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妙高台
首页  > 浙江  > 宁波  > 奉化   »  妙高台景点介绍

妙高台

妙高台
妙高台,又称晒经台。“妙高”是梵语“须弥”之意译。刘编《金山志》(镇江金山寺)载:“妙高台在伽蓝殿后,宋元祐僧佛印凿崖为之,高逾十丈,上有阁,一称晒经台。”又云,“妙高台江水明如镜”。妙高台东西南三面均是峭壁,云雾四合,如置仙境。金山在江中时,可以俯视四面长江,滚滚东流的江水至此,被碧玉浮江的金山迎头劈开,分为两股,向东奔腾而去,气象万千。宋代楼钥《妙高峰》诗:“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东南千万山,试向岗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几经兴废,明代僧适中,清代薛书常继重建,公元一九四八年与金山寺大殿、藏经楼等同毁于火,如今的妙高台为1991年慈舟法师主持重建。宋蔡绦的《铁围山丛谈》记载: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倾涌,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袁)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如今妙高台边的围墙上,正勒有苏轼的这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中文名称
妙高台
别    名
妙高峰、天柱峰、晒经台
所属地区
浙江省
地理位置
宁波市溪口飞雪亭西约5 0 0米
面    积
约 3 5 0 平方米
海    拔
3 9 6 米

景点介绍

妙高台位于飞雪亭西约 5 0 0米,又名妙高峰、天柱峰。海拔 3 9 6 米。顶上有坪如台,名妙高台,约 3 5 0 平方米。东西南三面均是峭壁,云雾四合,如置仙境。云雾初开,凭栏四眺,爽风迎面,松涛盈耳,近峦远岗,仪态万千;台下亭下湖嵌镶群峰间,被光岚影,别有风情。宋代楼钥《妙高峰》诗:“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东南千万山,试向岗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清初,妙高台北首,建栖云庵。1 7 2 6 年(雍正四年)筑石奇禅师舍利塔。1 9 3 0 年蒋介石建中西合璧别墅,大门内两旁平房各1 间,平顶阳台。天井后 3 间 2 层楼房,楼上水泥走廊与阳台相连,中门置白底黑字匾,“妙高台”三字,系蒋介石手书。其后平方 3 间。围墙连成一体,总建筑面积 4 3 6 平方米。右侧山岩并列亭子 2 座,形式各异。1 9 6 8 年秋被毁,1 9 8 7 年国家拨款重建。新辟公路支线,连接浒溪公路。清《雪窦寺志》载,妙高台左有伏虎洞,右有消凡台,前有晏坐台等,均为宋高僧知和禅师遗迹。传其每日五更在晏坐台做功课,伏虎洞两虎听其诵经,野性渐收。1 1 2 5 年(宋宣和七年),故事流传至今。几经兴废,明代僧适中,清代薛书常继重建,公元一九四八年毁于火。宋·苏轼《妙高台诗》:“我欲乘风飞车,东访赤松子,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中有妙高台,云峰自孤起,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谗谗玉为骨,凛凛霜入齿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东坡诗意,欲往蓬莱学仙,势不可达,不如上金山跟佛印和尚参禅。元·赵孟俯《妙高台诗》:“江水西来接太空,中流突兀鳌宫,妙高台上一回首,看尽世途风浪”。赵到了妙高台上似乎也看穿了仕途的险恶。 妙高台重建于一九九四年上下三层,第一层为方丈住处,第三层为储藏室,第二层为妙高台,台内正中悬挂周峻画的兰花一幅,长长的阁几上供奉镀金华严三圣和弥勒像,厅中置有古色圆桌,桌两旁红木椅点缀,墙壁上悬有慈舟禅师书写由日本大谷青岚刻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并跋东坡居士于妙高台,饮酒赏月,载歌起舞,因怀胞弟子由,作此词以寄雅兴,为千古绝唱耳。”

历史沿革

妙高台清初,妙高台 北首,建栖云庵。1 7 2 6 年(雍正四年)筑石奇禅师舍利塔。1 9 3 0 年蒋介石建中西合璧别墅,大门内两旁平房各1 间,平顶阳台。天井后3 间2 层楼房,楼上水泥走廊与阳台相连,中门置白底黑字匾,“妙高台”三字,系蒋介石手书。其后平方3 间。围墙连成一体,总建筑面积4 3 6 平方米。右侧山岩并列亭子2 座,形式各异。1 9 6 8 年秋被毁,1 9 8 7 年国家拨款重建。新辟公路支线,连接浒溪公路。几经兴废,明代僧适中,清代薛书常相继重建。1948年与金山寺大殿、藏经楼等同毁于火,如今仅存台址。

