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天心阁
首页  > 湖南  > 长沙  > 天心区   »  天心阁景点介绍

天心阁

天心阁
天心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上 ,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天心阁有楼阁三层,建筑面积846平方米,碧瓦飞檐,朱梁画栋。天心阁始建于明末,清乾隆年间重修天心阁。抗战期间因文夕大火烧毁,1983年重建天心阁。
中文名称
天心阁
地理位置
长沙市天心区天心路3号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846平方米
开放时间
8:00-18:30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阁楼城墙区门票32元,公园免费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湖南省长沙市
建议游玩时长
1-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春秋两季适宜游览

历史渊源

天心阁系乾隆十一年(1746)由抚军杨锡被主持兴建。阁名引《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之意得名。阁楼总建筑面积864平方米,当时为全城最高处。解放后市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阁体乃1983年重建,仿木结构,栗瓦飞檐,朱梁画栋,主副三阁,间以长廊。整个阁体呈弧状分布。主阁由60根木柱支撑,上有32个高啄鳌头,32只风马铜铃,10条吻龙。阁前后石栏杆上雕有62头石狮,还有车、马、龙、梅、竹、芙蓉等石雕,体现了长沙楚汉名城的风貌,另外阁内还珍藏了许多名人字画。天心历史——长沙筑城,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刘邦立汉,封重臣吴芮为长沙王,置长沙国,都长沙,始筑土城。由汉迄宋,随着社会发展,城池亦向南北两向渐次扩展。至元代广袤已形定局,但城垣形状仍较简陋,明初,才垒址以石,使之“上下完固”。清顺治十一年,洪承畴拆明朝诸藩王府之藩城砖,尽数用以修筑城垣,使其增高加厚。此后又续修建,设有窝铺、更栅,增修城楼、炮台、垛口,为之一新。辛亥以后,为了发展贸易和交通,拆除城墙,修筑环城马路,因阁峙城头之故,存此一段。

名称由来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其名源于明代盛传的“星野”之说,按星宿分野,“天星阁”正对应天上“长沙星”而得名,因此这里曾是古人观测星象、祭祀天神之所,加之古阁位于古城长沙地势最高的龙伏山颠,被古人视为呈吉祥之兆的风水宝地,人们多愿在此祈福消灾、强世兴家。清乾隆年间,随着城南书院迁址天心阁城墙下,天心古阁曾作为与城南书院相对应的文化祭祀场所,阁中供奉有文昌帝君和奎星两尊神像,以保长沙文运昌盛,旧时前来拜祭的人络绎不绝,文人墨客也常登阁远眺、吟诗作赋。清代大学者黄兆梅一首“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已成为千古绝唱,而明代李东阳的“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绝妙佳联至2018年仍被广为传颂。天心阁下的古城墙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为长沙王吴芮所筑,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修复加固,其长为8.5公里,呈南北长、东西窄条状,共设九座城门,大大增强了长沙城池的防御能力。后至1924年原国民政府修筑环城马路,仅保留天心阁这段古城墙,其长251米,高13.4米,存南、北两月城,是我国古代城防工事现存实例中极为罕见的,对研究古代军事城市防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古城长沙为数不多的文化载体和历史遗址。

特色

“天心阁”之称,是据传说而来,当时的星象学者认为这里地势高峻,地脉隆起,为文运昌隆之祥兆,于是在城楼建“天心”与“文昌”二阁以应之。昔日有对联:“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灯火总关心”,即是建阁的初衷。岁月流逝,天心、文昌两阁均毁,只有一块“天心”的匾额留下来,后在文昌阁遗址旁兴建一阁便称为天心阁。天心阁由于地势高,为攻守险要,这里便成了兵家必据之地。太平天国时,西王萧朝贵率军攻打长沙就是从这里进攻的。至2018年城墙上还留下了一些炮眼。1905年,孙中山、黄兴在日本派遣同盟会会员陈家鼎回湖南组织同盟会机关,其秘密机关一度设在天心阁内。1930年7月27日,彭德怀率领工农红军攻入长沙,也在天心阁向部队作过报告。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时,天心阁化为一片瓦烁。还有关于天心阁的对联:(上联)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下联)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评语:“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2006年天心阁恢复了东边主楼踏步前的楼牌,并公开征集老对联。家住省图书馆的一位老先生提供了一幅图,图上的对联清晰可见。据考证,老楼牌名为祟烈楼牌门,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它与还存在于天心公园景区的祟烈亭同时修建。楼牌上共有对联两付居中的一付为:“气吞胡羯,勇卫山河。”,两边的为:“犯难而忘其死,所欲有甚于生。”

