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江,中国东海独流入海河流钱塘江的最大支流,因东汉少女曹娥入江救父而得名。嵊州附近又称剡溪,上虞境又称上虞江,百官附近古称舜江,下游段古称东小江。
曹娥江发源于磐安县尚湖镇王村的大盘山脉长坞,自南而北流经新昌县、嵊州市、上虞区、柯桥区,于绍兴三江口以下在新三江闸下游经曹娥江大闸注入杭州湾。干流全长193公里(一说197.2公里 ),流域面积5099.15平方公里(一说6080平方公里 ),嵊州城关以上为上游,嵊州城关至百官为中游,百官以下为下游。
曹娥江是汇入钱塘江的最末一条重要支流,大部分河道是沿岸地区的重要工农业水源建有下浦闸等引水工程;下游航运能力较强,其中曹娥港是重要港口。河口受海潮影响较大,建有著名的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以防潮(洪)、治涝。
- 中文名称
- 曹娥江
- 别 称
- 旧称东小江、剡溪
- 所属水系
- 钱塘江的最大支流
- 地理位置
- 浙江省东北部
- 流经地区
- 磐安、新昌、嵊州、上虞、柯桥
- 发源地
- 磐安县尚湖镇长坞尖公岭
- 主要支流
- 新昌江、黄泽江和长乐江
- 河 长
- 193公里
- 平均流量
- 55.7立方米每秒
- 流域面积
- 5099.15平方公里
- 河 口
- 曹娥江大闸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曹娥江,古代水文谓:剡溪(即曹娥江中游)四源:即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和长乐江。现代水文以澄潭江为源,故曹娥江干流自源头至河口,分别为夹溪(澄潭江河源)、澄潭江、曹娥江三段。
夹溪段在磐安县境内,曹娥江干流澄潭江的上游部分,称夹溪。发源于磐安县尚湖镇长坞尖公岭(海拔870米),初称藤(腾)溪,流经尚湖、万苍注入五丈岩水库,始称夹溪,然后再经尖山镇、舞龙峡景区、十八涡景区、水下孔景区、胡宅乡,汇入新昌县的石门水库,在新昌境内称为澄潭江,境内主流长33KM,流域面积179.1平方公里。
澄潭江段在新昌县境内,澄潭江于回山镇石年坑西北1公里处入境,由南向北流经镜岭、澄潭、梅渚等乡镇,在白渡溪流入嵊州市,全长91公里。新昌境内44.1公里,流域面积388.6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l.8%,上游、下游河宽分别为80~140米左右。两岸集中着全县60%以上的耕地和70%以上的人口。建国后,新昌县在上游兴建了石门水库和门溪水库,为控制和减轻沿江地区洪涝灾害提供了保障。
曹娥江段在嵊州市境内,曹娥江水系干流澄潭江、支流长乐江、新昌江、黄泽江等,先后在城关镇附近的捣臼、南津桥、万年亭等地汇合,水系呈向心辐合状。汇合各支流后,水量骤增。自澄潭江与长乐江汇合处起至三界一段称剡溪,始称曹娥江。干流在市内全长32.2千米。在城关镇附近自仙岩镇三聚潭至三界镇马岙红约7千米,江行峡谷之中,马岙以下,江面变宽。向北流进入上虞。曹娥江嵊州市境内年平均流量16.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2.6立方米每秒,多年最枯月平均流量23.0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量447立方米每秒(1962年),最小流量0立方米每秒(1971年)。但随着曹娥江上游新昌江源头长沼水库建成使用后(1980年),对曹娥江的水流量起到了较大调节作用,据嵊州市水文站1980年以来的实际测定,枯水季节最小流量不低于4.14立方米每秒,90%保证率时流量为8.796立方米每秒,曹娥江系长年性河流。在嵊州市附近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上浦闸以下则为感潮河段,一般落差为40cm左右,最大潮差60cm。
在上虞区境内,自南向北流经新昌县、嵊州,在上虞区清潭乡平原村入境,经龙浦、滨笕、章镇、联江、上浦、蒿坝、江山、梁湖、百官、娥江、中塘、华镇、道墟、杜浦、肖金、三联、沥东、三汇等18个乡(镇),在八四丘与绍兴市柯桥区(原柯桥区)马鞍镇、上虞区沥海镇之间经曹娥江大闸注入钱塘江河口,全长193公里,总流域面积6046平方公里,在上虞境内长69公里,流域面积649平方公里。曹娥江古称舜江,别名剡溪、上虞江,东汉汉安二年(143),上虞人曹娥投江寻父的故事流传后改今名。现上游名澄潭江,在嵊州黄泽江以下始称曹娥江。在县内的支流有范洋江、隐潭溪、下管溪、小舜江。
河道特征
