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建筑面积640余平方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
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楼名。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公元936-947年),初位于南湖之滨,吴越王第四子中吴节度史、广陵郡王钱元镣“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后毁。遗址现无存。
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岛。第二年仿“烟雨楼”旧貌,建楼于岛上,后经过扩建、重建, 逐渐成为具有显著园林特色的江南名楼。
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烟雨楼,先后赋诗二十余首,盛赞烟雨楼图。烟雨楼在湖心小岛,建起后,几经兴废,历史沧桑,直到民国7年(1918)嘉兴知事张昌庆会绅募捐款重建烟雨楼。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多次大力修葺,古老园林焕发新貌。才形成现在的格局。烟雨楼--- “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登烟雨楼望南湖景色,别有情趣。夏日倚栏远眺,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天细雨霏霏,湖面上下烟雨朦胧,景色全在烟雾之中。
- 中文名称
- 烟雨楼
- 地理位置
- 嘉兴南湖
- 开放时间
- 8:00-17:00
- 门票价格
- 50元
- 著名景点
- 烟雨楼台
- 著名景点
- 眺望万树园、热河 泉、永佑寺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浙江省嘉兴市
- 建议游玩时长
- 20-30分钟
- 适宜游玩季节
- 夏季
历史
五代后晋时(940年前后),吴越国广陵王钱元镣在南湖畔建楼舍为“登眺之所”,其时并无“烟雨楼”之名。据《至元嘉禾志》载,烟雨楼三字始见于南宋吴潜《水调歌头·题烟雨楼》词。湖畔的烟雨楼虽几易其主,选经兴废,但一直是观赏湖光的佳处。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嘉兴知府赵瀛在湖心岛上建烟雨楼,从此楼在湖中。后几度修葺,至明末楼毁,清初再建。主楼坐南朝北,面对城垣。到乾隆帝南巡时,烟雨楼改建为南向而北负城郭。
乾隆六下江南,多次登烟雨楼,一再赋诗,备致赞赏,曾亲画烟雨楼图。刻石置于楼中,并照此楼的样式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青莲岛上仿建一所楼阁,亦名烟雨楼。清同治初年,烟雨楼又毁于战火,直到民国7年(1918)才重建主楼,形成现在的格局。抗日战争期间,烟雨楼被日寇强占作“华中铁道公司”食堂,抗战胜利后才恢复开放。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多次大力修葺,古老园林焕发新貌。
地理环境
烟雨楼是嘉兴的名胜。外地有不少人都知道嘉兴有“烟雨楼”!烟雨楼有名,跟明末张岱的一篇文章是分不开的。昆明大观楼,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雄峻高大,都可以称为“耸峙”的;而烟雨楼是“坐”的,“坐”在垣墙之内,平台之上。烟雨楼是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全园占地11亩,园内楼、堂、亭、阁错列,园周短墙曲栏围绕,四面长堤回环。
主要景点
烟雨楼台
烟雨楼入口处为“清晖堂”,门东北向,北墙嵌有石碑,刻“烟雨楼”三大字,为清顺治年间冀应龙所书。入清晖堂,两侧左为“菱香水谢”,右为“菰云(上竹下移)”,现均为接待室。菰云(上竹下移)右为观音阁,三楹二层,晚清建筑风格,系1987年重建。清晖堂后为。彻碑亭”,中竖石碑,刻有乾隆游南湖题诗的手迹。经御碑亭进内即至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建筑面积640余平方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楼下正厅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着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亦为董必武所书,书体端正劲挺,堪称—代楷模。楼上下均有回廊环通,登楼凭栏远眺,田园湖光尽在眼底。烟雨楼前是开阔的平台,有两棵古银杏树参天挺立。台外栏杆下有“钓鳌矶”刻石。平台东南侧,即乾隆游南湖的另一处“御碑亭”。烟雨楼后,假山巧峙,花木扶疏。假山西北,亭阁错落排列,回顾曲径相连,玲珑精致,各具情趣。“宝梅亭”北原为“亦方壶”,1959年移建湖滨渡口,壁上有清人许瑶光所书“嘉禾八景(附图)”碑(1990年又移回烟雨楼园中),1990年在渡口北侧兴建南湖革命纪念馆,“亦方壶”被拆。
