圌(chuí )山又名洗山、谁山、谯山、瞿山、仙鹤山,距江苏镇江市区30公里,雄峙江浒,扼锁大江。相传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春暖花开时节东巡至西周宜侯封地(今江苏镇江新区)时,见长江之滨高山耸峙,形如巨龙,瑞气升腾,心中大悦。为留住这份瑞气,便赐名圌(音 [chuí])山。
圌山海拔258米,临江壁立,峭崖突兀,是江南地区一座特征显著、地势险要的名山,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境内。耸峙大江之滨的圌山,山势奇峻,形似巨龙,自古就有“逆流而障东逝之波”、“凿石排南纪,连峰出大川”的美誉。自唐宋以降,有着长江锁钥之貌的圌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扼守长江之险的天然关隘。 圌山不仅自然风光奇秀雄美,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临近圌山的烟墩山在20世纪50年代出土“宜侯夨簋” 等一批西周早期重要青铜器,使得古城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到三千多年,成为探寻中国西周时期分封制度罕有的实物佐证。
圌山有着丰富的古火山地质风貌,除自然景观有所谓“三十六处悬崖、七十二奇洞”外,还有屹立主峰之上的万里长江第一塔报恩塔,有着深厚的感恩报恩文化积淀。
- 中文名称
- 镇江市圌山风景名胜区
- 外文名称
- Se-mountain
- 地理位置
- 江苏镇江新区大路镇境内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开放时间
- 常年
- 景点级别
- 市级风景名胜区
- 门票价格
- 免费
- 著名景点
- 报恩塔、箭洞、绍隆寺、圌山天沐温泉等
- 节庆活动
- 黄明节(每年清明节气的后一天)
- 传统民俗
- 黄明节登圌山健身祈福
历史沿革
圌山,古称谁山、谯山,又名洗山、瞿山、仙鹤山,北滨长江,横亘于镇江新区境内,呈西北、东南走向。主峰海拔258.2米,为宁镇丘陵东端最高峰。
圌山位于江苏镇江新区境内,雄峙江浒,扼锁大江。相传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春暖花开时节东巡至西周宜侯封地(今江苏镇江新区)时,见长江之滨高山耸峙,形如巨龙,瑞气升腾,心中大悦。为留住这份瑞气,便赐名圌(音 [chuí])山。此后当地及周边百姓相约清明节气的后一天登圌山,沾瑞气,祈福安,形成独特的民俗节庆——“黄明节”。
圌山一峰突兀,五峰并列,五峰即五峰山,又称五尖山,海拔208.7米。五峰山自西南向东北,依次为第三峰、第一峰、第二峰、第四峰、第五峰,层峰峭壁,奇石嶙峋,形势险要。第五峰直插江边,酷似畅饮长江的巨龟,此峰故称为龟山头,海拔76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清光绪《丹徒县志》称:"舟行其间,仅通一路,矢石可及"。五峰山与隔江30里的三江营遥相呼应,自古为重要关隘,兵家必争之地。《辞海》对圌山的险峻和地位的重要均有描述。圌山在历史上即为军事重地。唐代以前,圌山为海口。宋代在此建寨,称"圌山寨"。宋建炎三年(1129)九月,名将韩世忠驻守圌山。山下的"韩桥"、"韩阙"、"营里"、"寨下"等地名,山上的韩营、烽火台遗址,都是韩世忠率军驻扎、操练和军事设施的踪迹。明嘉靖年间,在圌山设"游兵厅",派遣"把总"率军镇守。清代改称"圌山关",清道光二十年(1840)始设炮台,分别在大矶头、二矶头架设大炮。炮台在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曾抗击过外国侵略军。辛亥革命后,北洋军和国民革命军先后派兵驻守圌山。抗日战争期间,谭震林同志曾登临圌山视察。60~7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在圌山驻防,建立船厂(4822工厂)。
区域位置
圌山风景区 地处镇江新区沿江南岸,主体由五峰山及圌山组成,两山既相互连结,又独立成峰,宛若一条长龙俯卧长江之阴,距镇江市区仅36公里。镇江金港大道为城市一级主干道结合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使其与镇江圌山 风景区的行程仅需半小时不到,是镇江市域风景旅游最重要的风景区之一,它将与丹阳的六朝石刻、句容的茅山及宝华山一起,共同构筑起镇江市市域外围旅游圈。