军事重地

天心阁由于地势高,为攻守险要,这里便成了兵家必据之地。天心阁其坐落处因地势险要,筑有内外两城,外城分为南北两月城,月城内共设炮洞十一个,据同治四年记载,当时城墙高三十三米,加阁高共计四十八米,为古时重要的军事防御要塞。现遗留城墙长251米,高13.4米。天心阁饱经战火,屡毁屡建。1852年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部进攻长沙,与清军鏖战,被击毙于天心阁下。

烧毁与重建

1938年,“文夕大火”,古城长沙一片焦土,阁楼更是荡然无存,唯有那坚实的明清(窑印为证)古城墙在无声地哭泣。天心阁为1984年重建,阁楼具有明清两朝城楼风格,高阁用游廊连接,形似山峦起伏,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它的结构用挑梁,不用斗拱,三层阁用四十六根红漆圆柱支撑,廊柱结合,栗瓦粉墙,灰白色石基敦厚稳实,六十二头石狮各具姿态,三十二只龙首托起翼角,翘首蓝天,三十二只风马铜铃迎风鸣响,巨型吻龙各领风骚。石壁图案,更是古人所崇拜的图腾、狩猎和战车战马,看上去,仿佛仍然是旌旗猎猎,战马萧萧。整个建筑色调凝重而雄浑,风格去华饰而存古朴,是一幅历史的画,是一首古雅的诗。古阁雄踞,气象蔚然,游者登临,瞰湘流北去,招岳色南来,放眼祖国江山,缅怀革命先烈,振兴中华之志,无不油然而生。

主要景点

天心阁的基址占着城区最高地势,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又有“高阁插云”、“麓屏耸翠”、“疏树含烟”、“池塘夕照”四景相随,近有妙高峰为伴,远望岳麓山为屏,因而显得更加挺峭、峻美。登上天心阁,极目四望,全城景物,尽收眼底。楼阁碧瓦飞甍,朱梁画栋,又大有古香古色,无论是游览观光者还是常居市民,总是留连忘返,恣意盘桓。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时,天心阁化为一片瓦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天心阁所在地辟为“天心公园”。1983年重新复建名阁于明城垣上,垣高17.5米,地势海拔60余米,高出市区30米,居高临下,俯瞰万家。主阁3层,两翼各有两层副阁,间以长廊,呈弧状布局,左右映带,如鸟张翼,浑然一体。黄瓦飞檐,翼角高翘,32副阁角悬挂铁马铜铃,风摇铃响,悠悠清越。主阁南额“天心阁”,北额“楚天一览”。阁北侧原文昌阁遗址留为广庭。广庭东面筑以拉弓山墙和腰门。依旧嵌:“雄镇”、“壮观”、“居高明”、“远眺望”门额。主阁下的明代城垣,雉堞、炮洞均加修葺,更显古城嵯峨、面目一新各楼高耸之壮观。正如清代诗人李绍隽所咏:“城南耸高阁,直与丹霄薄。插顶上天门,扪着星斗落。我今一登临,极目真穹廓。物色卷横空,烟霞飞漠漠。湘水作带环,麓屏为扁钥。远浦送帆来,晴岗凝翠幔。雁字写长天,渔叟沿江泊。塔峰指顾间,万户倚楼脚。举目白云低,风动响铃铎。胜迹昭,纵笔摇山岳。”在天心公园内还砌有假山、凉亭,盖有阅览室等。入门通路开阔,两旁绿树成荫,园内五彩缤纷,鸟语虫鸣,是人们习拳舞剑、练琴读书、游览休憩的一个好处所。2000年10月天心阁再做修缮,阁外辟开放式绿色小公园,很可惜的是原来上阁处颇具特色的青石板长坡被拆除。古城墙 古炮月城长沙大火幻影成像馆太平军魂崇烈亭崇烈门映山楼名人石刻画廊天心茶馆熏风亭逸响亭仰贤亭

