均雾日达120天。最高峰黄岗山山顶自上而下,随着海拔高度的下降,生物、气候递变,土壤垂直分布明显,分别为山地草甸土带、黄壤带、黄红壤带、红壤带;海拔从高到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逐渐减少,土壤粘粒含量逐渐增加,砂粒含量相对减少。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在1亿年前(中生代白垩纪初),尚属一处风光明媚,碧波荡漾的内陆湖,湖内堆积乐以红色沙砾为主的赤石群地层(称为红层)。5000万~6000万年前(早三世纪末),湖盆开始抬升。2000万~3000万年前(晚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地壳再次抬升,同时在以强烈的流水作用为主的外力作用塑造下,雕琢成丹崖峭壁,沟壑纵横,奇峰林立的丹霞地貌。武夷山脉的自然保护区地段是福建闽江水系与江西赣江水系的天然分水岭。保护区内沟壑纵横,溪流交错,各类溪流多达150余条,著名的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区的精髓和灵魂--九曲溪就发源于保护区内的桐木关,她长流不息的溪水正是得益于这片保护完好的茂密森林。武夷山保护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森林植被保护良好,特别是拥有弥足珍贵的2.9万公顷;原生性中亚热带森林植被,是中国东南大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我国小区域单位面积上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丰富的区域,被中外生物学家誉为“东南植物宝库”、“蛇的王国”、“昆虫世界”、“鸟的天堂”、“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是开展生物研究的理想场所。据科学考察记载,区内已定名的高等植物种类有2466种,低等植物840种,脊椎动物有475种,昆虫有4635种,其中种国家明令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就达77种。早在19世纪中叶,位于保护区腹地的挂墩、大竹岚便是倍受全球生物界瞩目的“生物模式标本产地”,据科学资料记载,一百多年来中外生物学家在此发现了模式标本达1000多种。在这样小区域面积上脊椎动物新种模式标本种类之多,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保护区内的景观资源极为丰富,有多彩多姿的生态景观、绮丽迷人的曲溪瀑泉、奇趣怪异的森林植物、野趣盎然的鸟鸣猴跃、雄峻奇特的峰石和断裂带景观、变化万千的气象景观,古树名木和珍奇花卉,教堂庙宇、摩崖石刻、自然博物馆、观鸟台、小种红茶原产地等人文景观成为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的胜地。号称“华东屋脊”的黄岗山,海拔2158m,为东南大陆最高峰。从山脚到山顶依次排列着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矮曲林、中山草旬等5个群落外貌特征不同的植被带谱,其分界线清晰可见。这样明显的垂直分布带在世界同纬度地区是十分罕见的。武夷山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一是我国中亚热带最具典型、保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二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20种,其中国家一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银杏(Ginkgo biloba)、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mairei)、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4种,二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金毛狗、白豆杉等16种。三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云豹(Neofelis nebulosa)、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黑鹳(Ciconia nigra)、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白颈长尾雉(Sytmaticus ellioti)、金斑喙凤蝶(Teinopalpus aureus Mell)9种,国家二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藏酋猴、猕猴、穿山甲等48种; 四是福建最长的地质断裂带及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等自然景观;以及福建闽江和江西赣江水源地等。保护区是大量珍贵稀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存繁殖地区,是一千多种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有效地保护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保护区成为巨大的物种基因库,可以为培育突破性的新品种提供强大的后备资源。保护区内保持的自然原始状态,可作为研究生态变化的参照与基准,以便更加准确地评价生态系统在天然条件和人工条件下的演化方向、演化速率,以及演化终极,这对人类研究合理的生态结构、积极保持生态平衡有着重大意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生物模式标本的产地,尤其以种类众多的动物模式标本而闻名于世。无论是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还是从生态系统多样性来说,武夷山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都具有关键意义。近年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严格遵循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保护、科研、发展、宣传教育”的原则,以保护为根本、社区为基础、科技为先导、发展为动力,建立完善规范有效的保护控制体系,严格加强资源保护与监测,严格管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至2005年已实现连续十九年无森林火灾,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获得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的联合表彰,被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2002年1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上,再次获得“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的表彰;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 “第八届省级文明单位”;2004年7月获得省政府“全省森林保护十佳集体”的表彰;2005年又荣获省人民政府《2002~2005年森林防火责任书》考核第一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先进单位”,并连续第四年获得省林业厅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一等奖。如今,武夷山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6.3%,绿化程度达98%,而且拥有2.9万公顷;原生性亚热带森林植被,是我国东南大陆也是世界同纬度带保存面积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武夷山自然遗产的精华,对闽江流域的水土保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态建设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武夷山保护区作为福建省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越来越好地发挥其突出的作用。保护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部分。核心区区划为东西两片,面积2927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1.8%,区域内无居民点、农耕地和社区村民的其它生产性经营用地或项目。缓冲区在核心区外围,面积1239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1.9%。区域内除个别以毛竹、茶叶为主的小班由社区村民经营外,没有其它经营用地或项目。