同时,圌山风景区南可直接沿江公路及沪宁高速公路,使其与东南及上海、浙江等旅游区便捷联系,北可跨江与扬州、泰州等地旅游区相连。其独特的区域位置,使得圌山风景区既可与镇江三山及南山等风景区构成镇江市风景旅游体系,又可独立与苏南、华东旅游网相连,成为其中一中继枢纽。
相关景点
报恩塔
报恩塔位于圌山之巅楞严寺侧,砖石结构,高七层,明崇祯年间陈观阳所建。陈观阳,镇江丹徒人,自幼家境贫寒,经悬梁苦读,终于考中进士,官至明代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认真读书,倾其历年积蓄建成此塔,命名“报恩塔”。后来,此塔竟成长江航道上的标志。溯江而上,这是航行者见到的第一座塔,故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修圌山报恩塔记》拓本现身
《
修圌山报恩塔记》
今之塔由古之台也。势高耴,观云物,察灾祥。得因时谋所以保民。西竺氏谓为功德体重,舍利以塔用重塔。以舍利君阳燧取火而叶燋,方诸取水而癈祀。乃诩精造化,昊大神力,何禆于世哉!圌山据江海之交,塔其颠四无障碍,创自明季本邑陈观阳吏部。儒家者曰:陈因父肖教弟子严,为门下宗孙达毒死。经三检,历十九年得沥奏冤始伸。借此资冥福报恩,所以笃孝也。形家者曰:气象应当地尖主文锋,世尽知之。且其下大小诸沙洲,得多涨少坍,所谓定海针也。固也而猷有未尽者。咸丰粤乱遭毁,下层垣厚六尺,人取瓦祗余尺许。前令周公陶亝(齐)示禁,前守王公可荘,今令王公伯芳又同示禁。近代多贤士大夫,兹得复修行见体。
圣天子保民之意者必登此,以法古人次灾。气吞沧海,俯视东瀛,使鲸鲵避蹪,波不敢扬。即凖以俗情过客,览古油然兴。仁孝之思而仰止之,沙民耕读,蚕桑终古,得安居无虑,岂非功德哉!是役也,请诸当衟(道) 募及。外方郡中绅士代主笔墨者吴南宾、潘蠡湖、曹琹峰,会董估工者刘绍臣、李隺珊,赴公禀请者赵聘山、柳少云,收捐出条者叶丹崕。其于辛卯秌(秋)修于壬辰夏,成于癸已冬。捐资姓氏出入另石载。后光绪甲午里人,竭督修力者居士孙培之,始终厥事募欵(款)者僧济南,监修者僧明镜例得尽始。 周伯义撰并书。
朱方周儿伯义,焦东氏,子如父 。道光癸未中元后十一日生 。 陈荣清镌
箭洞
箭洞位于主峰西南山脊,顶高百丈,远看有如悬空而架的天桥,两边巨石突兀,中间山壁洞穿,传说是后羿射日时一箭误穿而形成的。
圌山上洞穴很多,但均非石灰岩溶洞,而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譬如箭洞,地质学上称为天生桥。圌山的洞穴都有很好听的名字,什么仙人洞、葛仙洞、滴水洞、鸽子洞、蝙蝠洞、盘蓝洞、观音洞、透天洞、老虎洞、仙桃洞、野猫洞等等,数得过来的整整72洞。或分布在巉崖,或隐蔽于幽谷。有趣的是大多数洞门前均建有小庵,原系僧尼们孤影青灯修行的地方。这些洞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尤其仙桃洞和野猫洞,当年还是抗日游击队的红色堡垒。
绍隆寺
绍隆寺位于圌山北面,始建于宋绍兴(1131—1162)年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重新修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玄烨首次南巡,驻跸镇江金山,赐绍隆寺为金山寺下院,后又赐为安葬祖师塔院。历史上绍隆寺也曾叫做莲觉寺、灵觉寺。
绍隆寺在“文革”前有灵塔近300座。清代金山寺十四位高僧均安息此处。如《中国佛教史》中提及的铁舟海大师、观心大师等高僧。铁舟海大师系康熙母亲的师傅。 “铁舟海和尚塔铭”的篆额出自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之手。安葬僧人的灵塔有普同塔和单塔之分。普同塔,顾名思义就是不担任职务的普通和尚圆寂火化后的骨灰合葬处。单塔则是有功德的高僧世寿尽后的灵寝。原先那近三百座灵塔下绝大多数是一般佛门子弟的遗骨。
绍隆寺存有几件稀世珍宝。如,明代弘治年间的一口铜钟,从五台山移到金山寺后却撞不响,置诸绍隆寺其声则浑厚悠远绕梁不绝。还有,寺内供有一尊呈倚坐姿势的观音像,上身半裸,肌肤丰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尊观音像请自雪域西藏的寺庙,而最早则是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引进的。
