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宫

天后宫建于1326年(元泰定三年),原名天妃宫,俗称娘娘宫,历经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宗教建筑。建筑群坐西朝东,面向海河,由山门、牌坊、前殿、大殿等组成,属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每年天后诞辰,以天后宫为中心举行大型民间酬神庙会活动,沿河船户、周边信众亦纷纷到来,各地商贾云集,造就了天津最著名的商业街——宫南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的繁荣。天后宫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由于当时海运漕粮,漕船海难不断发生,而天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宫(当时叫天妃宫)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没钱的也来求财,没儿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灾。这是古人无法克服海洋、江河险难而求助神灵的消极表现,也反映了苦难民众的古朴文化心态。
- 中文名称
- 天后宫
- 地理位置
- 天津旧城区东门外
- 俗 称
- 娘娘宫
- 始建于
- 元代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
文化渊源
天津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元代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是世界三大天后宫(福建湄州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之一。位于天津旧城区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如今的古文化街上。为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天后宫坐西朝东,面对海河,占地5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734平方米,宫内供奉着天后娘娘。天后在古时被人们称为护海女神。传说她是福建莆田人,水性极好并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故被后人敬为女神。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这时都举行“皇会”,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 百戏云集,热闹非常。现存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宫及宫 南、宫北大街,全长580米,宽7米。这里的建筑大多是仿清代民间小式建筑。街内有近百家店铺,主要经营文化用品、古旧书籍、民俗用品、传统手工艺品等。著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刻砖刘砖刻等都在这里设了专门店铺。天后宫如今已成为天津民俗博物馆,介绍天津的历史沿革,陈列着各种民俗风情实物。商业发展
天后宫前的宫南、宫北大街上人来人往,人头攒动。这里有四邻八乡的商农、居民来此祭祀烧香,也有运粮运货路经此地,总之一片繁华。主要布局
天后宫内主要有14间,分别是:前殿、正殿、药王殿、台湾殿、凤尾殿、藏经阁、关帝殿、元辰殿、启圣祠、财神殿、碧霞元君殿、王三奶奶殿、良缘阁。- 江汉区 1中山公园
- 武汉 2磨山
- 江岸区 3吉庆街
- 武昌区 4武汉东湖海洋世界
- 武昌区 5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 黄陂区 6木兰天池
- 江汉区 7武汉江汉关大楼
- 江岸区 8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
- 江夏区 9湖泗瓷窑址群
- 武昌区 10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 黄陂区 11盘龙城遗址
- 汉阳区 12古琴台
- 黄陂区 13大余湾
- 武汉 14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 黄陂区 15云雾山
- 蔡甸区 16武汉九真山
- 黄陂区 17木兰山
- 江汉区 18武汉中山公园
- 汉阳区 19月湖
- 武昌区 20武汉长江大桥
- 武昌区 21湖北省博物馆
- 黄陂区 22木兰湖
- 江夏区 23槐山矶驳岸
- 黄陂区 24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 江夏区 25明楚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