鱼乐国
宝梅亭内陈列有元吴镇风竹刻石,清彭玉麟梅花碑。亭外堤岸,垂柳翠竹掩映朱增,墙上砌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所书“鱼乐国”碑。自宝梅亭前行,依次为“来许亭”、“鉴亭”。来许亭建于清同治十二(1873),
现亭内悬挂沈定一所书“民国元年孙中山先生来游于此”困。鉴亭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壁上有许瑶光作鉴亭铭石刻,现亭内陈列有吴昌硕历书“画家蒲华墓志铭”碑刻及道光二十八年(1848)清政府禁止香港工人罢工碑等石刻。亭后壁立有米(fu)碑,传为米(fu)真迹。此外,在园内还有宋代苏轼为李方叔(李())所书“马券”帖石刻,南宋岳坷的“洗鹤盆”,及从古北口运来的硅化木等文物,均保存完好。出鉴亭为一紫藤架,枝干虬曲,绿荫覆地。由此出园侧门下石阶,即至长堤西部。堤外一水泥船坞,现在其上作水上餐厅。循堤左行,有荷花池,池湖相连处,小桥轻架,是为万福桥。桥东南边停泊着革命纪念船。
长堤集园林内外景于一体,红船、荷池、钓鳌矾、烟雨楼,层次丰富,风光优美。1985年6月30日,嘉兴市人民政府将董必武1964年来南湖时为南湖革命纪念馆所题的诗句朗刻成碑,并建亭于纪念船旁,立碑于亭中。翌年4月,杨尚昆为题额“访踪亭”。
其他景点
揽秀园坐落在嘉兴南湖西岸文星桥畔,是嘉兴市近年兴建的一座文物碑刻公园。烟雨楼嘉兴旧名秀州、秀水,因“秀水东会沪渎,西控语溪,襟带具区,独揽其秀”(《浙江通志》)而得名。园以碑廊为中心,西为古建筑,内设著名画家蒲华(又名蒲竹英,嘉兴人,晚清书画家,海上画派创始人)纪念室。两侧长廊上嵌有“清仪阁”、“停云馆”、“小灵鹫山馆图咏”刻石。其中包括嘉兴历代碑刻84块及唐代吴道子手绘“出海观音”石刻、元代重修嘉兴路总管府学碑记等,这些均出自历代著名的书画家如文徵明、赵之谦、何绍基、吴昌硕、任伯年之手。在五曲长廊东首八角亭中,还有一座高2.8米、阔1.3米的董其昌“嘉兴府学重修明伦堂记”碑,其刻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碑文行笔流畅,一气呵成,风格秀逸,古朴潇洒,甚称一绝。碑廊东侧为园林区,有菱香阁、三过亭、垂钓池等。三过亭是为纪念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三到嘉兴本觉寺而建的,原在秀洲区陡门镇,近年重建,亭南碑廊中保存有重建三过堂碑记。碑廊东南为菱香阁,曝明代建筑,登阁远眺,南湖烟雨迷蒙,绿树掩映中的小瀛洲隐约可见。在揽秀园东的文星桥为三孔石环桥,建于清同治六年,跨径38米,宽3.5米,有阶梯50步。桥堍北园、南园之间为明清建筑一条街,所有建筑.
南湖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原设在嘉兴南湖湖心岛烟雨楼内,现在湖心岛对岸摆渡口。1959年初,中共嘉兴县委根据地委指示,建立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委员会及办公室,筹建经费由中央文化部拨款3万元。由于中共一大会议是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租用游船在舱中秘密举行,而原船已不可追踪,同类游船也已绝迹。因此筹建开始的主要工作是弄清开会时游船的形制,经过大量的调查访问,根据老船工的回忆,仿制了一只单夹弄丝网船模型送中央审定。得到了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的肯定,遂据以放大仿制。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纪念馆在烟雨楼正式成立,对外开放,陈列展出纪念船和“中共一大史料”。该馆建立后,许多中央领导人和知名人士曾来南湖观。1964年4月5日董必武视察南湖登上革命纪念船,并为南湖题诗一首。同年5月19日郭沫若巡视南湖,也题诗一首。1961年和 1981年南湖革命纪念馆先后两次向中央领导和书画家征集题词和作品。1963年8月宋庆龄寄来题词。以后,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寄来题词。1985年9月邓小平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写馆名。