中国是崇尚龙的国度。尽管作为寺庙,但绍隆寺也不例外。
传说绍隆寺本身就建在龙地上,而寺庙的整体造型则是一条卧伏深山幽谷的巨龙:寺门前的六十三级石阶——龙须,寺门东墙呈“八”字——龙嘴,龙嘴正对数里路外呈馒头状的横山——龙珠,寺前两旁分别长着一棵血榉和一棵皂角树——龙角,进入寺门藏经楼下的殿堂中央有一块约一平方米的凸地——龙舌,寺庙东西各有一口井——龙眼,寺庙西北角有一块悬挂的巨石——龙鼻,龙身压在圌山下,龙尾则藏于长江之中。确实似龙,且惟妙惟肖。
据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临幸于此,见状大骇,不免担心这块“真象龙脉”孕育出真龙天子从而取代了大清的江山。谋臣建言道,该寺不宜住尼姑,理由是女人阴气太盛恐难以压阵。康熙颔首称是,遂传谕将绍隆寺赐给金山寺为下院,并赐葬乃母师傅铁舟海塔院,因而,绍隆寺的天井院落远不象别个寺庙那么宽敞,小巧玲珑仍保持着清代以前比丘们在此修行的格局。
圌山古炮台
圌山北麓的五峰山,犹如一个巨大的神龟伸颈探入江中,与对岸的顺江洲(现名高桥镇),把两公里多宽的江面勒成了不到一公里的隘口,这就是万里长江闻名的"圌山关"。而圌山关炮台则由圌山炮台、顺江洲的大沙炮台和江都的三江营炮台组成。三足鼎立的炮台设置,是扼守长江的第二关(第一关是由江阴要塞和南通狼山炮台构成)。
圌山炮台就设在突出江面的大矶头、二矶头上。一走进炮台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傲然耸立的"圌山抗英炮台遗址"纪念碑。炮台共有三处,眼前这一处保存比较完整。它雄峙在二矶头上,暗堡式的结构,全长30余米,炮口对着江面。分三个炮室,内呈腰鼓型。炮室中部最大宽度6米,脊顶高3.6米,进深8米,炮台口宽2.5米,门宽5米。门侧附小弹药库4个。堡壁厚3-5米。从塌落的顶部看,炮台系用黄泥、石灰、细沙分层浇筑夯实。据史书记载,当时圌山炮台共有20门大炮,80余名守军。
站在炮台上,俯视脚下,只见矶峻流急,形势十分险要。眺望对岸,大沙炮台遗址在滩头隆起,蹲伏在炮台南西两侧的两座弹药库还依稀可见。极目北望,三江营隐藏在迷漫的水雾之中……圌山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名不虚传!凭吊古战场,人们的思绪不由得不飞回160年前,仿佛看到了就在这荒僻险峻的崖头上,就在那芦苇丛生的江滩上,就在眼前这奔腾澎湃的大江里,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外敌:
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7月14日,作为保卫镇江的外围战在圌山关打响。
鸦片战争的战火刚刚燃起,就引起了作为江防重镇的镇江人民的警惕。尽管当时清廷负责江南抗英的"威武将军"奕经和两江总督牛鉴等正向敌人求和,但镇江全城官绅仍捐银数万两,加固城池;民众自动捐献铜、铁十八万斤,铸造大炮,圌山增设炮台。圌山周围的乡民,在各地人民抗英斗争的影响下,自动组织起来,准备抵御外寇。圌山脚下的大港、大路人民组织了"乡勇",积极配合炮台将士作战。
在圌山关狭隘的江面上,地方民众与守军配合行动,用巨石木排沉江以阻敌舰。又征用大粮船若干艘,船上满载苇草,浇上桐油,做成"火筏",准备对来犯敌舰施以火攻。
1842年7月,英军舰队由英政府全权代表璞鼎查率领,侵入长江,溯流而上。7月13日,英舰25艘,运输补给船47只,作战部队2000多人,到达三江营水面。次日,派侦察舰伯鲁多号和复仇神号驶至圌山进行测量侦察。早已严阵以待的圌山炮台纷纷开炮,大沙炮台也协同作战,激战一个多小时,命中敌舰后舱,许多英军掉落江中。敌舰吓得退回三江营锚地。
圌山炮台首战告捷,圌山附近人民欢欣鼓舞。7月15日,英军调集9艘军舰前来报复。面对来犯的英军舰船,守军和协助作战的乡勇毫不畏怯,集中所有弹药向敌前锋还击,打得敌舰在圌山关江面上乱转,始终不能上行一步。双方对峙许久,终因孤军苦守,弹尽台毁,守军将士才忍痛撤离。由于圌山关防线的失守,镇江城军民虽浴血奋战,也终被英军攻占。
恩格斯在《英军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高度评价了镇江军民的抵抗。他说:"如果英军在各地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就绝对到不了南京。"这是对镇江保卫战,也是对圌山关炮战的高度评价!
