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归山

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北郊村报房自然村和胜山村及康山之间,距余姚市区1.5公里,主峰海拔147米。相传为晋朝刘牢之战胜孙恩归来之屯兵处,胜归山由此得名。山上多石,石质较佳,历来为采石基地,故又名打石山。
- 中文名称
- 胜归山
- 地理位置
- 余姚市阳明街道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余姚革命烈士陵园
胜归山
山上多摩崖石刻,分东西中三处;东山崖分上下两处,上山崖成葫芦形,下有石宕,水色暗绿,唤声回音荡漾,深处刻有“余姚壮观”四个大字,山崖形势雄伟险峻。下山崖呈卵圆形,前面有隘口,也有宕,水清澈,凉气逼人。西山崖高而开阔,象一座大屏风,石上刻有孙中山像,是民国前期所刻。惟中部为纪念历史人物胡宗宪而名胡公岩。胡宗宪,字汝钦,安徽绩溪人,明嘉靖进士,官封宫包大司马,是明朝平倭将领,曾任余姚县令。他在官时,定胜归山为县城,北面坐镇山,禁止采石,民间认为保护坐镇山能保佑后人。为纪念好官,邑人李木等为其刻石山上,记其史绩。在明清两代和民国初期,又先后在这山上凿刻胡公石像,同时附近又凿刻十几尊佛像。从此游客和香客日盛,成为姚北一大古迹。自1981年6月余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游览的人更兴盛了。1960年,在胡公岩的西北角兴建了《余姚革命烈士陵园》,园内安葬着陈洪等71名烈士,如今陵园内樟木荫蔽,花卉缤纷,给胜归山又添了新景。名人题诗
胜归山在明清时留下了游客们的很多诵诗。清李维瓒《游胜归山岩洞》诗云:“径问秋山去,不知山路深。洞门晴有雨,岩壑昼长阴。怪石悬崖挂,游鱼带石沉,会须风雨夕,来此听龙吟。”清史官《胜归山烟雨》诗云:“夜宿禅房花气侵,晨钟初动听禽鸣。霏微村郭迷春晓,缥缈岩去鼓夕附。野草沾露来曲径,炉烟袅篆出丛林。胜归遗迹千年事,流水高山云树深。”遗留古迹
胡公岩的摩崖石刻留存尚多,不乏醒世之作。其中除了佛像浮雕以外,还有长8公尺,宽5公尺的摩崖勒石,其中有刻着孙中山的处世名言和长达336字的《亲恩歌》,在济公佛像下面刻着白居易的《慈鸟夜啼》五言律诗一首,颇具代表性。“慈鸟失其母,哇哇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终年守故林;夜夜泣半啼,闻者为泪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汝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汝悲不忍;昔有吴起者,母没丧不临;嗟者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鸟复慈鸟,鸟中之曾参。”游子和香客读了这首诗,往往会感慨万千。近年为弘扬胜迹文化,发展旅游业,除了将原来崎岖不平的山路修建为石级水泥路外,又在路旁新建亭子和胡公岩庙宇。山石间隙中古柏葱郁,翠竹婆娑,潭水暗绿,深不可测。登上这苍翠的胜归山山巅,向南俯瞰姚城,则见阡陌纵横,道路蜿蜒,层楼耸立,车船竞飞,繁荣的风貌,尽揽眼底。- 舒兰 1完颜希尹家族墓地
- 丰满区 2帽儿山墓地
- 船营区 3西团山遗址
- 龙潭区 4龙潭山城
- 船营区 5金日成读书纪念室
- 昌邑区 6吉林文庙
- 桦甸 7苏密城
- 蛟河 8拉法山国家公园
- 丰满区 9阿什哈达摩崖
- 蛟河 10松花湖景区
- 蛟河 11红叶谷景区
- 桦甸 12桦树红色旅游区
- 磐石 13亚吉水库
- 磐石 14莲花山石虎沟大清观整党整军纪念地
- 磐石 15柳杨水库
- 磐石 16仙人洞森林公园
- 磐石 17李红光将军纪念地
- 磐石 18红石砬子山
- 磐石 19莲花山森林公园风景区
- 磐石 20磐石天主教堂
- 磐石 21官马水库
- 磐石 22莲花山石虎沟大清观
- 磐石 23吉昌烧锅朝鲜族村
- 磐石 24黄河水库景区
- 舒兰 25舒兰凤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