历代传说

当年妙高台,还是赏月佳处,并且流传着名士苏东坡曾在此赏月的轶事。(金山寺妙高台)此外,据传“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公元1130年南宋名将韩世忠用四千水兵将几万入侵的金兵围困在金山附近,梁夫人登上妙高台亲擂战鼓,鼓气助阵,大破金兀术部众。这个历史故事被搬上戏剧舞台,英风千载,流芳百世。(金山寺妙高台)据1949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宗谱》第六册记载,蒋介石8岁时“始上雪窦山见妙岑岭爱之”,“中华民国十六年蒋介石先生建山庄于其地”,自题门楣“妙高台”。山庄为中西合璧,大门内两旁平房各1间,平顶晒台。天井后3间2层楼房,总建筑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436平方米。楼上洋灰走廊与晒台相连,芳草绿树环回萦绕,青山碧水拥来眼前,赏心悦目不足言其妙。据说1949年5月蒋氏逃离大陆以前曾来此登临,风光依旧,山河不再,蒋介石不由“神采黯然”。他此时想的已经不再是他的军国大事,熟翫的乡音和汩汩流淌的奉化江水,勾起的只能是英雄末路的惨淡和背乡离井的忧伤。有《妙高台》诗:“巡驻家山戎服在,森严小筑镇林标。主人妙算安天下,才道高时地已摇。”(摘自《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 堂内吊挂着多帧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旧相片,却不见这一幅“霸王别姬”似的“仓皇辞庙”窘态。妙高台左有伏虎洞,右有消凡台,前有晏坐台等,均为宋高僧知和禅师遗迹。传说知和每一日五更就在晏坐台做功课,伏虎洞有两虎终年听其诵经,野性渐收。雪窦之胜独推妙高台,妙高台又名妙岑岭、天柱峰,位于飞雪亭西约500米处,海拔396米。峰顶有坪如台,名妙高台。工具南三面均为绝壁,下临深渊,烟霭四合,漂渺似仙境。登雪窦绝顶俯视,只见平台不见峰,从山下仰望,只见山峰不见台,四周松樟翠竹蔽日,脚下山岩奇突多姿。晴日登临,爽风迎面,松涛盈耳。凭栏四眺,烟霭初开,近峦远岗,仪态万千;台下亭下湖嵌镶群峰间,波光岚影,别有风情。文化大革命时期,妙高台被拆毁,1986年重建复原,但原放在正门入口的石塔被换了位置,放在了中间。这座石塔是清末民刚开始的时候雪窦寺的住持和尚的浮屠,因蒋介石很是敬重他,故在造妙高台时把它移了过来妙高台位于雪窦山,是蒋介石的山庄所在处,因有峰突起,截出万山之表,称“妙高台”,又名“妙岑岭”或曰“天柱峰”。上有蒋氏于1927年熬头次下野时所修一山庄,后下野时也多居于此,遥感时势。峰顶有坪如台,工具约13米,南北倍之,前面是悬崖峭壁,三面凌空,下临深渊。登雪窦绝顶俯视,只见平台不见峰,从山下仰望,只见山峰不见台,堪称雪窦山胜景中的一绝。这搭海拔396米,气候凉爽,四周松樟翠竹蔽日,脚下山岩奇突多姿,是一个理想的避免中暑胜地。传说溪口蒋氏的第二代始祖蒋宗霸是布袋和尚的嫡传弟子,跟随布袋和尚云游四方,雪窦寺自然是日常驻足之处。及至到了蒋介石的祖父蒋玉表一代,虔敬信佛更到了专心修行、世事不问的地步,连日常维持生计的玉泰盐铺也交付儿子蒋肇聪照管了事。蒋介石的妈妈王彩玉一生茹素礼佛,记诵经书。在其前夫去世后,发愿出家三年,礼雪窦寺果如禅师为师,住金竹庵。三年后返俗嫁蒋家,生下蒋介石后,常带年幼的蒋介石来雪窦寺礼佛诵经。这便使年幼的蒋介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在其显赫后,每一次回乡,必到雪窦寺瞻拜憩留。1927年,蒋介石还为雪窦寺题写过“四明熬头山”的匾额。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