澄潭江为曹娥江干流上游段,自源头至嵊州城关镇,长85公里,流域面积854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长乐江、新昌江、黄泽江,先后在城关镇附近汇入,呈典型的扇状水系。各溪流河床比降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已建有长诏、南山2个大型水库和坂头、辽湾、剡源、巧英4个中型水库,为减轻中、下游的洪涝干旱等灾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中游自仙岩至嶀浦一段,受清风峡制约,山崖直逼江岸,江面狭窄,阻水滞洪。嶀浦以下,河流进入地势平坦的章镇盆地,水势平缓。中游自南而北依次纳入荫潭溪、下管溪、范洋江、小舜江等支流。下游江面展宽,水深增加,受潮汐影响。沿河两岸筑有堤塘,东为百沥海塘,西为萧绍海塘。
水文特征
曹娥江为常年性河流,上游属山溪性河流,下游属潮汐河道。无结冰期,河床宽100~600米,中游河段平均水深4~5,下游水深1~2米。
上虞东沙埠水文站测得,最大径流量6420米/秒,最高水位13.42米(1962年9月6日);最低水位,1967年8月19日河干(东沙埠水文站)。多年来上虞年平均出境水量31.05亿立方米。曹娥江上游比降大,水流湍急,具有溪流性河流特征。进入上虞后,江面开阔,水流平缓,并受潮汐影响,海潮上溯至上浦闸。江水流量受季节性雨量分配的影响,江水暴涨暴落。一般年景,年最高水位与年最低水位差大于9米。
嵊州站1972~1990年测得,多年平均年流量为55.7立方米每秒,其中1973年为多水年,年平均流量为84.1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26.51亿立方米;1979年为少水年,年平均流量为28.4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仅8.96亿立方米。曹娥江嵊州站测得历年最高水位为22.63米(1962),年最高水位的最低值是16.90米(1976),历年最高水位平均值为19.89米。
曹娥江为钱塘江下游近入海口的支流,受杭州湾潮汐影响较大。潮汐顶托,不仅会导致河流水流滞缓,泄洪不畅,影响内江排涝,而且会造成泥沙淤积,河床增高,加剧洪涝灾害。潮汐影响也不利于灌溉,如曹娥江上浦以上,潮汐影响极微或不受影响,均属淡水,可用于灌溉;上浦以下,潮汐影响大,河水含盐量增高,不能用于灌溉。曹娥江是汇入钱塘江的最末一条重要支流,因而受潮汐影响尤大,水位较低时,潮汐能上溯至章家埠和三界之间;进入河道口的涌潮高达0.9~1.2米,在百官曾观测到0.6米高的直立涌潮。据1923年观测,新埠头(5月10日~7月13日)、百官(5月10日~7月13日)、上浦(5月20日~7月13日)、章家埠(5月22日~7月13日)潮位纪录如下。反映潮水位特征是潮差、最高、最低潮水位、以及涨落潮的历时。上浦站历年实测最高潮位是12.85米(1962年9月7日),实测最低潮位是2.37米(1990年12月29日)。最大潮差为1968年7月28日桑盆殿站(绍兴马山)4.50米,一般为3米以下。涨潮历时一般为2小时左右,落潮为10小时左右。由于近年来对河道大量挖掘泥沙,导致河床降低,潮汐影响随之加大,如曹娥江长期来,潮汐影响一般只到达东沙埠,而1990年测得潮汐影响已到达嵊州清风峡。
曹娥江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是浙江省内含沙量最大、水患严重的河流之一,其上游年侵蚀模数达400吨/平方公里,是省内最高的两地区之一。尤其是上游新昌,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高达500吨每平方公里年,居全省之首。 中游也在200吨/平方公里以上。据东沙埠水文站25年观测,年平均含沙量0.2927公斤/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66.37万吨。下游由潮汐夹带进来的泥沙淤积在百官以下,1985年20吨以上的船只已不能通航。 曹娥江双江溪站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298。 水土流失不但降低了山地土壤肥力,而且泥沙淤积水库、河道,削弱了水库的蓄水滞洪功能和河道的通航能力。1990年,机动船只能上溯到三界,干流通航里程仅101公里。水土流失也带来了大量的黄沙资源,使曹娥江成为全省重要的黄沙产地,年产量高达200万吨左右。
曹娥浇灌干流上游源短流急,山林破坏严重,自然蓄水能力减弱,加上扇状地形具有汇集洪峰的作用,一遇暴雨,山洪倾泻;中游河道弯曲,又受清风峡挟制,行洪不畅;下游河口淤积,江水受潮水顶托,泄洪不畅,因此,洪涝灾害频繁,成为浙江省4条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主要支流