1986年1月胡耀邦题写了 “中共一大会址”。现馆内珍藏中央领导同志题词及刘海粟、沙孟海等著名书画家作品300余件。1983年后,南湖革命纪念馆除一大党史资料和革命纪念船陈列外,又举办地方党史资料展览,有计划地开展征集党史文献资料、参与编写出版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南湖风景名胜》等。1989年,修改调整中共一大党史史料陈列,通柜密封,电脑显示自动控制讲解,得到了观众好评,近年来参观人数每年达40余万人次,并曾接待过十几个国家的外宾。1990年6月,中共嘉兴市委采纳5名政协委员建议,同意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等15个单位的倡议,决定开展“我为南湖增光辉”活动,集资兴建南湖革命纪念馆。选定了南湖渡口北侧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址,占地面积3870平方米。1990年10月1日奠基动工兴建。共集资320余万元。
新馆舍于1991年6月20日竣工,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主体建筑俯瞰呈镰刀铁锤党徽形状,总高为19米,两层,顶部矗立高6米井字形外方内园的丰功牌坊,门媚镶嵌邓小平题写“南湖革命纪念馆”7个金色大字,馆内分党史陈列、文物库房、接待室、管理设施4个部分。1991年6月25日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舍落成典礼在嘉兴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嘉兴市委书记梁平波为纪念馆落成剪彩。是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同年7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书记处候补书记温家宝一行视察南湖,1993年2月江总书记为南湖纪念馆题词,自1991年一1993年底中央领导同志李鹏、陈云、彭真、李先念、姚依林等先后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词。纪念馆一楼展厅陈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湖的关怀》,展出了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南湖时照片、题词、题字手迹,还举办了“我为南湖增光辉”征集书画作品展,展出书画500余件,现南湖革命纪念馆共有藏品673件,其中一级品7件,自新馆开放以来,共接待观众达千余万人次。南湖革命纪念馆现设有办公室、资料科、陈列科、接待科和旅游服务部,截止1999年底有工作人员37人,内有专业职称22人。其中副研究员馆员1人,馆员2人,助馆和管理员19人。
南湖红船烟雨楼南湖红船,南湖历来是江南著名的游览胜地,以前湖中多画舫、精舫、唱曲船、丝网船、网船、挡板船、赤壁(膊)船、小洋船、公渡船数种,以供载游客游湖。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7月30日晚,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8月2日上午,“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包惠僧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时,进行调查研究,并请中共“一大”会议时来嘉兴安排游船的直接当事人王会悟回忆,仿制了一艘丝网船模型,送到北京请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审定认可。此后,按模型原样仿制了一艘画肪,作为南湖革命纪念船,供群众瞻仰。1964年,董必武重来南湖。他登上画舫,感慨万千,挥毫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现在南湖革命纪念船停泊处岸上,建有一座“访踪亭”,亭内树立董必武诗碑,亭额“访踪亭”三字由杨尚昆题写。
小瀛洲为南湖东北部小岛,与烟雨楼南北相望,俗称小南湖。清康年间疏浚市河,堆泥于此,遂成一分水墩,初为渔民晒网之地,后渐成游览胜处。清光绪年间,嘉兴民间“惜字会”在岛北部建祠三间,供祀仓颉。祠南 “舞蛟石”为江南名石,又名“蛇蟠石”,历代文献屡有记载.古人赞美此石“怒目探爪”、“若饥蛟壑舞”。相传为唐代故物,一说是北宋末年“花石纲”遗物。石上刻有篆书“舞姣”二字,传系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