古城墙

据东汉应劭所著《汉官仪》记载,长沙的城池始建于战国时期。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秦朝番阳令吴芮因率越人助刘灭秦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长沙王,并封立长沙国。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湘水”篇中说:“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城即芮筑也”。由此可见,长沙较大土城墙早在2200余年之前就已存在。1923年开始,湘督谭延闿下令拆除长沙天心阁古城墙修筑环城马路,以市政公所总理曹典球为首的一批文人提议保留天心阁下这段城墙作为文化遗迹得到认可,故拆除后的长沙古城墙仅留现心阁下的一段,已定格为长沙古城的 唯 一遗存实物供后人凭吊历史,其长度为251米,高度为13.4米,顶面宽度为6.1米。

太平军魂

“太平军魂雕塑”再现了1852年太平天国军队攻打长沙城的战斗情景。它以西王萧朝贵身先士卒骑马挥剑,被击毙的历史为背景,生动再现了太平天国将士们前仆后继、顽强奋战的精神。雕塑使人们仿佛重现了旗鼓雷鸣、刀枪剑檄的古战场情景。老兵愤恨不屈,女兵呼唤战友,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为之凸现,向人们展示一曲农民暴动的悲壮颂歌,发人深思。 雕塑高6米,重100吨,占地54平方米,用四川优质将军花岗岩制作。

月城

月城又称瓮城或子城,是筑在城门外用来屏蔽城门的小城,共目的是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力量。据《武经总要前集·守城》云:“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明洪武五年(1372)长沙府卫守御指挥使邱广用砖石改造土城墙时,九个城门外均未筑月城。据清《湖南通志》载:至“崇祯十一年(1638),长沙知府王期升增建月城”,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长沙及善化两县知县请款修葺城墙时,同时将天心阁扩建为三层,并将阁下的城墙加石增垒,筑成内外两城,外城又筑成南北两个月城。同治三年(1864),巡抚恽世临为扩建天心阁的需要,重垒阁下月城与城墙。关于月城的具体用途,1933年邹欠白所著《长沙市指南》云:“阁旁垣成二巨窟,左右各一,昔时守城藏兵之处也。”天心阁下月城内有五百平方左右的面积,可以藏兵数百人,它具有多方面的作用:1、作战时,士兵可以轮番登上城头,下阵的士兵可以下到月城内,得到及时休整,且比较安全,保护兵力,同时也便于迅速替补作战中的阵前减员。2、月城城墙壁上有八个大炮洞,火炮隐置洞内,可避免敌炮的轰击,士兵也比较安全。3、一般情况下,月城筑在城门外,用以保护城门,守城方多了一道防御工事,增加了敌方攻城的困难。而天心阁下没有城门,不管敌方怎么强攻,当然总是不得而入。这对于不了解天心阁下无城门的敌方来说,如同误入了一个迷魂阵,始终攻而不克。这样一来,守城方便可控制敌方兵力,并增加其伤亡。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时,看到长沙城的城楼唯独天心阁最高大,误以为下面一定有城门,便将天心阁为主攻目标之一,白白耗费了不少时间与兵力,这也许就是天心阁下的月城产生了迷惑的作用。

崇烈亭

此亭前身为午炮亭、国耻纪念亭。清末民初,为统一全城时间,亭中置黄铜火炮一门,每日正午鸣炮三响以报时。1929年,为纪念济南“五三惨案”遇难同胞,拆除午炮,改建为国耻纪念亭,亭中有水泥绘制的国耻地图一帧,租割失地均涂有鲜明的彩色,以唤起民众爱国热情,该亭后毁于“文夕大火”。1946年,为纪念抗日战争“长沙会战”中阵亡的将士,当时的湖南省政府在国耻纪念亭的原址建十六柱斗拱、八角歇山顶亭一座,名曰“崇烈亭”,亭额系蒋介石先生亲笔题写。