在嵊州城区附近与新昌江、长乐江汇合后,在万年亭右纳黄泽江,然后干流行经至清风峡谷附近右纳里东江流入,出马岙后河谷逐渐开阔;至章镇附近右岸有隐潭溪、下管溪,左岸有范洋江汇入;流至上浦,有小舜江流入;至曹娥左为萧绍平原,右为姚江平原;河流受江堤海塘约束,在新三江闸下游经曹娥江大闸注入钱塘江。主流全长197.2公里。
长乐江,旧称西江,发源于海拔744米的东阳县道尚岭,至嵊州绿溪乡入市境,称绿溪江。经水竹、合山村流至太平村,称合山江。以下先后汇入的支流,右岸有南山江(西溪),左岸有大昆江(昆溪)、小昆江、雅张江(珠溪)、剡城江(剡源江)、石璜江(罗松溪)、富润江、崇仁江(江田溪),流至嵊州城关注入澄潭江。流域面积864平方公里,全长70.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3.6‰,砂砾河床,宽40~70米,西裘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799立方米每秒(1959年9月5日),多年平均流量18.4立方米每秒,平均年径流量5.71亿立方米,年输沙量10.9万吨,年侵蚀模数127吨每平方公里。
新昌江,旧称潭遏溪,发源于海拔932米的天台县天台山脉华顶山,流经新昌于黄泥桥村入嵊州,至新联乡捣臼爿村注入澄潭江。流域面积535平方公里,全长52.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4.5‰。砂砾河床,宽100米左右。新昌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为1770立方米每秒(1959年9月5日),多年平均流量9.9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3.1亿立方米,年输沙量14.3万吨,年侵蚀模数360吨每平方公里。
黄泽江,旧称东江,发源于海拔954米的宁海县与新昌县交界的虾脖尖。右岸有上东江(晦溪)汇入,至嵊州浦口乡万年亭注入曹娥江。流域面积577平方公里,全长65公里,河道平均4.5‰,砂砾河床,宽90~140米。黄泽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1510立方米每秒(1981年9月1日)。多年平均流量12.6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3.63亿立方米。年输沙量9.8万吨,年侵蚀模数181吨每平方公里。
隐潭溪,因寨岭、石窟间的隐潭得名,旧称李家溪。发源于余姚市鹁鸪岩南坡,在上虞岭南乡白龙潭村入境,流经岭南、覆厄乡至章镇镇南汇入曹娥江,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73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约60米,最狭处25米,属季节性溪流。其水经大浸畈注入下管溪,1956年2月,在实施大浸畈防洪工程中改道,开新河1.8公里,其水直接注入曹娥江。
下管溪,因流经下管镇得名,旧称夏湖溪。发源于余姚市鹁鸪岩西坡,于陈溪乡深湾桥村入上虞区境,流经陈溪、下管、丁宅、大勤,在联江乡浦口村汇入曹娥江。其上游称黑龙潭溪,下称达溪,至石笋山脚与陈溪汇合后始称下管溪。全长39公里,境内长32.3公里,总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100米,最宽处210米,最狭处50米,属季节性溪流。支流有巽溪、浪撞溪、陈溪、干溪、洙溪、钱溪、东里溪、任溪、象田溪、张溪。
范洋江,因江边的范洋村得名,发源于嵊州北部的西社乡岩岭,至上虞罗村山注入曹娥江,总长25.5公里,流域面积88平方公里,河底宽20米。属季节性溪流。
小舜江,因是舜江(曹娥江)的主要支流得名,又名小江或东小江。其源有两:南溪自嵊州竹溪赤藤冈,流经谷来、马溪,入柯桥区王坛向东北流去;北溪自柯桥区稽东,经王坛至两溪与南溪会合,流入上虞。再经上虞胜利乡、汤浦镇,在上浦小江口汇入曹娥江。绍兴两溪乡至上虞上浦段称小舜江。总长73公里,流域面积544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40米,属常年性溪流。1964年,在红庙至曹娥江汇入处截弯取直,开新河700米,比原流缩短3.2公里,降低洪水位0.6米;1976至1977年,在胜江庙下至水坑口河段截弯取直,缩短江道0.4公里。1977年,在汤浦镇塔山河段截弯取直,新开江道570米,比原流缩短43%。其支流有下漳溪、达郭溪。
水利概况
航道港口