钓鳌矶烟雨楼前有一凭湖的平台,名为钓鳌矶,旧时被认为是嘉兴一郡文运之象征。建造钓鳌矶的是嘉兴万历年间的知府龚勉,钓鳌矶三字也是他所题。
龚勉(1536-1607),字子勤,号云屋,后又改号毅所,所以明清两代的人一般都称他龚毅所。江苏无锡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龚勉出身贫寒,年轻时刻苦攻读,但运气不好,屡试不第,整整做了十二年的穷秀才,只好在家里开私塾教几个邻家孩子以养家糊口。据说有一年除夕,龚勉为避债,躲进了无锡城东熙春门外的绿萝庵。自怜自叹之际,写了一首《避债诗》:“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在别人家。今朝大年三十夜,绿萝庵里看梅花。”此诗流传甚广,所以后来无锡人多以“绿萝庵”当作躲债的典故,“绿萝庵里看梅花”也成了句含意独特的无锡俗话。龚勉进士及第后,却是官运亨通,一路顺风,最后官至浙江右布政使,成为大明王朝的一位封疆大吏。
龚勉进士及第后不久,即到嘉兴县任县令,做了一年多,因母亲去世,回无锡丁忧三年。守孝期满,恰逢万历皇帝登基,龚勉改任北直隶吴桥县令。不久,升任南京刑部主事,迁任郎中。一做六年,万历九年(1581)又调到了嘉兴,这次是任嘉兴府知府。龚勉在知府任上多有惠政,民众称赞,也是事实。龚勉死后,嘉兴士民在烟雨楼侧还建有龚公祠以纪念龚勉。康熙年间,祠堂坍毁,又加以重建。因政绩卓著,万历十六年(1588),龚勉升任浙江右参政,掌管金华、衢州、严州三府。两年后又升按察使,接着又升任为浙江右布政使。
万历十年(1582),也就是龚勉到嘉兴的第二年,他主持修缮了烟雨楼。自赵瀛嘉靖二十八年(1549)在湖中建烟雨楼,此后倭寇作乱,烟雨楼多有损坏,“楼虽存仅免于圯”(彭辂《钓鳌矶记》)。至隆庆五年(1571),嘉湖兵备道沈奎重修烟雨楼,十年过后,烟雨楼“为风雨之所摧也最甚”。刚到嘉兴上任时,龚勉与朋友、同事登临烟雨楼,见“楼已圮不可登”,喟然感叹说:“此郡之大观也,岂宜久湮?”于是,第二年七月,龚勉主持重修烟雨楼的工程。“楼仍其朴,而易其材,务令可久。”重修之后,“楼之胜益奇”,南湖“湖波浩涉,一望烟雨杳霭,恍然蓬瀛也”。龚勉大概对此事也十分自得,他欣喜之余,亲自写了一篇《重修烟雨楼记》以记其事。
隆庆五年沈奎修烟雨楼时,在楼前垒了一石台,以“极目从游,浩然远适”。龚勉又把这石台增高,列级而降,可以临湖垂钓。龚勉把这一石台命名为钓鳌矶。钓鳌,出自《列子·汤问》):“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后用钓鳌比喻事业非凡。龚勉亲自写下了“钓鳌矶”三个大字,刊成石碑,嵌在石台之下。期望嘉兴府城中的读书人,在进京赴试时都能得中功名,独占鳌头。龚勉的书法很不错,这三个字写得“心画神藻,波勒飞动,有苏黄姿韵,览者珍之”(彭辂《钓鳌矶记》)。有意思的是,钓鳌矶筑成的下一年,即万历十一年(1583),秀水县举人朱国祚得中了状元,果然应了“钓鳌”的吉兆,从此之后,烟雨楼不再仅仅作为登临游览的胜地,而是成为“有关一郡文风”的象征了。
万历十一年,龚勉又在南湖湖心岛上建了瀛洲十二胜景。瀛洲是传说中的东海仙山,与蓬莱、方丈并称三神山,上有仙人及长生不死之药。因为站在烟雨楼上,“左凭郊野,诸园亭榭,近列槛前。右俯城郭,华屋万家,毕入望内。其环湖以居者,又相为映带,而湖波浩涉,一望烟雨杳霭,恍然蓬瀛也。”(龚勉《重修烟雨楼记》),所以龚勉把烟雨楼周围景色命名为瀛洲十二胜景。
龚勉把重修烟雨楼视作自己的得意之笔,他的一首《春日登烟雨楼》隐约透露出这种以“风流千古”自居的心情:“孤屿当空涌碧涛,屿中楼阁入云高。苍茫仙峤浮湖面,缥缈瀛洲隔市嚣。烟雨一天唯此胜,风流千古独吾曹。春来东海桃花浪,还向矶头钓巨鳌。”(《春日登烟雨楼》)
龚勉还著有《烟雨楼志》四卷,可惜这部书今天已失传了。
烟雨楼相关烟雨楼经典词句十年烟雨十年游,烟雨楼外烟雨楼烟雨楼,取名杜牧的那首《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今的烟雨楼,静静地伫立在南湖湖心小岛上,往日的凝脂繁华随着一弘清水荡漾开去,马达声声,湖水有些浑浊,游人络绎不绝地来了一拨又一拨,唯一不变的是湖对面那几栋不会变更的风景。
迈入厅堂,大堂两边高凳排列,清朝嘉兴知府许瑶光书“南湖烟雨”诗砖刻于墙壁,笔锋酋劲有力。与此前见到过的所有碑刻不同,其中几块墨色的板碑上刻着画,寥寥数笔,将江南烟雨勾勒得淋漓尽致。“分烟话雨”匾额悬挂中堂之上,厅内凉风习习,似有烟雨从湖面吹来,大凡此地,必睹物思人。
烟雨楼台听春雨,
清风轻拂和细语。
分烟话雨伊人去,
落花还恋静夜雨。