崇烈门

崇烈门,始建于1946年,是为了抗日战争时期长沙三次会战中阵亡的将士,由蒋介石、陈诚、张治中等人带头捐款修建的,为牌坊式建筑,全麻石打造,宽8.5米,高5.9米。 崇烈门上的居中的一副对联为“气吞胡羯,勇卫山河”,“羯”为古代的一个族名,因信奉胡天教,所以称为“胡羯”,附属于匈奴,在这里是指的日寇。旁边的一副用篆书写的是“犯难而忘其死,所欲有甚於生”。在这里的“忘”字读“王”声,为旧读,是忘记的意思。其上下联均出自中国经学典籍,上联出自《易经》:“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下联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上联的意思是:冒险而忘记生死,指的是为国赴难,奋不顾身;下联的意思是:理想胜过活着,是指理想至上,宁可捐躯。这两副对联对抗战将士们勇于战斗,为保民族气节勇于献身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崇烈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现崇烈门为2006年参照老照片在原址恢复重建的。

映山楼

映山楼,是长沙天心阁景区内一处集品茶、接待、牌艺、餐饮于一体的多功能游客接待中心,她位于天心阁古城墙东北角,远眺湘江且遥望岳麓映山红,故名“映山楼”。其建筑风格和室内装饰具典型明清古典特色。环境幽雅、功能齐全、服务上乘,营业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具备容纳100人的大型会场,设有大小雅间12个。映山楼自2004年元月重新装饰营业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两万人次;同时,并出色地接待了国家重要领导李铁映同志、泰国公主诗琳通殿下、日本鹿儿岛市市长及世界旅游小姐一行的参观、考察活动;成功地举办了“中国长沙首届星城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初赛”;接待各社会团体、单位在此举行联谊、联欢活动达二十多场次;各种大小会议八十余次。 映山楼作为天心阁古城下的主要景点深受政府部门的关注,她的文化内涵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发掘。她将会以更新的姿态迎接中外来宾。昔日,伟人盛赞长沙水;如今,贤能相聚映山楼!

名人石刻画廊

《历史名人石刻画廊》,它刻绘了33位对我们湖南有过突出贡献的历史名人,其中湘籍16人。炎帝神农氏,品百草造福于民,他晚年因误食一种叫“火焰草”(又称“断肠草”)的植物而谢世于湖南,炎帝陵就在我们湖南株州的炎陵县;朱熹、张轼为长沙岳麓山下的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主讲,朱洞为创始人;李芾,长沙(古称潭州)知州既湖南安抚使,南宋末期人,在元兵攻打长沙三日守城无望的情况下,领全家十九口人集体自尽,以示忠烈;下面三位都是岳麓书院的高材生: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清朝道光年间洋务派首领之一,创建了 “无湘不成军”的湘军,曾疯狂镇压太平军,后被捻军所败,但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历来被后人所学习、传颂,所著文章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中;魏源,湖南隆回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林则徐支持下著有50卷《海国图志》,影响至现代;郭嵩焘,湖南湘阴人,清末外交官,近代中国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第一位常驻使臣,出使(新加坡)期间,取用公款只工资和房租两项,并说过:“廉才君子以自责,不宜以责人;惠者君子以自尽,不宜以望于人”,时称名言。

茗香园

茗香园,位于景区古城墙之下,主要对游客提供茶水、棋牌等休闲娱乐项目。

熏风亭

“薰”为一种香草,“薰风”即香风。因建亭之初为盛夏,四周清香宜人,故此得名。 1932年,长沙市首任市长何元文①上任,便决定将天心阁北面空地整建为儿童健康公园。公园四周用木栏围护,并沿栏植树。园内建有四个小花园,三座花台,七张水泥椅。还有秋千、滑梯、摇篮、轩轾板、吊环等玩具。又于西北高岗上建构一古典木亭,名为熏风亭。薰风,取自舜帝《南风歌》中“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之辞意。 其时,国难重重,民生困苦,人们期望有一种美好的社会环境,让儿童们健康地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这也许就是为公园命名者的殷切期盼吧。亭内刻有一篇何元文先生所撰的《薰风亭记》②与一副对联,联云:“何云童子无知,但看攘往熙来,尽是天真活泼;须识后生可畏,等待名成业就,毋忘园里嬉游”。此亭毁于“文夕”大火,《记》亦无存。1987年,公园于原址复建此亭,为全花岗岩结构。刻柱联:“低徊解愠日;高唱阜民天”,可谓旧名赋新意,古韵流今时。亭之东侧,一垛红色石壁立于池边,上刻“伦鉴”二字,意为池水如镜。迎春纤枝垂挂石壁,亭影倒映池中。亭内常闻京腔飞逸,笑语频传。亭周绿草如茵,玉兰、雪松高耸,四季花卉间植,清香阵阵,情趣盎然,令人惬意。

