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黑龙江省博物馆
首页  > 黑龙江  > 哈尔滨  > 南岗区   »  黑龙江省博物馆景点介绍

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始建于1906年,主楼是一座欧洲巴洛克式建筑,为原俄罗斯商场旧址,为国家一级保护建筑。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博物馆成为全国首批集历史文物、自然标本、艺术品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公益性博物馆,承担着黑龙江省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文物和自然标本的保护、发掘、征集、采集以及研究、陈列等工作。
中文名称
黑龙江省博物馆
外文名称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museum
类    别
综合性博物馆
地    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竣工时间
1906年
开放时间
每周周二至周日
馆藏精品
《蚕织图》、《九歌图》、《斗浆图》
镇馆之宝
金代铜坐龙

历史沿革

早在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开通,一批俄罗斯学者来到哈尔滨,并倡议建立博物馆。经过中国地方当局批准,首先成立了以中国地方官员为主的东省文物研究会,由东省铁路督办、博士王景春担任会长,将原莫斯科商场(现省博物馆主楼)改作研究会的陈列所,1923年6月12日,东省文物研究会陈列所在此成立并对外开放。此后黑龙江省博物馆几经更名:1929年改称东省特别区研究会(陈列所);1931年改称东省特别区文物研究所;1932年改称伪北满特别区文物研究所;1936年改称伪滨江省立文物研究所;1937年改称大陆科学院哈尔滨分院(博物馆);1945年改称哈尔滨地志博物馆;1946年日本投降,俄国人接管,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常设运输经济陈列馆;1950年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研究所;1951年中国开始接管,改称松江省科学博物馆;1953年改称松江省博物馆;1954年随着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松江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博物馆筹备处合并,始称黑龙江省博物馆。1962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该馆书写馆名。1978年办公楼建成,建筑面积1168平方米,共分上下五层,为全馆主要办公区,文物照相室、文物修复室、剥制室、裱糊室、文物修复室、资料室等均设在办公楼内。1983年藏品库房建成,建筑面积2949平方米,分上下五层,收藏着该馆所有馆藏文物标本和大量中、外文资料。2006年9月30日,省委第104次常委会议决定“省市共建一座高质量、一流水平的博物馆”。同年10月份开始,由省文化厅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哈尔滨市政府等相关部门共同进行了省博物馆新馆的选址工作。哈尔滨市规划局、松北区政府、省国资委等单位对哈尔滨市各区和江北10余处可供开发的地点进行了考察、比较和协调,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出《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馆址选择报告》。根据报告的意向,经过省内知名、资深的文博、建筑、地质、规划、环保、国土资源等专家的论证,并认真听取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征询意见后,最终将新馆址确定为哈尔滨市太阳岛月亮湾(省科技馆北侧)地区警备路与哈黑公路交汇处西北向,总占地面积为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位于松北区月亮湾的新馆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16年建成。2015年下半年,成立了黑龙江省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中心。

展馆布局

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陈列面积包括临时展览为3000平方米,库房面积近3000平方米。馆设有自然部、历史部、保管部、群众工作部、陈列制作部、办公室、业务技术室、集体企业科,附设一个文博服务社。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1999年推出该陈列,是该馆的重要基本陈列,其内容设计以文物为主体,结合文字说明、图表、绘画、景观等辅助展品,展示了黑龙江地区4万年的人类历史和文化,重点突出了史前文化、渤海文化和金源文化。《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展出文物935件,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分为“远古人类”、“早期居民”、“文明曙光”、“跨入文明”、“方国争雄”、“忽汗州都督府——海东盛国”、“辽泰州与五国部”、“金源内地”、“开元路与水达达路”、“奴儿干都司”、“黑龙江将军”11部分,上起原始社会,下至公元1911年。所陈列的展品大部分是黑龙江地区典型遗址出土的文物和历代珍贵的传世品。《自然陈列》:1999年推出该陈列,陈列面积1250平方米,由古动物和现代动物两部分组成,展出标本1200余件,其中有一些国家I、II类重点保护动物的珍贵标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古动物陈列占地面积480平方米,重点展品中有黑龙江平头鸭嘴龙、披毛犀和松花江猛犸象大型骨骼化石,它们都是黑龙江省博物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掘的;现代动物陈列占地面积750平方米,陈列标本重点突出黑龙江省特产动物,也有少量世界珍稀动物,如丹顶鹤、东北虎。对重点展品多用生态景箱展出,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邓散木艺术陈列》:汇集了中国当代著名书刻艺术家邓散木先生的著作、印章、书法、扇面及印谱作品,共展出196件作品。 该展览自1986年对外开放以来,先后经历过三次修缮,修缮后的《邓散木艺术陈列》将以声光电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展现。

