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突厥石人
首页  > 内蒙古  > 锡林郭勒盟  > 阿巴嘎旗   »  突厥石人景点介绍

突厥石人

突厥石人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的考古工作者锡林郭勒地区的东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西乌珠穆沁旗、正蓝旗和多伦县等地,发现了大量的突厥石人。在隋唐之世,此地一直是突厥人生活的地方,他们遗留下大批的突厥文物,这些石人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了。曾经散落在草原上,如今矗立在文物站内的“突厥石人”。从造型上看,这些石人有男亦有女,有长者亦有儿童,多数在1米3左右。据考证,这些石人,多数为墓前殉葬品。这些石人大都利用天然形状的巨石,雕塑线条流畅、逼真,表现出了古代突厥人雕塑艺术的精湛高超。
中文名
突厥石人
身    高
1米3左右
性    质
墓前殉葬品
风    格
雕塑线条流畅、逼真

突厥

突厥是中亚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现在全球约有1.3亿操突厥语族语言的人,他们大多自称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后裔。这些人的分布在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的新疆,遍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辞海释义

《辞海》中这样描述突厥:“中国古族名。广义包括突厥、铁勒各部落,狭义专指突厥。公元六世纪时,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带。首领姓阿史那。金山形似古代战盔,俗称‘突厥’,因以名其部落。初属柔然,为锻工。公元546年,首领土门击败铁勒,收其众五万余人。公元552年破柔然,建政权于鄂尔浑河流域。疆域最广时,东至辽海,西达西海,南到阿姆河,北过贝加尔湖。有文字、管制、刑法、税法等。北朝的统治者与之通婚。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相关史实

突厥是铁勒的一支。铁勒即战国秦汉时期的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的敕勒(高车)。突厥起源地在叶尼塞河上游,是一个以狼为图腾的部落,据《周书·突厥传》中记载,传说突厥人的祖先与狼结合后,生下十男,十男长大后,各娶妻生子,各自为一姓,阿史那就是其中之一。后来移居到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北山(今博格多山)。公元5世纪中叶,突厥人成为柔然的种族奴隶,被迫迁居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为柔然奴隶主锻铁,被称之为“锻奴”。从5世纪后叶起,被柔然奴役的部落不断进行逃亡和反抗,敕勒各部最为激烈。突厥人也逐渐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公元546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且合并了铁勒各部五万余人,开始发展壮大起来。他们一方面与柔然断绝关系,另一方面,向西魏求婚。公元551年,西魏把长乐公主嫁给土门首领。公元552年,土门发兵大败柔然。土门遂以漠北为中心,建立起突厥政权——突厥汗国。此后不久,土门弟点密,统领大军十万人,攻占了西域各地,自立为可汗,建汗廷于鹰娑川(今新疆车县西北的小裕勒都斯河)。后又在今中亚楚河西岸设立夏都,在突厥西部形成一个独立的势力。公元553年,土门死之后,土门弟木杆可汗即位。突厥灭柔然,东走契丹及奚,势力日渐强盛。突厥政权辖境辽阔,东自辽水,西至里海,南达阿姆河,北抵贝加尔湖,汗廷设在于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公元583年,突厥正式分为东西两部。东突厥于585年接受隋朝统治,部分突厥人南迁到漠南一带。隋末唐初,东突厥又逐渐强大起来,对中原王朝统辖地区发动过多次进攻。公元628年,原役属于突厥的薛延陀在漠北建立政权而独立。630年东突厥被唐朝灭亡。归附的东突厥人由唐朝统一管辖,将东突厥原统治区漠南分为六个州,分别由突厥贵族担任都督。两突厥政权在唐初比较强大,中央亚细亚一带及西域地区都受它的控制。后来西突厥分裂为二,力量削弱。唐朝在对西突厥的斗争中,占领了天山北麓各地及焉耆、龟兹。公元651年,西突厥贵族阿史那贺鲁叛唐。唐朝屡次发兵平叛,于657年消灭了西突厥。唐朝先后在西域设置了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个军事据点和昆陵、蒙池两个都护府。这样唐朝的管辖权延伸到中亚巴扼喀什湖以西的地区。公元682年,漠南一带的东突厥族,以咕咄禄为首叛唐,建立后突厥政权。后突厥经常发兵侵扰唐朝的北部地区,把唐朝的人、畜大量掠去。唐朝多次对后突厥发兵。在后突厥奴隶政权统治下,各族统治阶级不断发生兵变。如葛罗禄部于714年归附唐朝;拨野古、回纥、同罗、仆固、霫五部又于714年归附唐朝。后突厥统治阶级在统治末期,相互斗争激烈。回纥、葛罗禄等部乘机独立。公元745年,回纥首领率领部众,消灭后突厥政权。突厥各部大多数归附回纥政权,一部分西迁到中亚;一部分南迁,归属唐朝。

