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襄汾造像碑
首页  > 山西  > 临汾  > 襄汾   »  襄汾造像碑景点介绍

襄汾造像碑

襄汾造像碑
襄汾造像碑在山西襄汾县境内,原分布在善惠寺等五座寺庙中。寺宇早毁,尚存造像石刻二十二通,形象秀美,刻工洗炼。造凿于魏、北齐、隋、唐四代,有年号者分别为北魏正光二年(公元521年)、四年,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隋开皇七年(587年),大业六年(610年),唐显庆元年(656年),龙朔三年(663年)等。碑高大者2.8米,小者1.5米,一般在2米左右。内容主要是佛、菩萨、弟子、胁侍、天王、供养人等。
中文名称
襄汾造像碑
地理位置
山西襄汾县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像碑

简介

襄汾造像碑在山西襄汾县境内。原分布在善惠寺等五座寺庙中。寺宇早毁,尚存造像石刻二十二通,形象秀美,刻工洗炼。造凿于魏、北齐、隋、唐四代。碑高大者2.8米,小者1.5米,一般在2米左右。内容主要是佛、菩萨、弟子、胁侍、天王、供养人等。唐碑中还雕有屋形龛一间,内置卧一躯。时代不同,工艺均佳。另有唐代石塔一座,方形,三层,高2米,每层雕有塔檐,塔顶设有塔刹,塔身收刹甚急,各层四面雕有券拱形佛龛一区,总体轮廊与西安大雁塔近似,镂刻精湛,是我国唐代石雕艺术中的佳品。今存襄汾县博物馆。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东临浮山、翼城,西傍乡宁,南毗曲沃、侯马、新绛,北连临汾。东有塔儿山(属太岳山脉),西有姑射山(属吕梁山脉),汾河纵贯县境中部,流程52.2千米。东西山麓逐渐向汾河谷地倾斜,形成东西高、中间低的槽状形态。河谷最低的永固乡西吉村海拔391米,山地最高的塔儿山,海拔1495.4米,高差1104.4米。除山脚、河谷外,一般地面高差不大,平地占全县总面积70%以上,基本属于平川地区。

结构

襄汾造像碑中的石刻龙碑为螭首,高255厘米,下宽74厘米,上宽50厘米,厚24厘米。因其高大,埋入地内较深,故名"无根碑"。 碑火焰顶,正面上、中凿二龛,腰部雕行云纹,下部线刻六幅朝佛造像,底部刻发愿文和纪年款。上龛尖形,造一佛二菩萨。佛高髻大耳,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盘右腿半坐,大裙覆盖整个佛座,下部襞褶为N形。右手心朝前,左手仰心四指垂于所盘之右足,施无畏与愿印。后为火焰背光。二菩萨头戴花冠。面相向佛,着项圈,披帛交叉,站于莲台。中龛平顶帷缦,一佛二僧,佛大耳颐面袒胸,衣裙覆座,裙纹呈N形,火焰背光,施说法印,二僧面佛而立。龛右侧阴刻:恭稷寺道人智藏寺佛。

特点

从所有造像碑上看,刻石书体奇谲变化,多数由方笔结体,以楷书为主,间有隶意,行笔多重顿轻提,大字结体宽博端正,能于稳健中见到行飞逸的神态,行笔轻重和谐,既不显得板滞,也不失飘浮,小字则圆润端秀,楷行兼作。从北魏正光二年开明主梁道造像碑中的发愿文看,许多北魏前、中期碑一样,用笔以方笔为主横画起止顿挫有力,捺脚出锋,尽势而去,偶见隶味,大小字形错落自然,另外还有一些异体字,组合字,增笔字,减笔字等,以前均不多见。在造像题记中,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艺术非常明显,北魏正光年间,佛教传布极盛,造像者虔诚慷慨,刻制者精心细雕,使得这一时期的石刻图文俱佳,刻制细腻,神情逼真,文字书写刚劲有力,展现出了汉隶向楷书过渡的风貌。