抗日战争初期,英雄的圌山关再次为捍卫中华民族尊严作出贡献。1937年11月12日,日寇攻陷上海后,即从水陆两路同时向内地侵犯。11月28日,日寇海军突破江阴要塞,并于12月初到达圌山关以北的三江营附近江面停泊,待机突破圌山关的炮火封锁。
由于淞沪前线六十余万大军仓皇撤退,溃不成军,布防于南京周围地区的十余万国民党军队,也不战自溃。这时,圌山炮台台长袁某奉镇江要塞司令部命令,下令自毁炮台,弃阵逃亡江北。当时,一些已在当地农村娶妻安家的炮兵,出于爱国热情,决心留下抗日。留下的12名炮兵组成敢死队,修复大炮一门,严密监视敌情。
日舰队到达三江营后,关闭灯光,乘夜幕掩护,悄悄向龟山头驶来。敢死队在队长彭永义的率领下,派一人下山躲在江边芦滩中,发现敌舰靠近,当即用手电向炮台示意。彭永义见信号立即下令开炮,首炮过远,二炮靠近。彭永义见连发二炮落空,推开炮手亲自瞄准,轰的一声巨响,第三炮命中日方一艘军舰。日舰队见首舰负伤,慌忙退向三江营。次日清晨,日军出动大批飞机,轮番俯冲,轰炸圌山炮台,炮台基本被毁。第三天早晨,日军认为圌山炮台不再有威胁,才敢重新启航。圌山炮台虽被日寇飞机炸毁,但也有力地震慑了日寇舰队,阻拦、推迟了日寇舰队对南京的入侵。
江畔涛声拍岸,山崖松涛阵阵,四野禾苗滴翠,到处野花溢彩……站在古炮台下,回眸望去,纪念碑耸立在山崖上,庄严、神圣、威武、凝重。这就是历史。历史使人们感受到屈辱的刻骨铭心和民族正气的荡气回肠。而如诗如画的现实又使人们萌发出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圌山关古炮台,是镌刻在圌山人民心中的丰碑,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永存!
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镇江圌(chui)山景区,其总体规划今天(2007年08月7日)正式出台。这标志着圌山风景区的建设工作全面拉开序幕。
镇江圌山景区总体规划理顺了管理体制,将圌山风景区划归镇江新区。将圌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纳入新区沿江开发的总体规划。这样,既有利于圌山风景区的统一管理和开发,也有利于解决圌山风景区在建设和管理上资金不足的困难,同时镇江新区也可借此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为新区建设增添人文色彩。
圌山最早由秦始皇定名,36处悬崖,72道险坡,一步一景。为进一步拓展景区功能,打造镇江城东旅游名片,出台的圌山总体规划面积为1003公顷,由圌山和五峰山两大板块构成。其中圌山以报恩塔为中心,涵盖奇洞、古寺、旅游服务区等6大功能区;而五峰山景区则以体现大江风貌为主题,具体分为五峰山、桥头、绍隆寺、运动休闲区4大功能区。
圌山古刹
在镇江新区大路镇圌山东南山麓,有座古刹“极乐禅寺 ”,又名“茅篷”。始创建于清末民初,当时寺庙兴盛, 朝山拜佛的人络绎不断,该寺惜于文 革初期被毁。1993年,丹徒县佛教协会批准由副会长觉俊大师主持,全面负责恢复极乐禅寺事宜,拟将原地藏王殿和极乐禅寺合并。经过数年努力筹资建设,重修的极乐禅寺已初具规模,气势宏伟,佛业兴盛不减当年,成为圌山重点宗教活动场所之一。为光大宗教文化,追叙前源,特勒石制碑以昭后人。
民俗风情
自古以来,圌山地区寺庙多,庙会庙戏也多,民间文艺十分活跃,大的庙会一年都演好几场戏,这些戏都由民间艺人组班演出,一般演京剧、锡剧、扬剧。除此以外,民间娱乐活动也丰富多彩,表演形式有舞龙灯、舞狮子、荡湖船、唱麒麟、踩高跷、挑花担等。这些文艺表演在春节期间走村串户,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舞龙灯
