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亭与漆园诗社
蒙城风月亭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当时“漆园诗社”诗友们从事诗文活动的场所。
漆园诗社成立于民国十年(1921年),是本县组织较早的文学团体。当时蒙城城乡各地文人、学者中诗歌爱好者有近百人参加。诗社召集人杨景崧(名春峰)是本县百年老店“存仁堂药号”的店主。杨于1935年在其后院兴建“卧云楼”作为藏书楼,并在卧云楼上建筑一座“风月亭”,作为诗友们固定的活动之处。每年农历夏至后“初伏”之日起,逢九以“消寒会”名义召集诗友活动一次,吟风弄月,相互酬唱,遂将此亭命名为“风月亭”。
风月亭坐北向南,亭前门上悬挂“风月亭”黄底绿字匾额。亭内北墙上方有横匾,上题“别有天地”。两边挂联是:
万户人家归眼底,一亭风月话窗前。
亭内西窗上题写:挹爽。
两边对联是:
月到一亭浑似水,诗题四壁重如山。
东面窗上题写:迎曦。
两边对联是:
到此诗情应更远,如斯胜境复何求。
漆园诗社社员们经常在这里吟诗作文,作品颇丰,由杨景崧汇集成册,命名为《风月亭集》(上、下两卷),是本县最早刊印的诗集。而杨景崧本人的诗作,则另汇集为《卧云楼诗存》(上、下两卷),单独出版。上述两书已由县志办送省复印,现存蒙城县志办公室。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县城相继沦陷,诗社人员四散奔走,诗社遂停止活动。此亭虽经日寇飞机狂轰滥炸,仍幸存无恙。解放后卧云楼及所属房屋,因其是皖北民居的典型代表,被蒙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1999年,卧云楼及整座建筑被全部拆除,原址及其以东的明伦堂前面的大片土地改建为历史文化广场。
- 兴宾区 1鳌山
- 象州 2石贵生态农业旅游村
- 武宣 3武宣文庙
- 象州 4蕉林凉泉
- 象州 5太平天国古战场
- 武宣 6八仙天池
- 金秀瑶族自治 7老虎潭峡谷
- 武宣 8文辉塔
- 武宣 9武宣溶洞
- 合山 10龙王泉与仙岩洞
- 金秀瑶族自治 11十八家瑶寨
- 武宣 12大藤峡
- 金秀瑶族自治 13古占瑶族风情村
- 金秀瑶族自治 14老山原始森林保健度假区
- 合山 15怀集水库
- 合山 16寨山文化遗址
- 金秀瑶族自治 17花王山庄
- 武宣 18来宾百崖大峡谷
- 金秀瑶族自治 19六段民俗村
- 武宣 20灵湖
- 合山 21合山怀集风景区
- 武宣 22古碛滩
- 金秀瑶族自治 23圣堂山峡谷漂流
- 金秀瑶族自治 24金秀瑶族博物馆
- 武宣 25五马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