1958年前,木帆船由曹娥江口逆水行驶,经上虞可直达嵊州长乐和新昌县城。后以上游水土流失,河道淤塞,航运里程缩短。至20世纪80年代初,干线航道机动船尚可通达上虞章镇,木帆船只能通到嵊州;支流澄潭江、长乐江、新昌江、黄泽江、小舜江、里东江、范洋江均不通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曹娥江挖掘建筑用沙,起到疏浚作用,河床加深,机动船可达嵊州嶀浦,干流通航里程71.8公里。曹娥江嵊州嶀浦至上虞章镇段,干流航道长7.4公里,河道弯曲,河床较高,船只通航较少。曹娥江上虞章镇至曹娥镇段干流航道长31.5公里,河床宽100至600米不等,坡降0.77%,平均水深1至2米,底宽10至50米,常年通航20至40吨船舶。曹娥江上虞曹娥镇至柯桥区三江闸河段,干流航道长32.9公里,为感潮河段,平均水深4至5米,浅滩处0.3至1.5米,一般通航10至20吨船舶。曹娥江上虞区境段支流航道工程,建国后多次实施改造。主要有:斗马泷上方建导流坝,利用洪水冲击沙滩,形成200米长航道;百官至沥海河道,由1.0米拓宽至20米,通航能力从5吨提高到15吨;新开百官至崧厦河道13.33公里,连通前倪村,形成长22.71公里的百倪航道,通航能力10至20吨级;还先后疏浚百官至前江河、百沥河、盖沥河等7条支流航道,总长68.2公里。
沥海港,位于曹娥江入海处,为历代重要海港。明代驻兵防守,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在上虞区西北70里建沥海所城,收纳厘金税,“凡为货皆须输捐”。
新埠头港,位于曹娥江下游,绍兴马山区孙端外江与内河衔接点,江面宽阔,风浪较小,历史上很早就有海帆进出。明朝中叶,海岸线北移,三江应宿闸建成,新埠头港成为绍兴唯一出海港口。海运物资以食盐、咸卤、鱼鲜、粮食为主,运出物资以毛竹、木材、基建材料、酒酱为主。其海上航线,向南上溯曹娥江可到百官,向北出曹娥江口至杭州湾,转东可到庵东、舟山、嵊泗;向西过鳖子门可到杭州富阳,向东北可到乍浦、上海等地。进出船只多为20至50吨级3至5道风帆船。该港自19世纪50年代逐渐衰落,至60年代中期湮废。
曹娥港,位于曹娥江中游的上虞曹娥镇,紧靠杭甬铁路和杭甬公路,浙东运河穿越港区。该港经济腹地为上虞区和嵊州三界区。出口物资以曹娥江黄沙为主,年吞吐量达百万吨以上。港区总面积8.15万平方米,其中陆域2.13万平方米,水域6.02万平方米,岸线长0.74公里,仓库380平方米,堆场8860平方米,总吞吐量148万吨。民国时期,港区有码头12个。1958年,曹娥江边建造新码头。1989年有码头120个。曹娥三角站码头岸线长650米,日吞吐量1500吨。
江堤海塘
曹娥江现有江堤海塘总长为553.28公里,保护耕地168.13万亩,保护人口330.39万人。已建成的标准堤防新昌县25.42公里,嵊州59.7公里、上虞99.49公里,50年一遇以上标准海塘,嵊州36公里、上虞72.7公里,柯桥区27.79公里。
水库
五丈岩水库,位于磐安县玉山台地,距尖山镇1公里,所属河系是曹娥江流域澄潭江上游夹溪,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源头水库。水库于1969年11月动工,1980年完工。大坝为粘土心墙土石混合坝,最大坝高46米。水库集雨面积106.2平方公里,主流长度16.7公里,总库容2163万方,正常库容1658万方。枢纽建筑物由大坝、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发电输水隧洞、一级电站、二级电站、南北扬水管及南、北、西三套灌溉渠道组成。水库库容2590万立方米,灌区有尖山、玉山、万苍3个乡镇。
南山水库,坝址位于嵊州长乐镇以南4公里的南山江上,控制集雨面积109.8平方公里,占长乐江流域面积12.7%,总库容105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987万立方米,防洪库容4545万立方米,为大(二)型水库。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水库于1958年6月动工,1980年完工,大坝高72米(为省内最高土坝),坝顶长242米。电站装机3750千瓦。水库可灌溉嵊州南山、长乐、石璜、甘霖、临城等区24个乡(镇)的农田8.9万亩,防洪受益农田5.1万亩。
剡源水库,坝址位于嵊州剡源乡的长乐江支流城江上。集雨面积52平方公里,总库容100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5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340万立方米,以灌溉为主,兼以防洪、发电。1958年9月动工,1962年5月初步蓄水受益。1972年扩建,1976年起按2000年一遇防洪标准开挖非常溢洪洞,加高大坝,1979年5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64.1万立方米,混凝土和砌石0.54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66.7万元,投工78.8万工日。大坝为黄土心墙砂壳坝,高41米,长147米,灌溉面积1.05万亩。电站装机650千瓦。
