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蚕沙古戏楼
首页  > 河北  > 唐山  > 曹妃甸区   »  蚕沙古戏楼景点介绍

蚕沙古戏楼

蚕沙古戏楼
蚕沙古戏楼坐落在蚕沙口村西的泝河入海口岸。登此楼可望滔滔渤海,故又曾称之为“望海楼”。几百年间,它曾以宏伟壮观,建造奇谲,历史悠久,蜚声遐迩,驰名关内外。
中文名称
蚕沙古戏楼
地理位置
唐山蚕沙口

简介

古戏楼辉煌壮丽,气势非凡。考其年代,大先于我国现存的安徽亳州花戏楼、山西万荣古戏台;观其规模,媲美于北京故宫的“畅音阁”、颐和园的“德和园”戏楼。实为我民族珍贵古迹。清代咸丰年间曾任皇家诸王爷教师、官拜皇宫八旗汉学教习的张灿,曾在他的《蚕沙口诗》中赞蚕沙古戏楼云:百尺近层霄,危楼讶神造。俨如灵鹫峰,飞集东溟表。这位执教于皇家,任过光绪皇帝早期老师的京官,可谓阅历多矣。当他见此戏楼时,尚“讶危楼”之雄伟,疑其“神造”之奇谲,蚕沙古戏楼的非凡之处足见一斑。

规模

蚕沙古戏楼高约15米,坐南面北,占地300多平方米。主楼居中,台深约20米,宽15米,左右配楼分坐两翼,巍然雄踞。主楼前台,突兀于左右配楼之前,大方石砌成7尺高的楼台上,四棵通天巨石柱直撑楼顶。配楼依傍后台两翼,使前台左右视角空无遮蔽,呈前、左、右“三面观”的古格式。这种流行于宋元时期的三面观舞台格局和多见于宋元时期建筑的通天石柱,更显其古朴罕珍。古戏楼的主、配楼顶,均为四角攒尖三重檐式,后楼为重檐歇山式。上覆翠琉璃瓦,檐头瓦当铭以兽面、花卉,做工考究,色彩艳丽。檐上筑有琉璃和陶制走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左右配楼全仿主楼造型缩建,对称和谐,相映成趣,使大者显得巍峨,小者显得精巧。格局构思奇特,主、配浑然一体。登楼仰视,更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楼顶为我国传统木结构,柱枋之间,重重斗拱,纵横交错,层叠构成。其上,彩画装饰,富丽堂皇,有龙首翼身,有金龙、浮云、水浪、净瓶、香草,图案华美,刻画精制。巍巍一座古楼,梁、柱、枋、斗拱,构件多过千余,卯榫结合,严实牢固,整个建筑竟没用一颗铁钉。台上一透雕五彩屏壁,隔于主楼与后楼之间,雕云龙、花卉、飞鸟、走兽。主楼前台两棵通天巨石柱,八棱十围,通身宝蓝。石柱正面以白底丹书镌刻对联一副:兴朝百物维勤,暂藉休声怡耳目;盛世四民同乐,还将古迹惕心思。前台正中高悬一黑底金字匾额,上书“蚕沙古楼”。五彩屏壁,洞开两个拱门,作上下场;主楼两翼,坐落东西配楼,为伴奏阁。结构奇谲,巧夺天工;壮丽恢弘,叹为观止。百里海滩僻野,古楼突兀而立,犹如一峰独秀;建造奇巧独特,疑为鬼斧神工。又因此楼始建于何时,向无记载,故引出不少美丽传说。如传:渤海龙王素喜声乐,每年旧历三月二十三日,都要微服到人间看戏。他来往都要在蚕沙河口歇息。于是,他调集神工神将,于一个夜间在蚕沙河口修筑戏楼。那一夜,蚕沙河口至大海深处,火把灯笼,照如白昼,工匠往来,络绎不绝。次日天明,一座戏楼就拔地而起了。至今,当地的人还将这传说讲给孩子们听。

