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照寺
灵照寺位于云南省玉溪城东10公里的灵照山上。据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代,清咸同年间毁于兵乱,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李鸿祥倡议于原址重建,后又经修复。
李鸿祥将军是玉溪大营街杯湖村人,与唐继尧一起留学日本,又一起参加云南重九起义,推翻了满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1918年,在省外的李鸿祥将军,闻知父亲在玉溪逝世,秘密回乡奔丧,被敌人探知,派刺客到玉溪,伺机下手。李鸿祥在乡亲们的保护下,才免遭毒手。安葬完父亲后,他没有回家,在墓地上化装后,不顾天色已晚,由乡亲们护送,沿小路离开家乡,途经灵照山,到灵照寺废墟处时,已是深夜,李鸿祥只好在山中躲藏一夜。就在当晚,他立下“有朝一日,一定要重建灵照寺”的心愿。民国22年(1933年),李鸿祥将军倡议重建灵照寺,并带头捐资。灵照寺建成后,李鸿祥亲自为灵照寺撰写对联:好山当户,看凤凰南翥,龙马北骥,黛色四围环佛地;慧月临空,有玉水前横,杯湖远映,清光一片印禅天。
几起几落的灵照寺,饱经风雨沧桑,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脉络,现在一年四季香客如云,成为了玉溪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
- 中文名
- 灵照寺
- 位 于
- 云南省玉溪城东10公里的灵照山上
- 始建于
- 元代
- 性 质
- 玉溪佛教胜地之一
寺庙初建
据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代。修缮重建
清咸同年间毁于兵乱,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李鸿祥倡议于原址重建,后又经修复。文化大革命时期,灵照寺遭受到严重破坏,佛像尽毁。1984年9月,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政府拨款修缮,并成立了佛教协会,修通公路再次重建灵照寺。重修后的灵照寺有大雄宝殿5间、天王殿3间、厢房及左右配殿16间。当中的二世如来系青铜铸成,莲座高4米多。其主体建筑佛殿周围的浮雕窗上,刻有八仙来历、白鹤盘松、喜鹊串梅等精美的浮雕样饰。规模建制
寺院大小
灵照寺是玉溪佛教胜地之一,寺中有佛殿5间,天王殿3间,厢楼16间。佛殿面宽19.9m,进深有11.5m。寺门左右两边塑有栩栩如生的四大金刚,殿内供三尊大佛,并新接玉佛在此。建筑风格
一排镶嵌在黛色山麓之间飞檐琉璃、瑞气腾腾的古建筑群。作为名刹的灵照寺,外观比起一般的寺院来,显得气度不凡。到了灵照寺,最先看到的是耸立于石阶之上的“海会塔”山门——2000年建成的灵照寺海会塔,有着壮观的会塔园林风貌。踏入山门,秋风拂面,松涛阵阵,在“灵照松风”的玉溪古八景遗韵中,让人充分体会到了佛门净地的肃穆庄严。历史传说
灵照寺选址的传说关于灵照寺的选址,有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元代高僧莲峰禅师云游四方至玉溪,喜欢上了灵照山秀丽的景致,不愿离去,遂在灵照山用茅草盖了间庵堂修行。由于莲峰禅师能言善辩,戒律精严,受到玉溪百姓的欢迎,人们纷纷捐资,帮助莲峰禅师建成了灵照寺,莲峰禅师成为了灵照寺的开山之祖。莲峰禅师后来遍游滇中名山,广建梵刹,先后建成晋宁盘龙寺、昆明圆通寺、安宁觉照寺和昆明普照寺,最后圆寂于盘龙寺。故有诗云:“三照一圆通,证果在盘龙。”其中“三照”即玉溪的灵照寺、昆阳的普照寺、安宁的觉照寺,均为滇中名刹。李鸿祥将军与灵照寺海会塔右侧就是雄伟壮观的灵照寺。古柏掩映下的寺门石坎古迹斑斑,其左右两边,是塑有栩栩如生的四大金刚的天王殿,天王殿一侧镶有《重建灵照寺功德碑》一块,上刻有李鸿祥将军捐资的碑文,据寺中居士赵姓大妈介绍,那是民国时期由李鸿祥将军重修灵照寺时留下的遗迹。李鸿祥将军是玉溪大营街杯湖村人,与唐继尧一起留学日本,又一起参加云南重九起义,推翻了满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1918年,在省外的李鸿祥将军,闻知父亲在玉溪逝世,秘密回乡奔丧,被敌人探知,派刺客到玉溪,伺机下手。李鸿祥在乡亲们的保护下,才免遭毒手。安葬完父亲后,他没有回家,在墓地上化装后,不顾天色已晚,由乡亲们护送,沿小路离开家乡,途经灵照山,到灵照寺废墟处时,已是深夜,李鸿祥只好在山中躲藏一夜。就在当晚,他立下“有朝一日,一定要重建灵照寺”的心愿。民国22年(1933年),李鸿祥将军倡议重建灵照寺,并带头捐资。灵照寺建成后,李鸿祥亲自为灵照寺撰写对联:好山当户,看凤凰南翥,龙马北骥,黛色四围环佛地;慧月临空,有玉水前横,杯湖远映,清光一片印禅天。
发展历史
2005年初,云南省佛教协会和云南省宗教局批准了该寺住持释上永下修大和尚升座为灵照寺方丈,并举行了“法界圣凡方丈升座大法会”,云集信众数千人参加盛会。几起几落的灵照寺,饱经风雨沧桑,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脉络,现在一年四季香客如云,成为了玉溪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