辽湾水库,坝址位于嵊州市太平乡的长乐江支流大昆溪上。集雨面积40.4平方公里,总库容11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88.5万立方米,防洪库容635万立方米,以防洪为主。1972年4月动工,1977年夏拦洪受益。1982年底按5000年一遇保坝标准竣工。共完成土石方136.3万立方米,混凝土和砌石2.1万立方米,国家投资661.6万元,投工361.7万工日。大坝高63米,长244米,为粘土心墙堆石坝。防洪保护面积3000亩。电站装机1260千瓦。
长诏水库,坝址位于新昌县拔茅乡长诏村以上1公里处,控制新昌江集雨面积276平方公里,占其流域面积的51.6%,总库容1864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364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9550万立方米,为大(二)型水库。工程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受益范围涉及新昌、嵊州、上虞3县。水库始建于1958年7月,原设计为土坝,后因财力、劳力不济停建,仅打通导流隧洞。1972年11月复工,1979年3月29日封孔蓄水,1982年10月24日,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竣工验收。大坝为细骨料混凝土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140米,宽12米,长211米,最大坝高68米。电站装机6000千瓦。水库设计防洪面积13.04万亩,灌溉面积29.02万亩。嵊州中干渠延伸至浦口及上虞上浦引水灌溉工程建成后,其实际灌溉面积已超过50万亩。
巧英水库,坝址位于新昌莒根乡巧英村东南的黄泽江上。集雨面积46平方公里,总库容276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00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760万立方米,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与发电。1974年4月动工兴建,1980年12月建成。干渠自水库沿新昌江、黄泽江分水岭至西郊乡,全长51公里,有“新昌红旗渠”之称。灌溉面积3.86万亩,水库电站装机1260千瓦。下接总干渠。
门溪水库,坝址位于新昌新天乡望龙岗脚的门溪江上。集雨面积38平方公里,总库容213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856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216万立方米,该库在丰水期蓄水,在枯水季节发电,以承担该县电网部分峰荷,并增加下游梯级电站发电量。1984年动工兴建,1989年5月11日封孔蓄水。大坝为双曲拱坝,高49.84米,坝顶长143.6。电站装机2×1600千瓦。1989年12月16日,跨流域的后溪引水工程建成,引水面积12平方公里,引水隧洞全长1.3公里,多年平均引水量484万立方米。
涵闸
上浦闸,位于上虞上浦乡境内曹娥江干流上,为上浦引水灌溉工程枢纽设施。作用在于御咸蓄淡,拦截曹娥江天然径流与长诏水库下泄水量,引水至虞北平原及四十里河区,受益农田31万亩。旱情严重时可经岑仓闸、牟山闸向余姚市、慈溪境内输送水量,人称“泽被三邑,福滋万代”。闸1977年9月动工,1979年7月竣工;引水总干渠1981年7月竣工。总投工398万工日,国家投资877.31万元。工程初步设计由华东水利学院等单位负责,技术设计由绍兴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和上虞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联合承担。闸型初步设计定为蝶型门,后改为提升翻板门。上浦闸主要水工建筑物有:漫水闸、过水堰、引水闸、船闸。漫水闸设17孔,单孔净宽6米,总净孔宽102米。闸底高程0.60米,门顶高程5.70米。各孔设提升式翻板门,台式行车启闭。闸基垂直防渗采用砂浆板桩封闭,为国内大型水闸中首次应用。过水堰顶高程6.10米,宽29.1米,长180米。船闸长135米,宽12米。引水闸设4孔,总净孔宽16米。上浦闸最大泄流量6100立方米每秒,其中漫水闸泄流量2440立方米每秒,余量经过水堰和滩地下泄。引水总干渠全长13.6公里,最大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关闸时正常蓄水量1960万立方米。
