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敷书院,原名培原书院,后又改称安徽大学堂,安徽高等学堂。坐落于安庆师范大学菱湖校区内。座东朝西,砖木结构,现存建筑东西长70.7米,南北50米。南北两侧各筑讲堂五组,保存完好。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 中文名
- 敬敷书院
- 创办时间
- 清顺治九年
- 知名校友
- 刘大櫆 姚鼐等
- 所属地区
- 中国 安徽
- 占地面积
- 8200平方米
- 荣 誉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省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为国立安徽大学的前身。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由巡抚李日捐款创建。原址在魁星楼旧址(现安庆一中内)。乾隆初更名为敬敷书院,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初由曾国藩移建孝肃路之西。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移建至菱湖南岸,即今旧址。
1901年,清廷实行教育维新,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敬敷书院停办,与求是学堂合并,产生了安徽省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堂——安徽大学堂,开安徽高等教育之先河。
书院名由来
“敬敷”之词,语出《尚书》,意思为“恭敬地布施教化”。
历史沿革
安庆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省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从清顺治九年(1652年)创办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办为安徽大学堂,250年间在安庆曾三易其址、三易其名。
1652年在安庆城内建成,初名为培原书院,1733年奉旨改为官办,1736年定名为敬敷书院,“敬敷”之词,语出《尚书》意思是恭敬地布施教化。
1897年迁到现址(安庆师范学院内)。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实行教育维新,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由此,兴办250年的敬敷书院停办,与求是学堂合并产生了安徽省第一所近代大学---安徽大学堂,开安徽高等教育之先河。也就是后来名震一时的“国立安徽大学”的前身。
原在安庆府儒学内,清顺治九年(1652年)巡抚李日芄创建,原名培原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曾拨巨款增修,乾隆初改名敬敷书院.道光二年(1822年)巡抚陶澍曾率属捐廉置新生洲(后改名崇文洲)官产一半为书院学田,岁课银800两,为学生膏火费,又倡捐书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改为求是学堂,后又改称安徽大学堂,安徽高等学堂,并在百子桥另建新舍。
六栋考棚
敬敷书院的6间考棚,有5000多平方米的清代建筑群,设有门坊、长廊,考棚3进6栋,每栋考棚面阔6间,抬梁式结构,硬山式山墙,青砖灰瓦,木格窗棂,前后庑廊。考棚内至今还保存有清光绪二十三年的考棚正梁、考卷、桐城派文学大师姚鼐的著作等。
现存考棚于1998年安庆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时进行了重修,近百块高级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历代名人“名帖书画”,镶嵌在书院周围长廊洁白的墙壁上。院东南隅小庭院内,亭、台、桥、榭,布局讲究,参天古树环绕,衬以花台、草坪,显得格外清幽雅致,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息。
两类学生
敬敷书院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已通过“院试”的秀才,为进取“乡试”、考举人而入院进修。另一类是“童试”及格者或“民间俊秀及官员子弟年十五以上已读孔孟四书者”,即有一定基础但还未中秀才的童生。
人物
从清初到清末,在书院两百余年的办学中,著名史学家全祖望、桐城派“三祖”中的刘大櫆和姚鼐、著名学者王宽吾、“江南大儒”汪宗沂等诸多著名学者担任过山长或主讲。这些大师学识丰富,德高望重。他们执著地秉守文化育人的“敬敷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时代精英,如国画大师黄宾虹、著名教育家房秩五等都是从敬敷书院走出的莘莘学子。
1901年,清廷实行教育维新,敬敷书院改为安徽大学堂;1904年改为安徽高等学堂。从清末到全国解放,安徽近代第一所军事专科学校安徽武备学堂和陆军学堂、安徽第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安徽近代第一所有院系建制的分科大学江淮大学、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省立安徽大学、国立安徽大学等相继在安庆师范大学这块热地上办学。
著名学者、翻译家严复,著名革命家徐锡麟,著名法学家光明甫,著名教育家王星拱,数学大师何鲁,著名文史学者刘文典、杨亮功,著名经济学家陶因等曾在此担任校长;著名文学家郁达夫、苏雪林、朱湘、冯沅君、苏曼殊、许杰,桐城派末期大师姚永朴,著名学者陈望道,著名经学家周予同,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著名化学家丁绪贤等曾在此传道授业。虽然校名更迭,但是这些教育先贤无不秉承了文化育人的“敬敷”文脉。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服务经济、重视道德教育、引领社会风尚的诸多理念以及特有的人文品格、人格魅力、教学情怀和教学智慧,更是为“敬敷精神”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杏林春雨孕育了无数笃学报国之士,发动马炮营起义的熊成基、范传甲,广州新军起义领袖倪映典,焚烧英国鸦片的爱国名将柏文蔚,抗日名将方振武,汉藏语言学界的一代巨擘邢公畹,宋代文史研究著名学者孔凡礼等等无不是这一时期的毕业生。
桐城派
说起敬敷书院就不得不提桐城派:
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安徽桐城人,故名。
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
桐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古县名始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派,上溯到明末清初。桐城人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在古文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初步体现桐城派的某些特征,是桐城派前驱。
桐城派,有1200余位桐城派作家、2000多种著作、数以亿字的资料---这些数字就是崛起于200余年前的桐城散文派在200余年间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
“桐城派”奠基人---戴名世(1653~1713);方苞(1668~1749)。
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姚门四杰”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姚莹,曾国藩,吴汝纶,马其昶。
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运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他们的许多散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在文风上,是选取素材,运用语言,只求简明达意、条例清晰,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不用诗词与骈句,力求“清真雅正”,颇有特色。桐城派的文章一般都清顺通畅,尤其是一些记叙文,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品。
论点鲜明,逻辑性强,辞句精练;写景传神,抓住特征,细节盎然,寄世感叹;传状之文,刻画生动辞;纪叙扼要,流畅时晰。平易清新,是整体流派特点。散文名篇有:方苞《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登泰山记》。辞赋大师潘承祥先生评价道:“桐城古文运动,是唐宋古文运动的继续、发展、终结。”。
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时间上从康熙时一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主要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姚莹四人之外,还有方氏门人雷□、沈彤、王又朴、沈庭芳、王兆符、陈大受、李学裕,刘大櫆门人钱伯□、王灼、吴定、程晋芳等,姚鼐门人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等。追随梅曾亮的还有朱琦、龙启瑞、陈学受、吴嘉宾、邓显鹤、孙鼎臣、鲁一同、邵懿辰等。
道光咸丰年间,曾国藩鼓吹中兴桐城派,但又以“桐城诸老,气清体洁”,“雄奇瑰玮之境尚少”,欲兼以“汉赋之气运之”(吴汝纶《与姚仲实》),承其源而稍异其流,别称“湘乡派”。
桐城派的“载道”思想,适应清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的需要;“义法”理论,也能为“制举之文”所利用,故得以长盛不衰。他们在矫正明末清初“辞繁而芜,句佻且稚”(方苞《书柳文后》)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纂》,流传尤广。
相关诗词
三台令敬敷书院
书院,书院,
墨香醉贤儒恋。
敬敷长卷千年,
冬逝春菲换颜。
颜换,颜换,
人杰文兴日灿!
注:三台令又称调笑令。
书院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