逸响亭

此亭位于景区杜鹃山下,为八方单檐琉璃构筑。柱联有“绕亭绿树生新籁;隔叶黄鹂共好音。”故为众多业余戏曲爱好者所雅集,击板行腔,遥吟俯畅,逸兴遄飞,其乐融融。

崇烈塔

崇烈塔,又名白塔,始建于1946年,系抗日纪念性建筑,塔高6、6米,全麻石结构,塔基为六边形,塔身为圆盘和圆柱构成,圆柱上端顶着一个圆球,寓意地球,球面刻有中国地图,球的上方昂首屹立一头石狮,石狮明眸远望,寓意着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天心阁位于天心阁古城墙北入口处的“入胜亭”,又名“崇烈亭”,是1946年为纪念在长沙四次大会战中抗日阵亡将士所建。2004年底,天心阁主阁一楼建成的“百年长沙”史料陈列馆,以百余幅珍贵图片展示了长沙近百年的历史变迁,而“长沙大火”幻影成像展示厅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了六十七年前发生在长沙的那场惊世劫难——“文夕大火”的全过程。景区内其他景点还有:仰贤亭、逸响亭、薰风亭、名人石刻画廊、太平军魂群雕、映山楼等。天心阁在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为长沙重要名胜,也是长沙仅存的古城标志。具体方位为长沙市中心东南角、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内。

交通信息

在市区乘坐122、130、167、171、311、314、402、406、803、908路公交车在“天心阁”站下车即到;或乘坐2、143、145、358、803、804、901路公交车在“天心阁西门”站下车即到。

天心阁申遗

2012年10月9日从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证实滕王阁(南昌市)、岳阳楼(岳阳市)、黄鹤楼(武汉市)、鹳雀楼(山西永济市)、蓬莱阁(山东蓬莱市)、大观楼(昆明市)、阅江楼(南京市)、天心阁(长沙市)、钟鼓楼(西安市)、天一阁(宁波市)等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将共同申报联合国物质文化遗产。

名人风采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1937年时曾应邀在长沙举办个人画展。画展期间,主办人白恺然陪同他游历古城长沙的山水名胜。一天,他们来到有名的天心阁,游到半途,遇到一位怪客。那人仿佛认识徐先生似的,上前搭讪道:“久闻先生大名,难得亲见,真是幸会。我看过先生您的画作,的确高手神绘,妙不可言。”当下话锋一转:“在下也有一技,久藏勿露于人,巧遇先生,正想领教您呢。”悲鸿微微一笑,“哦?领教可不敢当,不知是何种技艺?”“徐先生用笔作画,我用烟作画;徐先生的画画在纸上,我的画画在墙上。”悲鸿将信将疑,一边的白恺然早已兴趣盎然,当即热忱相邀,请怪客到家中表演,怪客欣然应允。他们一同来到白府,按照怪客的要求,准备好一块大黑布挂在墙上,又买来三斤烟丝。怪客待大家坐定,走到黑布前,不急不忙地从身后取出一支铜质水烟袋装满烟丝,然后悠然点燃装在水烟袋上的烟丝。只见他吐口气,用力猛吸一口烟,然后张嘴向黑布喷去,顿时,黑布上升起缕缕白色烟云,忽而像群燕飞舞,忽而像万马奔腾,忽而如海浪翻滚,忽而如百花竞放,干变万化,神妙莫测。观者如痴如醉,半晌不能回过神来。掌声过后,客人们饶有兴趣地问起这吐烟成画技艺的由来,怪客只道是气功派生的小小技艺,只有气功高超的人才有余力玩玩,一年半载难以学成。再要探问怪客是何方人士,他便只笑而不答了。休息不多时,怪客起身告辞,主人相送。人们又兴致勃勃地聊了半天,白先生才猛然想起陪徐先生游天心阁才游了一半。