突厥石人

史籍记载

新据《周书》、《隋书》和新旧《唐书》等史书所记载,突厥人有着别具风格的埋葬仪式和风俗:人死之后,将死者的尸体停放在毡帐内,其子孙及其亲属杀马羊,放在帐前进行祭祀,并牵着马绕帐走七周。然后,进帐门用刀将脸划破,血泪齐流,连续这样做七次,才算完结。以后再选择一个日子,取死者所乘之马及所用之物,与尸体一齐烧掉。将烧后的骨灰,等待着时间埋葬——春季死的,要等到秋末草木发了黄,才能埋葬;而秋冬死的,要等到春天草木繁茂时才去埋葬。埋葬骨灰的时候,亲属对其进行祭祀及走马划面等仪式,与初死时所举行的一样。墓表上刻一石条,画上死者形象及其生前征战的情况。身前在战场上杀一个人,则立一石块,因此有的多至千百块,并以所祭的羊马头衔刻挂在石表上。埋葬骨灰那天,男男女女都穿上鲜艳的盛装,集会于埋葬的地方。而此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石人,就是埋葬死者时所立的纪念物,它们记载着突厥人繁荣的过去,透露了他们曾在内蒙古草原上活动的信息。而他们作为别具风格的石刻艺术作品,是突厥人留给人类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面对这份遗产,我们不得不惊叹于突厥人1400多年前伟大的创造才能和智慧。疆草原上一种黑石头能敲出动听音乐,但吸引专家的是石头上雕刻的石人,它们没有国界的区分,成为北方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考古发现

在新疆阿勒泰市郊外的旷野上,有一堆黑色巨石,有人说是陨石,也有人说是一种特殊的金属矿石,但引起考古学家注意的却是黑石头上雕刻着的草原石人。草原石人是亚欧大草原上一种重要的文化遗迹,近100年来,中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石人可能是古代突厥人的遗存,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为求灵魂不灭,便为自己雕刻一尊武士形象的石人。但更广泛的调查发现,某些石人和突厥石人之间有一些根本性的差异,那么它们又是什么人留下的呢?新疆草原上一种黑石头能敲出动听音乐,但吸引专家的是石头上雕刻的石人。阿米娜是一户牧民,她的家住在阿尔泰山脚下一片辽阔的荒原上。但阿米娜全家人都不放牧,而是常年守护着山坡上一堆黑色的巨石。收取参观黑石头的门票成为阿米娜全家的经济来源,她告诉游客,这是一堆铁陨石,并为游客们准备上小铁锤,因为黑石头能敲击出悦耳的音符。不过专家认定,这可能是一种叫做闪长岩的含金属量很高的石头,是阿尔泰山的自然石。对于一位在新疆从事了近40年考古工作的专家王明哲来说,黑石头真正吸引他的,是其中一块石头上刻画有人脸,因为正是这种石人,见证了亚欧大草原几千年来的风云变幻。离阿米娜家不远的公路边上,还有很多地方都埋着黑石头,而其中有的石头上也隐约能辨别出简陋的人形。沿着阿尔泰山继续北行,在一个叫阿贡盖提草原的地方,又有十几座石人矗立在旷野之中。石人的存在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除了新疆的天山和阿尔泰山,向东与之相连的蒙古国、南西伯利亚草原,以及我国的内蒙古部分地区,向西穿越中亚腹地,一直到里海和黑海沿岸,都存在着石人,它们没有国界的区分,成为北方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科学推论