记载

古戏楼究竟始建于何年代?据考证,蚕沙古戏楼最晚当建于元初。元代的海运大开,杂剧的鼎盛,庙会的迎献,均促成蚕沙古戏楼的应运而生。蚕沙口,坐落在北连滦河、南入渤海的泝河东岸,泝河古有“铜帮铁底运粮河”之称,是历代“南粮北调”海运入京东的重要通道之一。宋代的“恤商”政策,元代的大兴海运,使南北商业得以发展交流。自宋元时期,江浙商贾就纷纷驶船行商于河北。元代,海运更加发达。《马可·波罗行纪》说,大都(今北京)是东方的商业中心,货物输入运出川流不息。大批南船北上渤海,而“由其海通河者,自三岔河有三道,一由直沽经白河至通州……一由芦台经黑洋河蚕沙口青河至滦州,是滦之槽……自辽西至北平无不过通者”(《读史方舆纪要》)。当时,蚕沙口则为江南诸镇商船行河北必达之地。因蚕沙河口为渤海湾中之湾,浪缓滩平,江南商船、米槽“海运多避风于此”(《读史方舆纪要》)。元朝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疏浚滦河,其入海分支处蚕沙口则以“铜帮铁底”更因常年不淤的河道而得天独厚,江浙商贾来往不绝。到了元朝的至元、大德年间,“世称元治以至元、大德为首”(《元史·食货志》),此时在元代是较稳定和清平的。经济、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的北方杂剧至此已进入十分繁荣的阶段。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杂剧大家出生于大都(今北京)的就达19人之多。所以,大都成了北杂剧繁盛的中心。而位居京畿的京东诸州,乐棚、勾栏杂剧演出十分活跃,民间伎艺亦发展突出。蚕沙口位于滦州以南滦河入海口岸,“滦控缰索,翼蔽畿甸,负山滨海,是为形胜”(《读史方舆纪要》),故,时有元军驻守,今村北仍有“鞑子坟”遗址。元人对歌舞戏曲酷好,据文史载,元人出征亦带优人随军。可考知蚕沙口于杂剧鼎盛之时,因其杂剧可犒驻守元军兵甲之劳顿,可解南来船客羁旅之愁苦,可悦当地民众欣赏之耳目,故当时演出非常活跃。更为重要者,蚕沙口与古戏楼相对还有古庙天妃宫。天妃宫所祀天妃即莆田妈祖,传“能乘席渡海,常着朱衣,飞翻海上,逢遇难之船,矢心救之。”(《铸鼎余闻》),故海神天妃宫,历来为沿海船夫渔民祭祀最虔的神祠。到了元代,因海运大兴,船夫渔民多仰望海神护佑, “元用海运,故其祀为重”(《金台纪闻》),更为香火鼎盛,连皇家也时常遣使祭祀天妃。但是,在北方妈祖庙殊不多见。京东惟直沽(今天津)和蚕沙口有天妃宫两处知名。蚕沙口天妃宫,因坐落于百里沿海之地,古来当地万众渔民祀拜,又有江浙船客商贾香火,早成远近驰名的庙宇。尤其逢每年的三月二十三日天妃的“神诞”(生日),即天妃宫庙会,且不说当地民众,西至京郊,东至关外,善男信女,商贾艺人,纷纷来进香、祀拜、贸易、赶庙会。元代的庙会更盛,其间,香火、供品,顶礼膜拜固然必不可少,而庙会更重要的是“迎献”,少不了演戏。庙会演戏除了“敬供神观”外,还要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成千上万的民众。其时, “神之辰诞,敬诚设供演戏。车马骈集,香篆霭其氤氲,杯盘竟其交错,途歌里咏,伛偻便携,往来而不绝”。万众攒头看戏,必需一高敞戏台。于是,开始是屯土筑台,继而以杆板在高处搭建。到后来,江浙旅蚕商贾日多,杂剧演出活跃,久享江浙丝竹柔曲的南人,北杂剧使之耳目一新。于欣目悦耳间,离乡背井的商贾船客风浪羁旅之愁全消。于是,江南商贾,奔走相约,集会相议,汇集资金,自筹材料,在这里建造了蚕沙古戏楼。另据考证,“品字”“三面观”的戏楼建筑格局、古朴擎天石柱,均为明代以前建筑风格,明代以后戏楼多为“一面观”的结构,且亭楼已多用木柱了。