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海红园
首页  > 上海  > 闵行   »  上海红园景点介绍

上海红园

上海红园
上海红园位于闵行区江川路354号,南临江川路,东邻红园路,西接瑞丽新村,北至宾川路。全园面积4.08万平方米。该园前身为上海汽轮机厂的专用绿地,后经改建,取名“小公园”,于1960年7月23日正式开放。于1962年改名为“红园”。
中文名
上海红园
类    型
公园
别    称
小公园
位    置
闵行区江川路354号
周边公交
闵行16路、闵东线、闵马线

简介

上海红园内大量种植红叶李、青枫、红枫、三角枫等红叶树种,依山傍水,聚散相成。水面自然曲折,湖中心南部的无名岛由三曲平桥与岸相连,山腰建有枫亭,水道上架有“凌波桥”,湖面可以行船荡浆。园内大树参天,绿荫蔽日,树木生长茂盛,分为“樱花烂漫”、“玉兰争艳”、“桂子飘香”、“水杉林”、“雪松林”、“棕榈林”等植物景区。春之玉兰、海棠、樱花,夏之紫薇、夹竹桃、秋之红枫、桂花、冬之腊梅、梅花等,景色优美,自然生态极佳,鸟类众多。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钱松。园内还设有儿童乐园、老年活动中心等娱乐活动区。上海红园为上海市双优公园。交通:徐闵专线、莘海专线在江川路站下车,东坪专线在华坪路站下车,闵行16路、闵东线、闵马线江川路汽轮机厂站下。

历史沿革

1956年,上海汽轮机厂征用农田33亩(2.2万平方米)建托儿所,取名“红园”。园内除建筑外,植树30余种5000余株,以女贞、海桐、白杨、柳树为主。在园东部挖一个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人工湖,取土堆一座高3.5米的土山。1960年,闵行区人民委员会根据建设卫星城镇的规划,决定将红园和毗邻的学校及农田共76亩(5.07万平方米)辟建为文化游憩公园。工程由市园林管理处设计科柳绿华规划及绿化设计,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充分利用原有河道、设施和树木,投资9.8万元。同年3月1日,由上海县绿化工程队、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闵行区建筑公司施工,当年7月23日对外开放,初名小公园,1962年5月改名红园。1972年后,公园曾多次进行局部的改建或修复,但在总体上仍保持原有的风貌。

园景介绍

公园以水组景,山水结合,聚散相成。水面自然曲折,湖中心的小岛与沿湖设置的亭、廊、台、桥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景色。横卧于园东北部的土丘长60米,宽6米,高1.4米左右,上植青枫、黑松、桂花。在园东土山腰建枫亭,石结构,六角上翘,攒尖顶,顶上设置荷花型石柱,亭内设石凳,面积12.54平方米。亭周围种植青枫、红枫、黑松、桂花、木瓜海棠、广玉兰。位于园湖中心南部的无名岛,面积约200平方米,岛上丛植红枫、孝顺竹、木芙蓉、榔榆、白榆。无名岛有三曲平桥与岸相连,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宽1.85米,长10.8米。园东北有一座南北跨湖的石拱桥,宽2米,桥栏上有12只雕工精细的石狮,南堍下置2只稍大的石狮,桥身两边镌“凌波”两字,桥南植大海桐球和黄馨。园中部濒湖建面积为15.75平方米的六角亭,钢筋混凝土结构,翘角,绿色琉璃瓦攒尖顶,顶上置石葫芦,亭内置水泥凳和铁杆扶靠。亭西面桥头两侧群植枫树、柏树,枫柏之间恰似一小涧,故称“枫泊涧”。位于园西南有座松亭,面积9.6平方米。亭木结构,单檐木挂落,六角上翘,绿色琉璃瓦攒尖顶,顶上置荷花芯石柱。亭内南北两边置扶王靠,东西有门通园路。亭旁群置高低错落的黄石,四周丛植松树、翠竹、梅树。植物配置以常绿树为基调,植以众多的色叶树木,突出了红园的“红”。常绿树以香樟、雪松、黑松、棕榈、广玉兰、桂花、八角金盘为主要树种,落叶树主要为红叶李、槭树、青枫、红枫、白玉兰、腊梅、紫薇、樱花、海棠。园内大树绿荫蔽日,在高大乔木之下,植以成片灌木及地被,层次分明,形成合理的植物群落,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园内有“樱花浪漫”、“桂子飘香”、“水杉林”、“雪松林”、“棕榈林”等植物景区。在主干道路两侧自然式的种植桂花、石楠、白玉兰、红叶李、茶花、杜鹃、洒金桃叶珊瑚,间植海桐球,瓜子黄杨球,以青桐、枫杨、香樟、黑松、三角枫作为遮荫树种。土山上大量种植黑松、龙柏、罗汉松、广玉兰、扁柏等常绿乔木,并间植红叶李、乌桕、枫树、榔榆、金丝桃、六月雪等花灌木,树木季相变化丰富多彩。水边以垂柳为骨干树种,配植木芙蓉、海棠等花灌木,以增加景色变化。儿童园内四周珊瑚树遮住栏杆,并植紫薇、合欢、蚊母树、梅花、七叶树、乌桕、红叶李、茶花、红枫、含笑等乔灌木,中间空地种植高大悬铃木和枫杨。花坛18只星罗棋布于园中,面积共600平方米。全园树木共114种6157株,乔木与灌木之比1∶1.35,常绿树与落叶树之比1∶0.38。 儿童园内有秋千水面有手划船、脚踏游船。园中还设有售品部、餐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