北方草原上曾生活过多个游牧民族,谁才是石人真正的主人?由于现在生活在石人地区的民族,比如说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都没有立石人的习俗,因此石人的族属必须到古代民族中去寻找。据说石人身后都会有墓葬,因此专家首先想到要在墓穴中寻找证据,但现实中关系保存完好的石人和墓葬极少,即使找到了类似遗迹,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专家们一般只清理那些被盗和被破坏过的墓葬。由于游牧民族葬俗本来就很简单,这种被破坏的墓穴里,就更难找到直接的证据。一时间,鉴定石人身份的问题遇到了很大困难。在《周书·突厥传》中记载,突厥人死后,要“于墓所立石建标”,这说明古代突厥人有在墓地立石的风俗,同时在《隋书·突厥传》中也有一段记载,说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要“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经战阵之状”,这样联系起来可以推断为,墓地立石之上刻画的正是墓主人自己的光辉形象。上世纪中叶,专家在蒙古国挖掘了一系列立有石人的古墓葬,墓中出土的碑文上明确记载这是突厥贵族的墓葬。在阿勒泰市文管所里,有几尊石像被认为是典型的突厥石人,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右手执杯,左手握剑,王明哲认为这种武士型石人正是突厥石人的代表,石人之所以握剑,很可能就是因为突厥人有尚武的风俗。石人的意义,大概是古人认为它具有通灵的作用,即使人死之后,他的灵魂也会依附在石人身上,只要石人不倒,他的灵魂就不会消失。有考古学家发现石人的出现和“秃头人”有关。上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荒原深处发现一大片古墓葬群,在这座被称为“切木尔切克”墓葬群前,人们看到有5尊石人立于墓的东面,都是由黑色岩石雕成,石人的脸廓和眼睛都呈圆形,面颊上还刻有三角状饰纹。专家们一共在此挖掘了30多座墓葬,在出土文物里,有一类陶罐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种陶罐呈橄榄形,上面雕刻着水波样的弧线纹,他们认为陶罐属于一种叫“卡拉苏克文化”的范畴,卡拉苏克文化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而突厥人生活于隋唐时代,它们至少有上千年的差距,石人当然就不可能是突厥人的遗存。那么在3000多年以前,是谁在黑石头上留下了自己的雕像呢?在中国早期古籍《庄子·逍遥游》当中,有一极北之国被称为“穷发国”,同时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说,阿尔泰山下居住着一种“秃头人”,“秃头”、“穷发”很可能就是指某个民族不留发辫的习俗,而这些石人的典型特点,就是圆形头顶上没有任何发饰。希罗多德的著作中还说:秃头人长着“狮子鼻和巨大的下腭”,这种蒙古人种的脸型恰恰和这些石人身上的表现相吻合。更有意思的是,希罗多德说秃头人在山中看守着黄金,而阿尔泰山蒙语的意思就是“金山”。当然,中外古籍对新疆青铜时期居民的称谓多种多样,把新疆早期石人都归结为所谓“秃头人”的遗留物,是否过于简单?先秦史料中的塞人也曾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塞人和秃头人之间又有何关?在新疆天山深处,有一个叫康家石门子的地方,石门子崖壁上有一幅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的岩画,据考证这是一幅世间罕见的生殖崇拜岩画,而它的创作者正是3000多年前在此游牧的塞人。岩画上的人物大都体态修长、高鼻深目,这似乎说明塞人和秃头人并不是一个民族,这一点在早期石人身上会有所反映吗?在布尔津县文管所里收藏着两根奇特的小型石人,它们是在3000年前的古墓葬里作为陪葬品出现的。其实无论是墓地石人,还是随葬石人,都具有灵魂保护的含义,它的根源就是对石头本身的崇拜,认为石头具有通灵的作用,所以一般石人身后的墓葬也是用石碓垒砌而成。在这些石碓的周围,还可以看到半隐半现的散石,其实它们是围绕着石碓的同心圆,圆圈和石碓由放射状的线条连接,它们构成的图形只有站在至高点才能看得清楚。一种观点认为,立有石人的墓葬并不仅仅是死者的坟墓,可能还是部落的祭祀场所。和石人类似,雕刻鹿形图案的石头被称为“鹿石”。鹿石上的鹿群具有抽象化美感,更为奇特的是,所有鹿嘴都被拉成了细长的鸟喙,这种鹿身鸟喙的造型似乎为神灵安上了翅膀。学术界认为,虽然鹿石和石人有并存的年代,但相对来说,鹿石要早于石人出现,而且很可能就是石人的前身。有一种被称为非典型的鹿石,因为石柱上只有一些抽象符号,这些符号分为三个部分,上面是三道斜线,中间是一条小圆圈,下面是一把剑。有专家这样解释,斜线意味着五官或者人脸,小圆圈则是脖子上的项链,而剑代表的部位正是下半身,这三部分代表的恰好是一个抽象的人体。石人什么时候消失的?突厥石人是最后的终结者吗?学术界较一致的看法是,突厥石人之后,石人文化开始急速衰退,随着伊斯兰教在草原地带广泛传播,石人便彻底消失了,因为伊斯兰教是无偶像崇拜,刻画人形已被禁止,这个时间大约在公元11世纪。关于突厥石人的论断在野外寻找考古证据的同时,考古学家们也将目光投入到历史资料当中。亚欧草原的游牧民族,曾经几度改写世界历史的进程,但只有在周边地区的史料中能够偶尔见到相关的记载。《周书? 突厥传》中记载,突厥人死后要“于墓所立石建标”。这说明,古代突厥人有在墓地立石的风俗。在《隋书? 突厥传》中也有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要“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战阵状”的记载。或许,人们可以就此推断,墓地立石之上刻画的正是墓主人自己的光辉形象。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典型的突厥石人。其中一尊石人高鼻深目,留着浓密的胡须,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它右手执杯,左手持刀。