而在1968年“文化大革命”中拆毁此楼时,村人从楼基中所拆基石多呈红色,其石的色调、纹理为北方罕见。此山石来自哪里,村人皆怪而不识。当时,村中有一南下多年的老干部因被打成“黑五类”,由民兵驱来拆楼。此楼基所用山石,唯他识得:乃江浙之地山石。另据考,此地到了明朝初期,海运即停,故元以后如运载南方江浙之山石,再来这里建造戏楼则是不合史实的了经多方考证,蚕沙古戏楼为元初所建,已为不争之说。这座于元杂剧盛行时建起的戏楼,几百年来,楼台之上,“杂剧斗繁华,百技竟拙巧”(清·张灿《蚕沙口诗》)。优伶艺人争上献技,丝竹之乐不绝于耳。清雍正、康熙年间,弋阳调、梆子腔轮番上演,真是个“鼓吹杂饶歌,优孟衣冠娇”(清·张灿《蚕沙口诗》。至19世纪末叶,戏楼上多演梆子和对口莲花落。如高强的高家班、耿兆龙的耿家班,先后在庙会上演出《汾河湾》、《大登殿》、《潘杨讼》等多出梆子戏。高家班的老生“金茶壶”、旦角枝灵芝以及耿家班的王达子、十三咳等演员之精湛表演,曾使古楼满台生辉。20世纪初,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的戏班曾在戏楼上演出过《马寡妇开店》、《黄爱玉上坟》、《劝爱宝》、《三节烈》、《夜宿花亭》等戏,这些“警化世人”之戏,在当地的影响至今犹存。于今,在蚕沙口和邻近渔村,仍喜欢沿用由评剧演化出的歇后语。如讽刺那些光说好话不办好事的人时,说:“(那人)是黄爱玉的烟袋——嘴好”;鄙夷一些不孝敬的逆子时,说:“(这个人)真正是属‘爱宝’的——逆子一个!”。20世纪30年代,天津鲜灵霞班子的刘兆祥曾在庙会上轮番演出《宝龙山》、《牧羊圈》等评剧。神诞庙会,海市古楼,名班好戏,一时方圆百十里的观众云涌而至。而据传,古戏楼与天妃宫之间的空场,每逢庙会,狮子舞、高跷队、跑旱船、霸王鞭、渔翁钓,川流不息;观众、游人、商贩、香客“众聚似云屯,群观如堵绕”(清·张灿《蚕沙口诗》),多达一两万人而绰绰可容。更奇的是,戏楼传音效果异常。因戏楼设计奇特,场台开敞,且南濒渤海,近十数里村庄稀疏而无树无岭遮蔽,演戏时“霓裳一曲阙,响遏行云渺”(清·张灿《蚕沙口诗》),声响传得很远。有一年庙会,戏楼上唱戏之声,竟使距十里之遥的双井村民,足不出户而清晰可闻。该村人惊叹不已,遂主动集资,又馈赠庙会评戏连台。多年来,蚕沙古戏楼为当地的文化发展,社会进步,人民愉悦可谓贡献多矣。解放战争时期,一些戏剧团自编新剧,为配合扩军在此楼上演出了《送子参军》、《枪毙蒋老五》、《锯大缸》、《兄妹开荒》等剧,有力地宣传和支持了解放战争。建国初期,后加入洪影戏班的高凤英曾同金玉英等名角,常巡回演评剧于此。抑或受戏剧艺术熏陶和因有戏楼而“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故,或因渤海渔民原本是评剧故乡中之人群,当地民间戏曲一向十分流行。建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该村和邻近村庄纷纷成立评剧班团,沿海一溜十几村的十几个民间评剧班,常在此楼上上演和联合汇演评剧。当时,楼上楼下,载歌载舞;锣鼓笙箫,喜乐融融。至此,解放了的渔民真正实现了“盛世四民同乐”。蚕沙古戏楼,曾以它宏伟精美的建筑艺术引来无数游人、看客;曾用它的良好条件接待了无数杂剧、戏班;曾用它的悠久历史见证了先民的非凡聪明智慧;曾用它的数百年生存弘扬了民族灿烂文化……外地游客来此,或拍照、或吟诗,无不以先登此楼为幸;优伶艺人到蚕,或轻歌、或曼舞,无不以能登此楼为快。建国后,外地有关部门曾多次来人观摩研究古楼的建造艺术,想依样建造未成。“文化大革命”,暴殄文物,这座保存了几百年的珍贵古迹,竟于1968年被作为“四旧”夷为平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