浙江省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是国家批准实施的大(I)型水利项目,是中国第一河口大闸,是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浙东引水工程的重要枢纽,也是绍兴大城市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挡潮泄洪闸、堵坝、鱼道、导流堤、闸上江道堤脚加固、上部建筑工程、环境与文化配套工程等。挡潮泄洪闸共设28孔,每孔净宽20米,总净宽560米,总宽697米,堵坝长611米,导流堤长510米。核定概算125214万元。工程建设任务主要是以防潮(洪)、治涝为主,兼顾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和航运等综合利用功能。它的建成,将起到有效提高曹娥江两岸防潮(洪)和排涝能力,提高曹娥江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杭甬运河航运条件,改善两岸平原河网水环境,改善两岸围垦区的投资环境等作用。工程于2003年10月开始前期工程,2005年12月30日正式开工,2008年12月28日下闸蓄水投入试运行,2009年6月28日全面完成初步设计建设任务,2011年5月27日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竣工验收。
曹娥江引水工程,东西向横穿上虞市、柯桥区和越城区,至绍兴市区,再向北汇流入曹娥江,全长26公里,概算总投资4.97亿元。引水口位于上浦闸库区小舜江口,经小舜江、长山头溪通过引水闸进入隧洞,隧洞出口通过箱涵和河道与平水上灶江相连,再经平水东江至南环河,通过在平水东江、平水西江、禹陵江、坡塘江、南池江等河道设置节制闸以调节引水流量。 工程主要包括进口河道、进口闸站、输水隧洞、连接箱涵、出口河道及下游配水节制闸等,总投资4.97亿元,年引水量约2.5亿立方米。工程于2005年10月开工,2010年5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曹娥江引水工程,也称上浦引水灌溉工程,是曹娥江的骨干水利工程之一,拦截和引灌长诏等水库之水及曹娥江天然径流,这对于缓解虞北平原的农田干旱,以及改善曹娥江及虞北河网的通航条件和挡潮蓄淡,提高饮用水水质等都有较大作用。
污染治理
2012-2015年,绍兴市根据《浙江省曹娥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对曹娥江流域内摸排出的680条“三河”(黑河、臭河、垃圾河)全面整治。至2014年,曹娥江干流10个省控及以上断面中,1至3类水质断面8个,4类水质断面2个。与2013年相比,2类水质断面增加了3个,3类水质断面减少了3个。此外,10个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了12%、12%和22%,曹娥江流域水质总体好转。
流域概况
磐安县,位于浙江中部,处在金华、绍兴、台州、丽水四市的交界之地,与东阳、永康、新昌、仙居、天台、缙云等县市接壤。磐安县名出自《荀子·富国》中“国安于盘石”之说,意为“安如磐石”。磐安于1939年设县,1958年并入东阳,1983年恢复县建制,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县。磐安境内“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内的大盘山脉是雁荡山、括苍山、会稽山和仙霞岭的发脉处,也是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磐安境内生态良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植被茂盛,被誉为“浙中大盆景、天然氧吧城”。气候宜人,特别是夏季非常凉爽,年平均气温为16.8℃,是一个避暑胜地。是“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闻名全国的“浙八味”(白术、元胡、玄参、浙贝母、白芍、杭白菊、麦冬、郁金)药材中有五味(白术、元胡、玄参、贝母、白芍)主产地在磐安。是“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列入龙井茶原产地保护。也是“中国香榧之乡”,是我国香榧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境内百年以上古榧树6100多株,最大树龄达1500年以上,被誉为“中国香榧王”。磐安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养生资源,拥有“玉山古茶场”、“孔氏家庙”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炼火》、《迎大旗》等一大批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了百杖潭、花溪、十八涡、水下孔、舞龙峡等一批景区,培育了尖山管头、盘峰榉溪、双峰大皿等一批历史文化名村。