相关诗作

高阁插云清·熊祖龄岩绕百尺挂城头,万里潇湘一望收。月下飞鸿频渡影,和云叫断洞庭秋。黄兆梅天上何如人间好心中常似海洋宽。曹治勋窗中岳麓分明见阁外江声空自流。李宗廉阁峙九霄迎日月,城留一角看江山。将到天心宜驻足,且留亭外好吟诗。阁上天心天上阁,园中画境画中园。天浮云锦来衡岳,心伴江流去洞庭。身登高阁三千丈,心系长沙百万家。游目聘怀,信可乐也抚今思昔,深有感焉。此阁巍然,为全省观瞻所系。世乱久矣,是一阳来复之机。月城郑家溉天在半空,虚旷自宜风月近。心游万仞,孤高应与市尘疏。袁翥鸿飞阁嶷天,碧马金戈同幻梦故乡何处,澧兰沅芷总关情。易培基。 嶷:高峻拔地千寻,四面云山齐俯首去天尺五,九霄日月正摩肩。阁耸云端,直欲飞桥平衡岳人来天上,俯看流水下潇湘。天有性灵,列七二座衡峰,悠然入画。心无挂碍,让卅六湾湘水,自在东流。天地本无私,长留杰阁崇楼,供人俯仰。心花须怒放,好趁夜游日涉,畅我胸襟。丑泽棠天地苍茫,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心胸开拓,仰以视衡岳,俯以视洞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来日大难,登斯楼也。人心唯危,道心唯微,群儿相贵,卜之鬼乎。天地一沙鸥,何劳屈子九歌,贾生三策。江山留胜迹,犹是夕阳城郭,烟雨楼台。古炮高毓衡高阁此登临,笑看岳麓湘江,如屏如带。公园新建设,好供澧兰沅芷,树木树人。杨介福何止路三千,上摘星辰,万丈高楼从地起。不容尘半点,只谈风月,一江秋水映天心。何元文高阁耸云端,看风物依然,长沙自古雄天下。名园成劫后,喜林亭新造,洛阳到城南。曹伯闻漫云指天为盟,有万户蜿蜒当前,莫误作蜃楼海市。到此扪心自问,看四水潆回如故,谁激起骇浪惊涛。马续常偶乘黄鹤返,复见天心,世劫已多回,似犹是汉口夕阳,洞庭秋月。曾从五岳起,何论云麓,城楼聊一望,却猛忆朱张义理,屈贾词章。李澄宇千古名胜又重新,是谁润色江山,应追思屈子文章,贾生才调。四面烽烟都扫尽,到此安排樽酒,好携来洞庭秋月,衡岳春云。何芸樵来七二峰云气,挹八百里湖光,沅澧芷兰,自古人才推楚尾。聚十万户炊烟,明卅六湾秋月,沧桑兵火,欲将世事问天心。天将美意、自盘古氏、引二宿星辉映。阁承厚福、建城南隅、近三百载年华。今古城壮大,天阁央中者矣!平畴化作钢筋铁骨,南隅换成岳色雄姿。扬首望阁,拾级登城。黄花绿草,点头躬身。列于两侧,以迎春风。鸣呼天涯游客,知否杰阁层楼?翠色之妆点,天阁之迎使也!登楼极目:屈子贾生、忧先乐后、还随江涛永涌。长留诗文歌赋,其情悲喜交加、催人下泪。依栏聆听:刀铮箭啸、炮响人嘶、都随时光远尔。唯有风马摇铃,其声缓急调和,令汝安详。飞檐翘角巍巍,奋臂摩天伸巨手;古城织道攘攘,楚地群楼入襟怀。然城上秀草有偏者:俯身守于城垛。何也?从垣洞以窥望:惊乎参天楼宇、铁面钢颜、三向压来。星城广域间:驻有泥香碧草。圈圈点点,如盘磨、如长蛇、与金戈铁马对峙。俯瞰天心城下:碧茵阵、军魂塑、怒目以待。戏矣!文夕之魔火亦莫奈何:天阁无私安在,应玉阙星界祥光、济凡间楚宇生命;树木有情长青,得甘露春风恩惠,扶湘中沃野明珠。况天地交融之处:山川湖岳、紧绕潭洲。身在繁忙都市,心在安逸山居。幸乎依此名楼,可寄青云之志,藏文寿之灵,悟生灵相辅,通道德相成。极目楚天暇尔,驰神远岭悠哉
  • 相关推荐