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瓜乡

黑水瓜乡的形成历史悠久,远在一千多年前辽国统治北方时就有种植。据《契丹志》记载:“契丹破回鹘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而当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为了打开西域的交通线,亲自率兵西征。契丹军在炎热干旱、水源奇缺的沙漠地带作战,饮水成了大问题。而原产于新疆绿洲的西瓜能消渴解饥,便于携带保存,于是就成了行军必备品。西征胜利后,耶律阿保机下令把西瓜的种子带回辽都上京一带栽培种植。不久,辽国重镇泰州的城郊黑水就有了西瓜种植业。辽国初年,有一个叫作胡峤的中原人来北方旅游考察,途经泰州黑水一带时,第一次品尝到了西瓜,大为惊奇,他详细了解西瓜的栽培技术,并把种子带回了中原。
洮南府志、市志也曾记载,清朝中后期,黑水西瓜及西瓜籽是皇宫的贡品。民国初年,是东北军阀张作霖、吴俊升、蒙古王爷札萨克图等达官贵人府上的消暑解闷的珍品。只是到了解放后,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黑水瓜乡的瓜农们才可随意采摘食用自种的西瓜,还经常向中央的会议、党和国家机关提供精品消暑西瓜。由于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技术成熟,黑水西瓜正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疙瘩”。
黑水瓜乡,风景独特。春天,瓜农便盼望西瓜能早日上市。他们普遍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提高地温,促其早熟。于是瓜地里便出现了银白色的彩练。阳光下,田野黑白相间,彩练熠熠生辉。盛夏,瓜乡的长白公路两侧,到处是瓜棚柳巷。瓜农把翠绿的西瓜摆成或绿墙或长龙,形成强势的实体广告,引来全国各地的无数瓜商。有的把西瓜切开,露出甘汁充溢的红瓤,吸引着过境的游客,于是便产生了挡不住地吸引;秋天,装载着西瓜的大小运输车聚集在黑水西瓜市场,汇成了翠绿的海洋。来自祖国各地的瓜商,南腔北调地和瓜农谈生意,一排排载重汽车,一列列火车等待商家交易成功后,便把西瓜运到祖国四面八方。冬天,阳光充足的大棚里,精品西瓜秧开始舒展腰肢,结出的西瓜品种繁多:熟透的成品有的大而无籽,有的小如拳头,有的方如木块,成为冬季待客或观赏的珍品……
黑水瓜乡,让人不思离去,让人终生难忘!
- 曾都区 1擂鼓墩古墓群
- 曾都区 2安居遗址
- 曾都区 3琵琶湖
- 曾都区 4随州大洪山
- 曾都区 5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 曾都区 6鸡鸣山
- 曾都区 7曾侯乙墓
- 曾都区 8随州西游神话世界女儿国
- 曾都区 9随州西游记漂流景区
- 广水 10徐家河风景区
- 曾都区 11大洪山林泉生态园
- 广水 12黑龙潭风景区
- 广水 13高贵三潭风景区
- 曾都区 14千里淮河第一漂
- 广水 15杨涟故里
- 曾都区 16新四军九口堰纪念馆
- 曾都区 17千年银杏谷
- 广水 18武胜关
- 曾都区 19白龙池
- 广水 20平靖关
- 曾都区 21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区
- 曾都区 22随州神农洞
- 曾都区 23炎帝神农烈山
- 曾都区 24乾元山太乙古观
- 曾都区 25府河现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