临时展览

自1998年来,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的主要临时展览有:《目击暴行——吕岩松摄影展》《馆藏铜佛展》《世界蝴蝶展》《海洋贝类展》《黑河刘明秀俄罗斯艺术收藏展》《禁毒宣传教育展览》《黑龙江日报社名家书画收藏展》《首届中国人体摄影艺术展》《莲花杯—林海雪原四季摄影大赛作品展》《哈尔滨文物收藏精品展》《杜奎生明清皇帝玉玺仿制品收藏展》《雨桐个人收藏贝壳精品展》《性知识教育展》《基因的故事》《生命与宇宙》《秦始皇兵马俑大型文物精品展》《百年音乐家故乡回顾展》《中国载人航天展》《阿穆尔河流域的那乃族文物展》《鲁迅读书生活图片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图片展》《人体奥秘科普展》《海底珊瑚花展》《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艾滋病知识》《至尊国礼—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礼品巡展》等展览。其中2003年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引进的《秦始皇兵马俑大型文物精品展》,展出85件考古发掘出土的珍品,展期50天,接待观众11万人次,盛况空前,创下了该馆同期观众量的最高记录。

馆藏文物

黑龙江省博物馆有各类藏品108584件(套),其中历史文物、艺术品29341(套),自然标本79243件(套)。一级文物83件(套),二级文物898件(套),三级文物4151件(套)。其中历史文物、艺术品藏品的来源,主要是上级有关部门调拨,自然标本一部分是早年收藏,一部分是该馆挖掘、采集和征集的。此外有图书4万多册,馆藏自然标本较多。岩石、矿物、土壤、动植物和古生物化石标本共7万多件。历史文物、少数民族文物及绘画等共有3万多件。(2014年数据)  到2015年10月19日,省博藏品统计数量已达627982件。 

对外交流

黑龙江省博物馆先后在厦门、泉州、广州、佛山、东莞等地举办了《中国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恐龙暨第四纪动物化石》巡回展览,在广东地区举办《馆藏蝴蝶标本》展览,在杭州、河北举办《馆藏潘天寿先生书画作品》展览,在广州、深圳、青岛举办《邓散木书画艺术》展览,在加拿大阿尔伯特省博物馆举办了《中国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皇家珍品》展览等。

出版著作

黑龙江省博物馆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为基础,出版了《黑龙江省博物馆藏蝴蝶标本精选》《远方的朋友 贝林先生与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钱币精选》《黑龙江省博物馆藏佛造像精选》《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鼻烟壶精选》相关藏品精品书籍113套(179册),构建起黑龙江省博物馆图书的特色体系,其中《邓散木全集》(52卷)凭借着卓然超群的图书品质获得了极其宝贵的国家专项出版基金。

所获荣誉

黑龙江省博物馆是国家科普教育基地、省级旅游定点单位、市区级德育教育基地。1999年,《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展厅被评为省十大陈列精品奖。2001年被评为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同年获黑龙江省讲解员大赛团体二等奖。2003年被省妇联授予黑龙江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2005年被授予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集体。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每周周二至周日,周一全天闭馆,节假日除外。
  夏季:4月1日—10月7日 早9:00时至晚17:00时,下午16:00时停止发票。
  冬季:10月8日—3月31日 早9:00时至晚16:00时,下午15:00时停止发票。

观众须知

门票:观众凭有效证件在博物馆门口的发票处免费领票,领票时请有秩序地排队,并听从工作人员安排;为合理安排团队参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社区、旅游团队等社会团体参观,须提前3天凭单位介绍信或旅行社任务派遣单到博物馆发票处预约登记,并按预约时间进行参观;60岁以上老人(凭老年优待证)、残疾人(凭残疾证)、孕妇及其他行动不便者可优先领票参观。
讲解:五语讲解,对馆内的历史、自然及艺术三大基本陈列可进行汉语、英语、俄语、韩语、日语五种语言的讲解;手语讲解,对弱听及有听觉障碍的观众可进行手语讲解;免费讲解时间,上午 9:30时 — 10:30时,下午14:30时 — 15:30时。

公交线路

可乘2、7、8、11、13、14、16、18、21、28、31、32、33、55、63、64、74、81、92、94、101、103、107、108、109、110、115、120到博物馆站或省博览中心站或建设街站下车。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