舞龙灯自古有之,每逢春节,舞龙队一进村,鞭炮迎接,锣鼓喧天,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全村的大人小孩都来观看。有时几条龙同时进村,摆开阵势,蛟龙上下翻腾,凌空飞舞,令人眼花缭乱,场面好不壮观。龙用竹篾扎制,九至十节不等,长达十余米。龙的身子以竹为骨,布为面,着色为鳞。龙身以黄色为多,亦有白色和青色。
挑花担
花担主要是两只花篮组成,饰以彩绸和各种花纸,由打扮俏丽的姑娘挑着花担,走村串户,翩翩起舞歌唱。
荡湖船
荡湖船参与人员多,感染力强,场面热闹,深受乡民喜爱。花船用竹子扎船骨,用布或纸糊面、画图案、着颜色,贴上对联,用绸布装饰船身,花团锦簇。表演时,船内立两位俊俏姑娘,握住船身,行走摇晃,如船在水中前行。船身左右各有一位船工来回撑篙,船首有一老翁手摇芭蕉扇,船尾有一老妇挥舞手绢前后窜跳。船内姑娘与老妇、老翁搭讪对白,风趣幽默,令人捧腹。还不时地演唱一些民歌或地方戏曲,悦耳动听。演唱时船外有二胡、笛子等乐器伴奏。
踩高跷
高跷用2米长的木棍两根,双脚踩在离地50厘米左右高处横棍上,双手提棍行走。然后将高跷绑在小腿上,腾出双手表演。表演者装扮成渔夫、樵夫、耕田者、读书人或以《西游记》、《八仙过海》中的人物造型,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演边唱。
代表人物
李竟成
李竟成1881年生于圌山脚下的许弄村小桥头。父漆工,曾任太平军旗官。李少年时,因家贫一度辍学务农,后得大港名儒赵蓉曾先生赏识,免费收读,与其子赵声(号伯先)同窗,志趣相投。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应征入新军三十三标,历任排长、队官,加入同盟会,继又考入南洋陆师学堂。
广州起义前,李竟成奉赵声召唤赴粤,潜往香港,被派策动新军反戈,奔走于省港之间。起义失败后,李潜回上海,参加同盟会上海地区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后,在沪与同盟会同志共商光复镇江、南京大计,衔命至常州、无锡等地,召集有志革命的退伍兵目,组织敢死队,暗藏武器,分批潜入镇江待机;将其亲戚开设的三益栈旅馆作为起义总指挥部,积极开展起义准备活动;与新军管带林述庆相互配合,争取巡房营统领陆如仙中立,赢得各要塞及海军官兵的支持;又得商界为起义筹集的粮饷巨款,遂兵不血刃光复镇江,成立军政府,李任军务部长。苏浙联军西取南京时,李渡江与徐宝山组成江北支队,率队抵十二圩,合水师营,克六合镇,与柏文蔚所率镇军支队,攻占顽敌张勋的辎重基地浦江,切断南京守敌北逃之路。攻打浦口时,李临时督阵,三日不食,为山炮震昏倒地,口吐鲜血。部下将其背下阵地抢救,苏醒后,强令左右送他到前线继续指挥作战,官兵深受感动,士气大振,以一当十,终于攻克浦口。南京光复后,李任陆军第十六师参谋长,后任镇江卫戍司令,孙中山授予陆军少将衔。任职期间,整顿社会秩序,为民除害,镇压了罪恶累累、民愤极大的恶棍七人,悬首四门,以儆效尤;枪毙了徐宝山的心腹团长、血债累累的边振新;倡议修筑了京畿路。民国4年(1915),袁世凯谋复帝制,李与黄兴、赵驭六、马贡芳等联名通电讨袁,遭袁通缉,被迫匿居上海租界,至袁死后返里。此后,大小、新旧军阀争战不休,辛亥革命果实业已葬送。李痛悼林述庆遇害,受内部排挤,隐居故里种地、开窑坊度日,以书法自娱。邻里每遇不平事则为调处,遇欺压乡民的地霸豪绅则不稍让。民国24年(1935),李竟成病逝于故里,其墓葬于圌山东麓。
赵声
在镇江,提起赵伯先,很少有人不知道。因为镇江有条马路叫伯先路,又有一个公园叫伯先公园。