实验区是除核心区和缓冲区之外的区域,面积1486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6.3%。现区域内有居民2508人,毛竹面积6553公顷,茶叶面积538公顷,农耕地113 公顷。1995~2001年,保护区实施了“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GEF)”。期间,保护区编制了《武夷山保护区管理计划》和《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计划》,实施了生物走廊带工程,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资源监测体系,添置了科研设备、巡护车辆,进一步改善了保护区的保护、科研条件,提高了保护区保护管理的有效度和科技含量。此外,项目的实施,还支持了保护区小型科研基金课题的开展,为保护区的科研选题和研究项目提供了示范作用。同时,保护区大力开展了科普宣传与学术交流,相继出版了《武夷山研究·自然资源卷》、《武夷山研究、森林生态系统I》、《武夷山保护区叶甲科昆虫志》等三部学术文集,并在多种刊物上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1999年,经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科委确定,在区内黄溪洲建立了我国唯一一个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定位研究站。定位站的建立对正在实施生态工程中的生态功能与效益进行有效的监测、评价和预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生态定位站的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正式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森林水文、森林土壤、植物群落监测和气象研究,并将有关监测数据上传,实现了生态研究观测数据的资源共享。长期以来,武夷山保护区的社区工作一直受到国内各兄弟保护区的推崇。1997年7月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就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联合保护与社区的协调发展”为主题在武夷山召开评估会,总结武夷山保护区在这方面的经验。首先,保护区坚持“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有控制性地合理发展部分更新性强的资源”的方针,积极扶持和引导区内村民发展生产,不断提高其生产、生活水平。通过省政府批准保护区管理局每年有计划地安排村民生产适量的毛竹,积极扶持他们发展茶叶生产和其它多种经营,使村民的收入逐年增长。较好地解决了在集体林成分占多数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一大难题。其次,落实具体措施,服务社区,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探索社区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保持社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持乡村发展村办企业,多次拨款维修村组道路,帮助区内乡村进行奔小康的新村规划和建设,积极引导、带动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减少对毛竹资源的过分依赖,并鼓励和帮助村民发展种养业等,拓宽创收渠道,进一步引导乡村从资源的消耗型到资源的非消耗型根本转变。第三,重点扶持区内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带动社区的经济发展。区内的元勋茶厂近两年开发传统“正山小种”红茶,形成较大规模和较好的效益,我们通过政策扶持和积极帮助争取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帮助该企业扩大生产。如今,社区经济持续发展,社区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社区保持了长期稳定。根据国家林业局批准的《武夷山保护区生态旅游计划》的要求,突出生态健康游的特点,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细致的规划。保护区大力开展以科普宣传、环境教育为主的生态旅游活动,充分利用“双世遗”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品牌和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开发旅游精品。近年来,保护区新开发了桃源峪负氧离子吸氧区和天籁氧吧等景点,并着力开发世界红茶鼻祖--桐木正山小种红茶旅游文化,改善了住宿和餐饮环境,提高了接待水准和服务水平。1999年底,保护区相继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充分利用“双世遗”、“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全国、全省教育基地的品牌优势,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大力开展多方位、多渠道的科普宣传、环境教育活动,提高了保护区的影响力。现在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把保护区定为科考和教学实习基地和举办夏令营的理想场所。联合保护工作:一是完善机构设置,建立保护管理网络体系,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工作。1994年,保护区还成立了由省林业厅的有关单位,保护区周边四县市的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江西省的自然保护区及有关乡镇,区内及周边地区的乡镇村场和有关单位组成的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作为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调机构。联保会制订有《联合保护公约》和《章程》。这样,保护区就形成了“管理局—管理所—哨卡”和“联合保护委员会—联保小组—村、场”两线交织的三级保护管理网络体系。经过十三年的实践,联保会在推进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研究,服务社区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联合保护已成为保护区的一条规范有效的管理途径。二是坚持依法治区,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成效明显。1990年7月18日福建省政府颁布实施《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围绕《管理办法》,保护区制订了相关的具体规定,使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管理步入法制轨道。2002年9月1日《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后,保护区管理局将《条例》及有关的保护法规印发到各村组农户手中,并组织村民召开座谈会,学习宣传贯彻《条例》。这不仅提高了社区群众的自然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也加快了保护区的法制化进程。三是实施森林生态效益管护补助试点工作,为资源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2001年底,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和福建省确定为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助试点单位,全区有近80万亩的面积得到了国家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的补助。保护局认真选聘公益林护林员和监管员,成立了我福建第一支专业森林消防队,各哨卡也引进了年青技术人才,全区的保护管理力量进一步壮大。经过三年的试点,2005年保护区正式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工程,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缓解了保护区管护经费不足的压力,建立和完善了管理监督体系,管护质量和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为区内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部分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经济发展和辖区治安稳定。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