南湖湖心岛是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嘉兴知府赵瀛主持疏浚城河时在湖中堆土而成。烟雨楼初建于五代,原在湖滨。烟雨楼的名称,最早见于南宋诗人吴潜所作《水调歌头·题烟雨楼》词。明·嘉靖嘉兴知府赵瀛在南湖填土成岛后,第一次在岛上建烟雨楼,从此楼在湖中。后几经毁废重建,现今之烟雨楼于一九一八年由嘉兴县知事张昌庆重建,继任汪莹完工。烟雨楼后之假山全为太湖石叠成,传为明代造园家张南垣所作。至道光年间已倾圮零乱,一九一八年重建烟雨楼时,由沈石荪整理堆垒成虎豹狮象形状,形象逼真,威武可爱。楼前有一荷池,形如南湖特产无角菱。
烟雨长廊廊棚为砖木结构,中间有一段最为出色,有翻转轩两层雕刻花纹。
丽水市莲都区另有丽水市莲都区万象山烟雨楼
烟雨楼,这是1984年重新建造,近几年改建修葺的。属小括苍山上最突出的建筑物。原古老的烟雨楼建在万象山(现烈士纪念碑一带),是北宋处州郡守杨嘉言任内时所建,比嘉兴烟雨楼历史早一百余年。经过多代屡修屡废,最后在抗战时期被日本人所炸毁。古代处州万象山烟雨楼与嘉兴南湖烟雨楼齐名,颇为壮观。时人有“夏日避暑小括苍,览胜宜登烟雨楼”之说。北宋政和年间处州太守钱竽有诗云《烟雨楼》:
人在神仙碧玉壶,楼高壮丽壁成隅;
风云出没有时有,烟雨空漾无日无。
但得绿樽闲对酌,何须红袖醉相扶;
郭熙去后丹青绝,剩作新诗当画图。
万国建筑博物馆鸡公山烟雨楼烟雨楼,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鸡公山上的建筑之一。1898年1936年间,
鸡公山上建有300多幢各式别墅,有尖顶突起的教堂式,有环形古雅的宫殿式,有玲珑剔透的小巧别墅,有高大豪华的欧美建筑。在鼎盛时期内,鸡公山计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中国、比利时、荷兰、菲律宾、泰国、葡萄牙、朝鲜、瑞典、丹麦、挪威、芬兰、西班牙、希腊、奥地利、瑞士等23个国家的别墅洋房500栋。每年夏令来山歇暑的西人常达千人,最多为1935年夏2201人,一举成为繁华的山城,被公认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闻名中外。这些不同国别、不同风格的建筑,既反映了当时中国所处的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各国的建筑艺术。在这些建筑物中,以颐庐、将军楼、烟雨楼、会景楼、美国教堂、瑞典大厦等最有特色。
建筑特点
烟雨楼重檐飞翼,典雅古朴。楼周围亭阁、长廊、假山、花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湖中有池,岛中有堤,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风格。
烟雨楼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公元936-947年),初位于南湖之滨,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8年),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岛,次年移楼于岛上,从此这里被称为“小瀛洲”。现楼为1918年重建,素以“微雨欲来,轻烟满湖,登楼远眺,苍茫迷蒙”的景色著称于世。取名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楼四周短墙曲栏围绕,四面长堤回环,入口处为清晖堂,门外北侧墙上嵌有“烟雨楼”石碑。堂后和烟雨楼正楼东南侧各有一座乾隆帝题诗的“御碑亭”。清晖堂两侧左为“菱香水榭”,右为“菰云簃”。走廊右有宝梅亭,内有清代名将彭玉麟画的梅花碑两块。烟雨楼正楼高约20 米,面积640平方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气势非凡。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楼下正厅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着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亦为董必武所书。楼中还有许多石刻,其中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的题刻,元代吴镇竹画刻石,近代吴昌硕所书的墓志铭碑刻等较为著名。烟雨楼后,假山巧峙,花木扶疏。假山西北,亭阁错落排列,回廊曲径相连,玲珑精致,各具情趣。
登烟雨楼望南湖景色,别有情趣。夏日倚栏远眺,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天细雨霏霏,湖面上下烟雨朦胧,景色全在烟雾之中。
湖心岛东南岸,停泊着一只中型游舫,按当年中共“一大”开会的游舫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