深入认识

最初学术界倾向于认为,草原石人是突厥人的遗存,但随后发现的不同种类石人的巨大差异,又动摇了这个结论。20 世纪60 年代,考古学家发现荒原深处有一大片古墓葬群,这一墓葬群根据地名被称作切木尔切克墓葬群。这里的墓葬和石人形态比较复杂,远不是突厥石人那么简单。切木尔切克墓葬群是一处比较典型的墓葬,墓的四周由花岗岩石板砌成,有5 尊石人立于墓的东面,由南向北一字排开。中间的一尊石人脸部缺失,双手抱在胸前,可以依稀辨别出它的右手握着一把镰刀。在它左边的石人被认为是一个女性石人,因为其他4 尊石人的嘴唇上都刻画有胡须,唯独这尊没有。出现女性石人和手握镰刀,这是典型的突厥石人所没有的。如果这些石人不是突厥人留下的,它们的主人又会是谁呢?通过比较,专家们认为切木尔切克出土的一些文物属于卡拉苏克文化的范畴。而突厥人生活于隋唐时代,它们之间至少有上千年的差距,不可能是突厥人的遗存。这一论断在石人研究问题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关于这些早期的石人究竟是谁,目前还是个未解之谜,但是目前考古界的统一看法是:3000 年前,草原石人文化便开始出现了。

草原石人文化

石崇拜

对于古代的游牧民族来说,石人具有灵魂保护的含义,其根源就是对石头本身的崇拜,认为石头具有通灵的作用,所以也就会在阿尔泰山下出现数量众多的石碓墓。石碓墓普遍存在于亚洲草原上,甚至在中国吉林省长白山一带,高句丽王陵的早期形态也是如此,只不过由于当地石质的不同,石碓的颜色显得不一样而已。虽然地理位置和民族差异如此之大,但墓葬却惊人地相似。这很可能源于他们对死亡的认识相同,而这种精神领域的共同性正来源于同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亚洲北部的许多民族曾经普遍信仰过萨满教,萨满教崇尚大自然,认为万物有灵,因此并没有统一的崇拜偶像和宗教规则。居住在高山和草原上的民族,自然对山石、天地进行顶礼膜拜。

石人丧葬习俗

对山石的崇拜自然会反映到丧葬风俗上去,游牧民族普遍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可以升天,而搭乘升天的阶梯便是可能通灵的石头,将死者刻画在石头上的人像,那便是通天石人。石人最早出现的年代被确定在公元前1000 年左右,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石人在何时消失?突厥石人是否是最后的终结者?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突厥石人之后,石人文化的确开始急速衰退,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因为伊斯兰教是无偶像崇拜的,刻画人形被禁止,这个时间的下限大约在公元11 世纪。在石人存在的两千年中,草原上的民族频繁发生战争、迁徙和融合,所以石人研究中的很多问题至今无法解释。现在,矗立在草原上的石人已经成为一道风景,成为一种神秘主义的象征。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