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螺山

原名牛渚山。在安徽马鞍山市西南7公里。面临长江、牛渚河,东北与荷包山、宝积山、西山、马鞍山一脉相连。海拔131米,周5公里,山上松翠欲滴,山形酷似蜗牛,故名翠螺山。李白有诗描绘:“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濮间,回波自成浪。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明工部侍郎周忱巡抚江南,爱此山水,命人植树木,隐居此出。
- 中文名称
- 翠螺山
- 地理位置
- 安徽省马鞍山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门票价格
- 50元
- 著名景点
- 西大洼
名称来源
古时这里没有山,只有一个小小的渔村。村里住着一个叫唐伢的孩子,他跟瞎眼奶奶过日子。唐伢听说,吃螺蛳能治好眼睛,他就每天背着鱼篓到河边摸螺蛳。一天,他遇到了一只神奇的螺蛳,会帮他完成各种心愿,并治好了奶奶的眼睛。舅舅听说后告诉县太爷,县太爷当即传令两个差役去看。两个差役抢了螺蛳,来到渡口,正要上船,觉得螺蛳陡然膨胀起来,胀破了口袋,掉到地上,一边滚一边胀,眨眼就比原来大了好几百倍。两个差役最后商定,一人留下,一人回去报信,多叫些人来。县太爷得到消息,决定带一百人,亲自前往。等县太爷上了岸,螺蛳又涨了几十倍。县太爷派人到邻县去请人帮忙,并说日后的好处由两县的老爷平分。螺蛳滚了几下,又大了几十圈。县太爷心一横,叫人找来几把开山的大锤,要把螺蛳壳砸碎,看看里面倒底啥玩意。嘣!火星四溅,螺蛳纹丝不动,震得差役虎口开裂。不到半天,竟长成了一座小山。唐伢又惊又喜,心里默念:“螺蛳呀,翻个身吧,压死这些坏蛋!”刚想到这,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螺蛳真的翻了个身,把老爷,差役,还有舅舅全压在肚子底下。螺蛳再也没动,竟然变成了一座螺蛳山。年年代代,风吹雨打,那螺蛳壳上积上一层厚厚的泥土,长出无数奇花异草、苍松翠柏。远远看去,碧绿碧绿,于是,人们将这座山称为“翠螺山”。景色风貌
翠螺山的形成可追溯到2亿2千5百万年前的中生代三迭纪。那时长江下游广大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随着地球的演变,地壳由于内引力和外引力的左右女冠发生剧烈变化,大部地方海底隆起,海水渐退,露出大片陆地。扬子准地台被周围板块挤压,形成局部翠螺山以秀丽称胜,而不乏奇险。山之西麓有“西大洼”,这里岩石裸露,崖陡谷深,草木葱茏。春天,梨花胜雪;秋日,红叶似火。一石一草,皆令人赏心悦目。“蜗牛尾”有临江巨壁,如刀斧削成,壁面纹理起伏,似一幅天然山水图画;崖端巨石数块伸出崖壁,如猛兽昴首长啸。江水奔流,浪拍云崖,气势壮观,堪可称险。游人倚翠螺、瞰长江,听林涛与江浪共鸣,看沙鸥与白帆互逐,犹如置身仙境。- 循化撒拉族自治 1撒拉族绿色家园
- 互助土族自治 2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 乐都 3瞿昙寺
- 互助土族自治 4五峰寺
-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5马厂塬遗址
- 乐都 6柳湾遗址
-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7喇家遗址
- 互助土族自治 8互助土族风情游览区
- 循化撒拉族自治 9骆驼泉
- 循化撒拉族自治 10孟达天池
- 循化撒拉族自治 11循化旅游区
- 平安 12峡群寺森林公园
- 化隆回族自治 13夏琼寺
- 循化撒拉族自治 14街子清真大寺导游
- 循化撒拉族自治 15撒拉族庭院
- 循化撒拉族自治 16积石耸翠
- 循化撒拉族自治 17喜饶纪念堂
- 循化撒拉族自治 18狐峡禹斧
- 循化撒拉族自治 19班禅故居
- 循化撒拉族自治 20白驼映泉
- 乐都 21乐都西来寺
- 循化撒拉族自治 22五山池奇观
- 循化撒拉族自治 23孟达自然保护区
- 互助土族自治 24互助县五峰山
- 互助土族自治 25南门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