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士禅林
首页  > 江苏  > 南京  > 六合区   »  大士禅林景点介绍

大士禅林

大士禅林
大士禅林”占地面积20亩左右,始建于元朝年间,距今约800年历史,清道光乙亥年荷月重修。大殿中央供奉着高四米的释伽牟尼金像,宝殿东侧的庭院中有一株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古树——菩提树。这株菩提树系“大士禅林”第一代开山祖师上广下善法师亲手所植,距今亦已近八百年。2017年,兴化市大士禅林被认定为江苏省第四批三星级宗教活动场所。
中文名
大士禅林
所在地
江苏省兴化市沙沟古镇
原    名
大士庵
重建时间
1999

历史由来

元朝末年,沙溪(沙沟旧称)镇上来了一位云游四方的广善大和尚,他身材高大,一身袈裟,和颜悦色,慈眉善目,虽年届七旬,但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这天,广善大和尚从镇东向西转了一个大圈来到镇北虹桥。当下正值春暖花香、草长莺飞的季节,和尚心旷神怡,远处眺望。这时,桥下突然一声水响,和尚下意识低首一看,只见一条约有2斤重的鲤鱼从水中跃出,溅起无数水珠后又钻入了水中。和尚大喜,他发现沙沟四面环水,地形如鱼,再者刚才桥下碧波里有鲤鱼跃出,宛如鱼跃龙门之势。他心生喜悦,认定此处必是鱼眼之处,并发心在此开山建寺,取名“大士禅林”。 “大士者,菩萨之别称也”,此大士是指观音大士,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得免六道轮回,脱离生死苦海。大士禅林建成后,为广结佛缘,广善大和尚去苏州普陀寺引进一株菩提树苗,亲手培植于寺内。菩提树最初是随着佛教的传入引进中国的。梁武帝元年(502)僧人智药三藏法师到天竺国(即今印度)参学朝圣时曾带回菩提树并亲手培植于广州光孝寺内。真正的菩提树由于气候、土壤等种种原因,并不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栽种,只能生长在与印度气候相仿的中国的南方少数寺院,而中国的北方和长江中下游根本不可能生长。古代的僧人们独具慧眼,他们选用一些和佛树接近的树种来代替菩提树奉养。广善大和尚将菩提树苗栽在寺院天井中央,他每日为佛树诵经、浇水、施肥。那些日子里,和尚把整个心都扑在这株树上。下雨、刮风、响雷、打闪都要看望。冬天用稻草把树干包裹御寒。在广善和尚的精心呵护下,树越长越大,5年后菩提树开花结果。第一年结的果不多,和尚将菩提子穿成的几串佛珠虔诚地供奉在佛像前。以后树上结的果逐年增多。和尚将佛珠赠送给其他寺院的长老及居士信徒。据说广善圆寂坐缸时,唯一带走的就是胸前佩戴的108颗菩提子念珠。 抗日战争时期,寺院毁于战火,菩提树亦遭摧毁。后经大士禅林重建第十代传人、天成师太精心焐培,菩提树竟奇迹般地萌芽复活了。“文化大革命”期间菩提树再次遭到人为摧残,与杂物碎砖为伍。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这株菩提树得到重生,竟然茁壮成长,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年年果实累累,实属罕见,令念佛之人和寻常百姓惊叹不已。

抗战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不断改善,1994年茗山老法师受台湾省台北市弥勒内院之邀请,赴台讲经,得遇性海老师太谈及祖国宗教信仰的政策,时年89岁的性海师太怀着爱国爱教的热忱之心和思念故乡之情,有回乡复建之念。得到了茗山法师的首肯。次年回乡,连续两年提出请求,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批准复建,并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了复建筹委会,于1996年10月奠基破土动工。茗山老法师因沙沟是其外婆的家乡,先后多次来沙沟大士禅林主法和指导。2000年6月3日由茗山老法师主法为诸佛开光庆典。庙门匾额“大士禅林”、“大雄宝殿”及诸殿堂匾额均由茗山老法师亲笔题写。
  1998年夏,大士禅林管委会因性海老师太年事已高,每年奔走海峡两岸,为后继传人起见,经茗山老法师推荐在上海沉香阁出家的延慧师太来沙沟协理性海老师太,并得到性海老师太的认可,延慧师太为十二代传人,任大士禅林住持。2003年1月20日性海老师太圆寂。目前,祖堂存有茗山老法师、性海老师太的灵像及二老骨灰之灵塔两座。

古刹现状

经过逐年修缮和完善,大士禅林内现有十余座大小殿堂,大雄宝殿内佛像高大庄严,大小佛像全部贴上真金。玉佛大小4尊,各种法器俱全,千佛灯幽冥钟亦已登堂,功德碑廊已建成。配套设施也基本齐全,客房、斋堂能容纳百余香客,大小法会都能做。山门外广场宽阔小桥流水,仿汉白玉的狮头栏杆古色古香,高大照壁造型古朴精美,与山门呼应增加庄重气氛。岁月变迁,时光流逝,大士禅林采日月之灵气,积天地之精华,经风云变幻到人世之沧桑,迎来了佛光普照的盛世年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