新昌县,古称剡东,又名南明。位于浙江省东部、曹娥江上游。唐代以前属剡县,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县。现属绍兴市管辖。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属上海经济区域。是一个以山林、旱地为主的山区丘陵县,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新昌县属浙闽低山丘陵的一部分,由天台山、四明山、会稽山三支山脉环抱成若干小盆地。全县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构成东南部山地、中部台地、西北部河谷平原三大地貌。新昌县有三大主要河流。县境流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有大小支流73条,总长455.6公里,河网密度0.38公里/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支流多,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最主要的河流是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新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初夏时节,常有“梅雨”,降水量大。新昌的好山好水,必然人文荟萃,产生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在唐代,诗人云集剡溪,诗作多涉及天姥、沃洲和石城。开元、天宝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继游历剡溪,吟唱沃洲,歌咏天姥,而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千古绝唱。
嵊州市,位于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曹娥江自澄潭江与长乐江汇流口至三界镇下市头的剡溪,是境内主要河道,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属盆地低山。东部四明山脉,是嵊州与上虞、余姚、奉化、新昌等市县的界山,剡溪和甬江的分水岭;南部属大盘山脉,自南向北伸入境内;会稽山脉在西部和北部,为浦阳江和剡溪的分水岭,龙头顶是嵊州与绍兴县、诸暨市的界山。中部是地质构造形成的嵊新盆地,分布在沿江两岸,丘陵台地在东南部和北部,低山区分布在嵊新盆地四周,中山区分布在西白山和四明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较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及盆地小气候特性。嵊州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相传夏禹治水止于了溪(今剡溪),曾亲自执斧率众劈开嶀山、嵊山,泄了溪之洪,改善生存环境。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越、秦国。秦置县。1995年8月撤县建市。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郡,传说派人于今城隍山星子峰南侧掘土坑千丈,以泄王气,钦点坑名为剡坑。嵊州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果蔬之乡”、“竹编之乡”、“木兰之乡”和“领带之乡”。嵊州多佳山秀水,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说。北方士族多慕剡中僻静和山水之胜而来游憩、定居。东晋十八高僧和十八名士或居或游,王羲之晚年爱慕剡中山水而隐居终老此地,谢灵运写下《山居赋》和许多咏剡诗,李白、杜甫、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和贤士名流曾入剡览胜,留下了不少咏剡佳句和访剡遗迹。