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寺是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位于今西安城南十五公里的少陵(杜陵)原半坡,居高临下,俯瞰樊川。唐代樊川是长安城南著名风景区,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诗人杜牧在《望故园赋》中写道:“余三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栳。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华严寺南望终南山,诗人岑参的“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道尽了它景致最佳处。
- 中文名称
- 华严寺塔
- 地理位置
- 西安城南十五公里的少陵(杜陵)原半坡
- 地 位
- 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
- 始建于
- 唐贞观年间
地理位置
中国佛教华严宗佛塔。位于陕西长安区韦曲少陵原半坡华严寺内。该寺建于唐贞观年间,为华严宗发源地之一。清乾隆年间因少陵原坡塌崩,殿宇被毁,现仅存砖塔两座。东边一座为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的墓塔,方形七层,高约13米,塔上镶有石刻“严主”两字,二层上有“无垢净光宝塔”石刻,塔下有唐大中六年(852)刻《杜顺和尚行记碑》,现移至陕西省博物馆保存。西边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即澄观)塔,六角五层,高约7米,塔上镶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
华严宗祖庭
华严寺建于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为我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之一,创始人是终南山僧人杜顺。华严寺由初建到以后数百年间,无高大殿堂建筑的记载,而只记有凿原为窟,以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可以说它是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从塔的记载看,这里曾有华严宗初祖杜顺坐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俨塔、三祖法藏塔、四祖澄观塔。但在清乾隆年间,发生了少陵原崩塌事件,仅存砖塔两座,其余全毁。1930年陕西大旱,朱子桥居士来陕西赈灾,与佛教界人士瞻礼华严寺塔时,见到元代重修碑内有“修塔即降甘露”的字句,便于塔前发愿“重修两塔,祝愿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桥遂与佛教界人士动工修塔。
杜顺的灵骨塔
现存的两座塔中,东边的是杜顺的灵骨塔。杜顺(法顺,公元557—640年),俗姓杜,雍州万年县(今陕西长安区)人,十八岁出家,皈依因圣寺珍禅师学习禅观。杜顺一生中,有不少为人治病、除害行善的事迹,受到当时僧俗的崇敬。唐太宗慕其盛名,引入内宫隆礼崇敬,后妃、王族、大臣奉之如生佛。杜顺虽是禅师,但又以华严为业,住静终南山,著《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为华严宗初祖。杜顺圆寂时,有两只鸟飞入房中,悲鸣哀切。其尸身一个月后仍肉色不变,且有异香飘出,后起塔藏葬。现存的杜顺塔呈方形角锥体,共7层,高约21米,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身第3层嵌有“无垢净光宝塔”刻石。
澄观的灵骨塔
西边的塔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澄观的灵骨塔。澄观(公元737—838年),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华严宗实际创始人,也是法藏圆寂后数十年内中兴华严宗的著名思想家和学者。澄观十一岁出家,以后遍寻名山,旁求秘藏,广学诸宗。因感华严的旧疏文繁义约,决心撰华严新疏,历时四年撰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二十卷,后又作《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数十卷,这两部书后合刊为《华严经疏钞》,是《华严经》注疏中最重要的著作,因此澄观有“华严疏主”之称。澄观多次奉敕译经撰疏、入殿讲经,深得皇室尊崇,被委任为天下大僧录主持全国佛教。澄观世寿101岁圆寂,历唐玄宗至文宗九朝。澄观弟子很多,圭峰宗密、东都僧睿、海外法宝及寂光号为门下四哲;宗密不仅继承其学说,而且发扬光大,名列“华严五祖”。澄观一生以振兴华严为目标,由于他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从而极力将华严思想与禅宗融通。澄观的禅教一致、诸宗融通的思想,对中唐以后的中国佛教有很大的影响。
清凉国师塔呈六角形,为7层6面砖塔,高约17米。塔上嵌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塔前竖有《重修华严四神清凉国师塔记碑》一通,为清末宋伯鲁和宋联奎书写,记述了清凉国师的生平事迹。另外还有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刻的《杜顺禅师碑记》一通,此碑是华严寺最重要的碑石,现已移至西安碑林保存。
华严宗介绍
华严宗由于依据《华严经》教义立宗而得名。华严三祖释法藏曾被女皇武则天赐名“贤首大师”,因而华严宗又称作贤首宗。此外又因为“法界缘起”是此宗理论的出发点,故又称法界宗。华严宗的传法世系是“华严五祖”,即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华严宗的实际创建人是法藏,杜顺、智俨是华严宗的思想先驱,澄观和宗密主张融合华严宗和禅宗,提倡教禅一致,进一步发展了华严宗的学说。宗密之后,遭遇武宗灭佛,华严宗开始衰落,但在唐宋以来都有传人。
等级
华严宗宣扬自己是佛教教法的最高等级,并将佛教分作浅深不同的五教:一是小教,即声闻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开始初级阶段的教义;三是终教,即大乘终极阶段的教义;四是顿教,即大乘中顿超顿悟的法门;五是圆教,即圆满无缺、圆融无碍的理论。华严宗自判为“圆教”而将佛教其他派别以至印度佛教都判为“偏教”。
理论体系
华严宗虽主要依据《大方广佛华严经》立宗,但对《般若》、《涅盘》、《梵网》诸经、《大乘起信论》等佛教经典也都兼收并蓄,既远承地论、摄论诸师的学说,又批判地吸收天台、法相宗的有关思想,经过调和糅合,自成一个庞大完整的理论体系。此宗对佛教经典并不拘泥原义,照本宣科,而是重新加以组织而构成自己的体系,本土化的程度很高。
理论核心
华严宗的理论核心主要包括“法界缘起”和“圆融无碍”两个方面。法界缘起,即认为精神性的“一真法界”或“一心法界”是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本原,客观世界中的一切现象均由“清净心”、“随缘”而起,离开“一心”,别无它物。在此“一心”的作用下各种现象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无不像“月映万川”那样统摄于“一心”。所谓“圆融无碍”,是说“无尽缘起”的现象虽是一种体用关系,但体用之间并非殊绝悬隔,而是体用全收、圆通一际,相入相即、圆融无碍。因此,举一尘而尽宇宙,舒一念而该发九世。此事即彼事,此法即彼法,事事无碍,法法平等。在“圆融无碍”思想的支配下,华严宗在佛教内部调和各派思想,对外则主张融合佛儒道三家。这种圆融一切的思想,正是盛唐大一统局面的一种反映。
影响
华严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华严宗思想对宋代形成的理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朱熹的“理”或“太极”并不就是华严宗所谓的“理”或“性”,其“生生不穷”之说也不是“一多重无尽“之说的简单重复,但其思维途径上的类同,却不能说是偶合的。华严宗的教义体现了汉地佛教高层次的文化心理特征,非常适合以士大夫为主体的信徒们的胃口,那些性格豪迈奔放,而富有浪漫气息的文人或思想先驱者对华严宗饶有兴趣。宋代文豪苏东坡研习华严经典,深感兴趣于华严宗的事理无碍、万事万物都是“一真法界”体现的学说。因此在诗文中写道:“孤云抱商丘,芳草连杏山。俯仰尽法界,逍遥寄人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清末戊戎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谭嗣同,在所撰名作《仁学》一书中,采取了华严宗“法界缘起”的理论,认为法界、众生界都是由“仁”、“性”、“灵魂”,亦即“性海”所立,并由此论证了三世一时,一多相容,天地万物只是“同一大圆性海”的一部分。其中,人只是一个现象而已。由此观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为变法慷慨赴死的豪迈性格,其实是有深厚的华严宗佛学渊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