赵声,字伯先,1881年生于圌山脚下的大港镇。青少年时期,就慨叹清政府的腐败黑暗,有拯民救世的大志。他精诗文,擅武事,体貌魁梧,性情豪爽,疾恶如仇,称誉乡里。1902年在江南陆师学堂毕业。次年,东游日本,结识黄兴,革命之志益坚。归国以后,在家乡大港举办阅书报社,宣传救国主张,唤醒国民觉悟。不久去南京,任两江师范学堂教员,创作七字唱本《歌保国》,秘密散发,宣传革命。1905年任新军三十三标标统。1906年加入同盟会。因为对士兵宣传革命,被清政府两江总督端方发觉而出走广州,历任督练公所提调,新军第一标、第三标标统。1909年与黄兴等酝酿广州起义,次年广州起义失败。清政府获悉赵声为这次起义的主谋,悬赏捉拿,赵声与黄兴等化名匿居香港。1910年6月,孙中山先生到日本,赵声应召会见。孙中山对赵声亲如手足,甚为器重,认为赵声运动广州新军以来,成绩卓越,虽经失败,但新军大部分力量仍在,遂酝酿仍于广州再度起义。在此前后,赵声曾去南洋,筹募革命经费,并任香港同盟会会长。
赵声革命业绩的光辉顶点就是组织并指挥1911年3月29日的广州起义,亦称黄花岗之役。1910年10月,赵声参加了孙中山召集的槟榔屿会议之后,首先回到香港主持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收容被清政府遣散的新军战士。1911年1月,黄兴、胡汉民相继来到香港,成立领导机关统筹部,后来又成立起义指挥部。赵声以其统军的资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被大家一致推举为起义总指挥,黄兴为副总指挥。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黄兴先入广州指挥,应变仓猝,等赵声与胡汉民次日早晨率众赶至城外时,起义已经失败。赵声痛不欲生,忧愤成疾,回香港后即大病,延至5月18日,临终前大呼:"出师未捷身先死"、"吾负死难诸友矣,雪耻唯君等!"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了表彰先烈的功绩,特于民国元年(1912)明令追赠赵声为上将军,将灵柩由其弟从香港迎迁故土,安葬于镇江南郊竹林寺附近,营建烈士陵墓。迁葬之日,镇江各界人士于琴园举行万人追悼大会,柳亚子、冷御秋等到会致挽诗,表示对烈士的深切怀念。
赵声一家是革命的一家。他的长弟赵念伯、二弟赵光也参加了赵声的革命活动。黄花岗之役,他们都到了香港,在组织队伍、运送枪支弹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武昌起义以后,他们在上海参加陈其美领导的攻打制造局的战斗。辛亥革命成功后,赵念伯任独立混成旅旅长,孙中山授予少将军衔。赵光在赵念伯部下任团长。他们都参加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事败后亡命日本。1917年孙中山建立"粤军"以后,赵念伯、赵光都在"援闽"粤军工作,1919年赵念伯不幸病逝于漳州总部。赵声的妹妹赵芬、夫人严承志都是女中豪杰。在广州3月29日起义之前,她们都在香港参加起义的准备工作。武昌起义以后,参加了光复南京的妇女战斗队,严成志被任命为总指挥。至于赵芬,蔡元培先生在《赵芬夫人传》中称她:"慷慨爱国,既见于革命之不可以已,则急起直追之。""武昌起义,偕其兄率旧部转战于南京、上海之间,手制炸弹,躬冒枪刀,数濒于危而不稍馁。"蔡元培先生将她与秋瑾相提并论,说:"夫人运动革命,与吾乡秋君瑾同,豪于饮,工于文亦同。"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几次拨款对赵伯先烈士陵墓和伯先公园进行修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在伯先公园重新整修时,亲笔题写了"伯先公园"四个端正秀丽的字,镌刻镶嵌于园门右侧,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先烈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