嵊州是浙江“唐诗之路”旅游线上独具魅力的重要景地。嵊州以越剧之乡著称。越剧产生于民间,由清咸丰年间流行于剡溪两岸的落地唱书演变而成,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嵊州人文荟萃。历代有进士151位。有张嵊平叛、喻安性澳门退倭,有裘甫、仇道人起义。近现代著名人物有辛亥志士竺绍康、王金发等,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医学专家沈克非,水利专家宋希尚,地理学家丁谦,机械工业专家支秉渊,实业家袁涤庵,山水画家郑午昌,音乐家任光,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理论家邢贲思,航空博士袁绍文,两院院士沈寅初、吴有生、吴常信、张弥曼、邢球痕、丁仲礼、童晓光,围棋国手马晓春,琵琶皇后章红艳,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等。
上虞区,上虞之名,得于虞舜。据《太康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迄,因相娱乐,故曰上娱(娱通虞)。”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县,隶属会稽郡。1992上虞撤县设市。上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上虞”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浙江省建县最早的县份之一,是全球最早的青瓷发源地之一,也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女主人公祝英台的家乡。在历史上,形成了“舜会百官”、“东山雅聚”、“白马春晖”等三次名人大聚会,涌现出了被誉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的王充、“东山再起”典故的谢安、中国山水诗开创者谢灵运、国学大师马一浮、气象学家竺可桢、“茶圣”吴觉农、电影名导谢晋等著名乡贤。 上虞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邻余姚市,南接嵊县,西连绍兴县,北濒钱塘江河口,隔水与海盐县相望。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与北部水网平原面积参半,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南部低山丘陵分属两支,东南系四明山余脉,较为高峻;西南属会稽山余脉,略为平缓。北部水网平原属宁绍平原范畴,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米左右。最北端是滨海高亢平原,平均海拔10米左右。浙江省第四大河曹娥江自南而北纵贯全境。属东亚季风气候,季风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因地形复杂,光、温、水地域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较多,总趋势是洪涝多于干旱。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51天左右,一般年降雨量1400毫米上下。境内山明水秀,景物宜人。有王充墓及小仙坛、窑寺前青瓷古窑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另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百官镇江西的曹娥庙规模宏大,尤以众多的雕刻、匾额、楹联闻名,被誉为“江南第一庙”。东晋政治家谢安隐居地东山,位于曹娥江中游东岸,有谢安墓在。
柯桥区,地处浙江省绍兴市北部富庶的宁绍平原,东距东方大港宁波106公里,西距人间天堂杭州50公里,北至东方明珠上海185公里。柯桥南屏会稽山,北为平原水乡,气候温和湿润,山清水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之美誉,是全国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戏曲之乡和名士之乡。为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可谓"赤橙黄绿紫五彩缤纷,东西南北中万商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