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牛望月桥
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载:“西桥,在城西门外,即县八景之一西桥夜月处。康熙初年,玉隍庙道士孙宗玉重修。”
康熙初年是1662年。既然说是重修,可知此桥创建是在此前。具体时间已无从查考。
这座桥解放后还有,已经破损不堪,但仍可通行。老县城西门外本来有一条南北大路,路的南段拐弯处有一条东西向的水沟,向东通护城河。桥就架在这条水沟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水沟已成了一条干沟。
这是当年山桑八景之一,但当时的风景究竟如何,很难看到确切的史料。《重修蒙城县志》中收录的《西桥夜月》诗有8首之多。下面摘引两首以飨读者。
第一首作者陆圻,字方千,号松庵,清康熙年间蒙城涡北(今漆园镇)人,乃蒙涡名士,博学多才,曾任高淳(今江苏高淳县)训导,教绩卓著,县民有传。
诗云:
西桥一片月,静影澄水清。
桥分双月影,水漾两珠明。
正恐剑化蛟,攫珠入南平。
天风急然下,寒簧渡桥行。
笑波枕流者,空有洗耳情。
“桥分双月影,水漾两珠明”一联。据说,因桥的位置特别,每当望月之日,皓月会在桥的两边水中映出两个月影,水波荡漾,水中两个园珠交相辉映。景色奇特,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也有人把这两句诗理解为桥分的是天上和水中的两个月影,微风起处,天上和水中的月影一起荡漾。
第二首作者田本沛,字汉元,号华石。明末清初富平(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明末进士。清顺治七年(1650年)任蒙城知县。学识渊博,通达古今,才华横溢。县志收录其诗文数十首。
诗云:
日暮西郊游,山堙水自流。
夜深人未去,明月到桥头。
田本沛这首五绝,言简意明,洋溢着浓郁的游兴。
西桥,又被称为夕牛望月桥。传说在很早的时候,这座桥就有了。由于这里的景色太美了,就把一头神牛吸引来了。神牛平时不露踪迹,可是每到望月时,它就要来到桥头赏月,摇头晃脑,还不时地哞哞地叫几声,好像在对月影倾诉衷情。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神牛的事,听到了它的声音,见到它的身影。人们很好奇,也来到桥边,发现这里的景色真美。一传十,十传百,来的人越来越多。既为赏月,更为着神牛而来,人来多了,神牛就走了。
最先是神牛望月,后来是人们望月,牛在人先。后来神牛走了,人们怀念神牛,就把这座桥称为夕牛望月桥。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水沟干涸了,月影没有了,八景之一的西桥夜月也被嵇山夜月替代了。夕牛望月的传说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望月”、“西光”等作为地名仍在,还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 阿城 1亚沟石刻
- 南岗区 2龙塔
- 南岗区 3哈尔滨文庙
- 阿城 4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遗址
- 南岗区 5颐园街一号
- 巴彦 6王脖子山遗址群
- 依兰 7依兰土城子遗址
- 尚志 8八里湾森林公园
- 五常 9龙凤国家森林公园
- 五常 10龙凤山
- 尚志 11红豆杉景区
- 松北区 12哈尔滨极地馆
- 宾县 13二龙山旅游风景区
- 松北区 14太阳岛公园
- 尚志 15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 道里区 16索菲亚广场
- 道外区 17哈尔滨游乐园
- 松北区 18东北虎林园
- 阿城 19森工平山旅游区
- 呼兰区 20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景区
- 南岗区 21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 宾县 22大青山风景区
- 南岗区 23黑龙江电视塔旅游区
- 阿城 24哈尔滨金源文化旅游区
- 松北区 25黑龙江科学技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