佛像

佛像佛像肃穆端庄,菩萨秀丽娴静,弟子恭顺,供养人虔诚。唐碑中还雕有屋形龛一间,内置卧一躯。时代不同,工艺均佳。另有唐代石塔一座,方形,三层,高2米,每层雕有塔檐,塔顶设有塔刹,塔身收刹甚急,各层四面雕有券拱形佛龛一区,总体轮廊与西安大雁塔近似,镂刻精湛,是中国唐代石雕艺术中的佳品。今存襄汾县博物馆。 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用锋利的工具在硬度较高的石块上雕刻。鸳鸯池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浮雕人头石像,其眼、鼻、口等部位还镶嵌白色骨珠。在河南安阳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人物和动物,高约30cm,其中有的在背后雕凿有方形的长槽,作为建筑装饰的构件;此外,还出土了牛、熊、虎、鸟、蝉、龟等形象的小型石雕,其造型浑朴厚重,并饰以阴线浅刻的云雷纹等图案。南北朝以后,由于尊崇佛教,出现了山西大同云岗、河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等石窟的大型石雕佛像,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这一时期小型石雕工艺品也有了发展。唐代福州寺院僧侣用当地的寿山石雕刻成佛像、香炉、念珠等馈赠香客。福建惠安青石雕刻用于寺院的建筑装饰,如龙柱、石狮等。河北曲阳汉白玉雕刻佛像在唐代也已闻名。宋代,石雕品种由石俑、佛像等逐渐演变为小型的工艺品和印章、文具等实用品。明代,滑石雕刻等已在民间普及。清代,民间石雕有了很大发展,技艺愈益精湛。

历史

北魏梁道造像碑原藏北膏腴村善惠寺,查《太平县志》善惠寺于北齐天统二年重修,何时建造不详,造像碑凿于北魏正光二年,寺院在开凿此碑后45年重修,就一般规律,始建时间至少应早于造碑若干年。同时可以明显的看出造像面形丰圆,头部前倾,颈细长,神态慈祥,均施无畏与愿印,衣褶厚重,佛衣下摆呈重叠弧形,披覆整个佛座,菩萨像裙底作羊肠式回曲纹,造型都在追求匀称的形式美,反映了北魏佛教的兴盛。佛、道为北朝宗教之大流,虽其斗争始未间断,然恭稷寺道人智藏寺佛,足以说明民间并崇佛道亦是由衷的。正如碑中发愿文所说:善建福者乃知重幽地狱之苦,真超悟者则知天堂之明乐。

演化

襄汾造像碑 汉族向来有以潜移默化消化改造外来事物并使之归化的技能,在继承装饰特点发展传统技巧的基础上使外来事物扎根分蘖,适应当地气候,焕发了新的生命,逐步"脱颖而出"了。 南北朝是佛教在自己国得到空前发展的时代,铸造佛像随之兴盛。同时由于佛教的传来,西方艺术的因素和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出现了崭新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在佛、菩萨、金刚、力士、供养人等形象的表现上,对体型比例、面部表情以及衣冠服饰的处理,都能给予较正确的刻画,成为具有东方特色的佛教艺术。襄汾地处河东,北朝时期在地理上,经济上,军事和文化上都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魏齐及隋唐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利用佛教来缓和人民的反抗情绪,不惜以大量银钱营造寺院,铸造佛像,在这里给现代人们留下了诸多辉煌的石雕艺术。如北柴的凉马寺,北膏腴村的善惠寺,连村的云寿寺、连果寺及车口村的摩崖造像等。北朝石雕佛像,普遍带有浓厚的外来色彩,其特点如:高鼻梁,深眼窝,体形高大,服饰奇特,碑中的大耳颐面披通襟衣,袒右肩等,是明显的两域式样,到了晚期才逐向汉族形式转变。都已基本上汉化了。魏唐石雕是我国石雕艺术达到成熟的时期,其形式风格,已完全汉族化,对于人体的表现身形比例,更接近适度,而且进一步能把肌肉、骨骼以及情感表现出来。面相丰润,怡然自在,具有活生生的气息。

分布

旧石器时代的丁村文化遗址和陶寺的龙山文化遗址均在襄汾境内,春秋两汉隋唐五代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为云冈、龙门两石窟的中间地带,从北朝开始对佛教的信仰崇拜在这里已很盛行,直到隋唐五代不衰,从侍主身份看,有将军、太守之属、邑子平民之众,这表明了在建都洛阳前后,北魏佛教的泛滥从平城(大同)及平水(临汾)中下层民众中的蔓延情况。单就"无根碑"所在地的北膏腴而讲,西倚姑射山,北控三官峪,以水土丰腴而得名,然区区一庄,北魏时期竟建寺数座,可见人们的精神寄托。这些造像碑的发现为研究这一时期北方佛造像的分期类型、地区特点等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